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5日19:49 來源:新疆經濟報
陽光下的葡萄晶瑩剔透。圖/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劉新草
9月的吐魯番,空氣中都是甜甜的味道。
9月3日,在世界上最甜蜜的街道,吐魯番葡萄長廊里,上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驚喜地涌向擺滿了晶瑩剔透的葡萄展臺前,“無核白”“淑女紅”“火焰無核”等約220個品種的鮮食葡萄、葡萄干以及葡萄酒,令人目不暇接。
口感最甜,風味最獨特,一字排開的各色葡萄,讓游客們大飽口福。來自廣州的游客毛女士直言,這是她吃到的最甜的葡萄,也是品嘗種類最多的一次,“吐魯番的葡萄太甜了,新疆的景色太美了,我要告訴我身邊所有朋友,一定要到新疆來”。
這一天,第二十七屆中國絲綢之路吐魯番葡萄節開幕。
游客品嘗展出的各種葡萄。圖/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尹通元
葡萄采摘、烤雞蛋、騎駱駝漫游火焰山、夜游坎兒井、夜游交河故城、康養沙療、篝火晚會……在這場為葡萄專門舉辦了27次的大聚會上,不僅有好吃好看好喝的,還有好玩的,吐魯番用實景、用體驗、用真情,向全國各地的游客展現吐魯番特色民俗文化、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美好生活場景,更向世人展現一個現代、包容、活力、時尚的新疆。
葡萄來代言吐魯番打造甜蜜產業鏈
萬畝蔓縈,綠珠醉醒,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翠綠的葡萄藤,新疆吐魯番市的農戶們便踩著斑駁的藤葉光影開始了新一天的葡萄采摘。右手拿著剪刀,左手負責托住,“咔嚓”一聲,一串又大又鮮的葡萄應聲摘下,整型、裝箱,一系列動作輕巧快速。或坐飛機,或走公路,數小時后這些甜蜜的小果實將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地的市民餐桌上。
吐魯番是我國葡萄的主要生產基地,產量占全疆葡萄總產量的50%以上,全國的五分之一。
葡萄節當天,游客在欣賞開幕式表演。圖/袁艷
吐魯番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葡萄栽培歷史有2000年以上,有無核白、吐魯番紅葡萄、馬奶子、索索等550多種葡萄,堪稱“世界葡萄植物園”。
中國古代文人曾寫下過許多美好的詩句。其中與葡萄有關的最著名詩句是唐朝詩人王翰所寫,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行走在吐魯番市街頭,葡萄總是最亮麗的風景。在高昌區的火焰山路兩旁,從前低矮的葡萄架已經統一升高,換成了嶄新的實木廊架。葡萄架高后,提高了葡萄產量和質量。“現在的畝產量在800到900公斤左右,比以往畝產平均提高了200公斤左右。”種了30多年葡萄的一位農戶說。
除了鮮食葡萄、葡萄干制品,葡萄酒也早已銷往全國各地,甚至出口海外,也成為大多數游客必買的特產。
目前吐魯番市葡萄種植面積達55.2萬畝,占該市耕地面積的45%以上。2017年,吐魯番銷售鮮葡萄99.6萬噸、葡萄干14.5萬噸,吐魯番市從事葡萄、葡萄干生產從業人員達40余萬人,人均收入1.2萬元。
三分之一釀酒、三分之一鮮食、三分之一制干,按照這個產業發展思路,吐魯番正在努力打造吐魯番葡萄酒產區品牌、建設葡萄酒產業園區、特色酒莊一個個應運而生……
采摘做文章田園經濟帶來新體驗
葡萄不僅是吐魯番最重要的農業資源,也是吐魯番重要的旅游資源。今年吐魯番市在高昌區城市近郊規劃建設5大葡萄主題公園,讓田園文化與城市建設有機融合,大力發展“田園經濟”。
正在晾曬葡萄的農戶們。圖/吐魯番市委外宣辦
在葡萄溝景區,走進家訪點,大家圍坐成圈,美麗的姑娘穿著艾德萊斯長裙翩翩起舞,一旁的大叔彈唱著樂器。跟著音樂,不少游客也加入舞蹈的隊列中。“這兩年游客越來越多了,我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上百人。”經營了5年家訪點的古麗,家里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以前只靠葡萄增收,現在自己的家成了家訪點,更多游客能走進庭院、坐在葡萄架下感受當地居民生活,多了體驗,也就多了人氣。
看過了常規旅游景點,吐魯番還采用“旅游+”的模式,將旅游和葡萄的相關產業結合在一起。
讓游客在葡萄架下近距離采摘葡萄,讓葡萄的香甜帶給游客甜蜜的記憶,增強吐魯番葡萄的旅游文化品牌魅力,葡萄采摘活動吸引廣大游客進園,不僅能體驗不一樣的田園風光,還增強了吐魯番葡萄的旅游文化魅力。
采摘園內,大串大串的葡萄從葡萄架上垂下來,一粒粒如珍珠似瑪瑙,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晶瑩剔透。
“我種了8畝多的葡萄地,有游客喜歡的無核白、紅葡萄、馬奶子這幾個品種。我們為了葡萄節,最近幾天都在修剪枝條,葡萄地也清理了,給游客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位葡萄種植戶說。
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對體驗葡萄采摘贊不絕口,“這次不光嘗到新鮮的葡萄,還親手采摘了叫不上名字的葡萄,特別有意思。”
親手采摘葡萄成為深受游客喜愛的一項體驗活動。圖/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尹通元
除了葡萄采摘,酒莊游也是體驗項目之一。以葡萄酒為核心,去葡萄園觀光、看葡萄酒釀造、品鑒葡萄酒,順便體驗當地的特色餐飲、文化休閑、生態旅游等。“我們每年都會定期舉辦酒莊活動,邀請游客走進酒莊,品嘗葡萄酒。”吐魯番市一家酒莊負責人表示效果不錯,通過這種方式能增收10%。
同時吐魯番還開發了夜游交河、夜讀蘇公塔、乘“驢的”賞夜景、葡萄小夜曲、風情夜市、夜宿民居等旅游夜產品,填補了“過夜游”產品的空白。
葡萄溝景區的木卡姆長廊,抬頭便能望見一串串誘人的葡萄。圖/天山網
“新疆景色以前在歌曲里,現在已經在游客的朋友圈里‘刷屏’了。”吐魯番市旅游部門工作人員劉先生說,吐魯番旅游不再集中于幾個常規景點,葡萄架改造、田園城市建設,都能讓身處其中的游客感受更多的葡萄文化。
延伸產業鏈新疆葡萄酒質純飄香
