2016年09月30日21:46 來源:河南日報金水河客戶端
河南日報金水河客戶端記者 劉勰 文 董亮 圖
白花慰忠魂,金秋祭先烈。9月30日上午,省會各界代表在鄭州烈士陵園紀念碑廣場舉行2016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祭奠革命先烈、緬懷英雄偉績、繼承烈士遺志、弘揚民族精神。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省領導尹晉華、吳天君、趙素萍、夏杰、李文慧、陶明倫、馬懿、盧長健、劉春良、錢國玉等出席公祭活動。活動由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主持。
陵園內,松柏蒼翠,靜穆莊嚴。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鄭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鄭州警備區,河南省人民團體,鄭州市人民團體,省會各界群眾分別敬獻的5個大型花籃一字排開,擺在紀念碑北側。花籃的紅色緞帶上寫著"烈士永垂不朽”6個金色大字。
9時30分,莊嚴的公祭活動正式開始。6名禮兵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分兩列行進到紀念碑前持槍佇立。隨著《義勇軍進行曲》莊嚴高亢的旋律,全場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激昂的國歌聲在廣場上空回蕩。隨后,全場肅立,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的烈士們默哀。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默哀結束,少年兒童面向烈士紀念碑,唱響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高舉右手,齊致隊禮,表達他們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踏著烈士足跡奮勇向前的遠大志向。
伴隨著深情的《獻花曲》,10名禮兵抬起花籃,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將花籃擺放到紀念碑基座上。謝伏瞻等省領導領導沿著花崗巖鋪就的臺階登上紀念碑基座,駐足凝視,深情緬懷。謝伏瞻緩步上前,仔細整理花籃上的緞帶。隨后,省領導和各界代表一起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并步行至吉鴻昌烈士墓、雪楓亭等處,表達緬懷之情。
省委各部委、省政府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主要負責同志,鄭州市有關領導同志和省、市、區直機關干部,省會各界群眾代表、大中小學生代表、駐鄭部隊官兵代表等共3000余人參加了公祭活動。
關于國家烈士紀念日,這些你都了解嗎?
緬懷是為了喚醒記憶,紀念是為了締造未來。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在第三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烈士紀念日的那些事兒。以此,致敬英烈,仰望崇高,砥礪前行。
>>>烈士指的是哪一類人?
1945年,黨的七大作出召開中國革命死難烈士追悼大會的決定,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烈士”一詞。
1980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第二條對革命烈士的范圍作了更為明確的界定:“我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稱為革命烈士。” 第三條規定了可批準為革命烈士的五種情形:(一)對敵作戰犧牲或對敵作戰負傷后因傷死亡的;(二)對敵作戰致成殘廢后不久因傷口復發死亡的;(三)在作戰前線擔任向導、修建工事、救護傷員、執行運輸等戰勤任務犧牲,或者在戰區守衛重點目標犧牲的;(四)因執行革命任務遭敵人殺害,或者被敵人俘虜、逮捕后堅貞不屈遭敵人殺害或受折磨致死的;(五) 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壯烈犧牲的。
2011年7月,國務院將《革命烈士褒揚條例》修訂為《烈士褒揚條例》。其中第八條規定了可評定為烈士的五種情形:(一)在依法查處違法犯罪行為、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中犧牲的;(二)搶險救災或者其他為了搶救、保護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公民生命財產犧牲的;(三)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四)在執行武器裝備科研試驗任務中犧牲的;(五)其他犧牲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該條例去掉了“革命”二字,對于烈士的界定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出現“敵人”字樣,“人民”也被“公民”所取代。
2011年8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對2004年8月發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進行修訂,其中第八條規定了現役軍人可批準為烈士的六種情況:(一)對敵作戰死亡,或者對敵作戰負傷在醫療終結前因傷死亡的;(二)因執行任務遭敵人或者犯罪分子殺害,或者被俘、被捕后不屈遭敵人殺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三)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者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死亡的;(四)因執行軍事演習、戰備航行飛行、空降和導彈發射訓練、試航試飛任務以及參加武器裝備科研試驗死亡的;(五)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六)其他死難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
>>>烈士紀念日為什么選在9月30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無數先烈窮其一生追求,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開國大典前夕的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當天下午6時,毛澤東率領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奠基儀式,并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這是要讓中國人民牢記,新中國的誕生是用烈士的鮮血換取的。
將烈士紀念日設立在9月30日,顯然也是為了讓我們永遠牢記無數先烈的犧牲奉獻。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更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既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又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紀念活動相銜接。
>>>為什么要以法律的形式設立烈士紀念日?
一方面,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不同于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后者可以自然傳播,而前者則需要理性支持,需要主流社會作出有效的主動行為。另一方面,節點和儀式更能聚焦大眾的目光,更能引起廣泛關注,且便于營造氛圍,強化其效能。再一方面,上升到法的高度便具有了強制性,更能產生教化和強化作用。
近年來,我國以立法的形式設立了包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國家公祭日在內的很多紀念日,對先烈的紀念上升到法律層面。這說明國家紀念日正在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紀念日的法定化明確地體現了國家意志和國家利益。
>>>烈士紀念日有哪些活動?
2014年3月31日,民政部發布《烈士公祭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了烈士公祭儀式的程序:(一)主持人向烈士紀念碑(塔等)行鞠躬禮,宣布烈士公祭儀式開始;(二)禮兵就位;(三)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四)宣讀祭文;(五)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六)向烈士敬獻花籃或者花圈,奏《獻花曲》;(七)整理緞帶或者挽聯;(八)向烈士行三鞠躬禮;(九)參加烈士公祭儀式人員瞻仰烈士紀念碑(塔等)。
201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一要舉行公祭烈士活動。烈士紀念日當天,國家將舉行公祭烈士活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有我烈士紀念設施國家的我駐外使領館,都要舉行公祭烈士活動。二要向烈士墓敬獻鮮花。三要開展網上紀念烈士活動。開辟網上緬懷紀念烈士欄目,倡導社會各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通過網絡緬懷紀念烈士,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四要關懷慰問烈士遺屬。各地要組織走訪慰問烈士遺屬,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為烈士遺屬送溫暖獻愛心,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全社會的尊重,進一步增強榮譽感。
>>>烈士褒揚工作有什么相關的政策法規?
2部條例:《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2份中央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3部民政部令:《烈士安葬辦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烈士公祭辦法》
>>>烈士遺屬有哪些撫恤優待?
《烈士褒揚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烈士褒揚金標準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戰時,參戰犧牲的烈士褒揚金標準可以適當提高。烈士褒揚金由頒發烈士證書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烈士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烈士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2015年,民政部、財政部發布《關于調整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的通知》,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居住在城鎮的烈屬定期撫恤金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9120元;居住在農村的烈屬提高到每人每年14510元。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第25次提高烈屬定期撫恤金標準。
此外,烈士遺屬還享受醫療優惠、住房優先優惠以及就業、入學入托等優待政策。
>>>中國有多少名烈士?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由于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
目前,全國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余人。近幾年,每年新評定的烈士數量在300人左右。
祭奠烈士,以國之名彰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意志。我們更加需要激揚英雄精神,砥礪家國情懷,弘揚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奮斗精神,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前進力量、眾志成城的和平力量,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更開闊水域,揚帆萬里航程。
傳承英烈志,建功新時代。9月30日,是第六個國家烈士紀念日,鄭州市公安機關在市公安局警察訓練部公安英烈紀念園隆重舉行公安烈士紀念日活動,深切緬懷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犧牲的鄭州公安烈士,致敬那些從未遠去的公安英雄。鄭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長馬義中,市公安局黨委班子成員、全市公安機關民警代表和公安烈士家屬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了紀念日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請記住這些面孔吧,是一個又一個他們,為了我們的幸福而讓自己歸于沉寂,他們共同的名字叫烈士!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儀式。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修建“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和毛澤東撰寫的碑文。會議閉幕后,全體代表來到天安門廣場,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