放眼全疆,新疆多地也在依托葡萄發展特色產業。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吐哈盆地、焉耆盆地四大釀酒葡萄產區,中糧長城、張裕、中信國安、大唐西域等國內大型企業均設立了加工基地和原料供應基地,天山北麓產區葡萄酒在國內外葡萄酒評比大賽中屢獲大獎。吐魯番葡萄也曾在昆明國際園藝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吐魯番葡萄品質好,味道甜,深受游客喜愛。圖/吐魯番市委外宣辦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段長青曾提出,新疆天山北麓產區是世界上釀酒葡萄生長的極佳產區,這里種植出來的釀酒葡萄果粒含糖量適中、酸度適中、色澤好,優質單寧多,干浸出物、白藜蘆醇含量高,是生產綠色高檔葡萄酒的理想原料。
憑借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隨著新疆葡萄的種植越來越多,興起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對新疆葡萄產業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拉動作用。
日前,來自南美洲國家——智利葡萄酒協會聯合32家精品酒莊組團來烏魯木齊進行產品巡展。“這次來新疆,我們發現,智利葡萄酒與新疆葡萄酒口感比較接近。而且新疆葡萄酒品質好、產量大,酒莊檔次高,兩地可以多交流。”智利葡萄酒協會亞洲區總監JulioAlonso說。
除智利外,澳大利亞等多國葡萄酒品鑒活動也在烏魯木齊舉行。各國酒商在推介本國葡萄酒的同時,也都對新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十分贊賞。
從葡萄種植到葡萄酒釀造,再到品牌打造和葡萄酒文化的拓展,新疆葡萄酒加快了完善產業鏈的步伐。目前以酒莊酒為代表的高端葡萄酒產業正在全疆各地興起,疆內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酒莊有30多家,走上了個性化、精品化發展的市場之路。這些規模化、實力雄厚的酒莊,不僅深度開發推廣葡萄酒文化,還以各自響亮的品牌走出新疆,向世界展示新疆葡萄酒風采。
文|新疆經濟報新媒體中心記者劉新草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記者據銀保監會11月30日發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統計發現,近兩年來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已超過6280家。總體上看,今年裁撤的商業銀行網點中,國有銀行占比最大,比例為37%,而股份行占16%,農商行和城商行分別占比27%和8%。
日前,由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新疆相冊:一個都不能少——新疆脫貧攻堅的65個紀實故事”攝影展在網絡上與全國觀眾見面了。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駐喀什地區疏勒縣英阿瓦提鄉喀拉亞村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凱撒爾·買買提已經在這個小村莊工作了4年。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疆阿勒泰經富蘊至準東鐵路的阿勒泰至富蘊段將于今天開通運營,標志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青海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于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
日前,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為首的西方反華智庫及媒體炮制一份所謂“記錄新疆居留制度”的報告,稱根據“衛星地圖推斷,新疆近年新增很多‘拘押設施’”。圖: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報告”中所稱的“拘留中心”(坐標:38.9950N,77.6682E),實際上是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小學
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批準喀什地區莎車縣、葉城縣、伽師縣、英吉沙縣,和田地區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過去窮的時候,套鴿子都得從墻皮麥草里摳麥粒。馬路上塵土大得能讓兩駕馬車迎面撞上。”初冬時節,記者走進新疆岳普湖縣阿其克鄉托瑪村,談到家鄉變化,毛烏蘭·努爾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現在麥子堆在家里根本吃不完,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變化實在太大了!”
近日,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演驚險“熊出沒”劇情:兩頭成年棕熊趁著夜色,潛入保護區一管護站,“順走”廚房和儲藏室一袋面粉及部分午餐肉罐頭。
“我們可以挖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激發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情。”相隔萬水千山,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和新疆墨玉北京朝陽中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們,正通過視頻“同備一堂課”。
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堅持把邊境地區作為重中之重,產業扶貧、易地搬遷、轉移就業、自主創業……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這是新疆阿克陶縣易地扶貧搬遷點的阿克陶縣現代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和阿克陶縣昆侖佳苑小區(3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