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0日19:5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2017年,河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改革全面深化,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基層基礎更加穩固……”9月10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組織召開《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2018)》暨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以“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深入系統地分析了2017年河南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勢、特點,對2018年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形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實證測度了河南各省轄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基礎,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和探討了河南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思路和對策。
農產品穩定增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提高
2017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194.64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9.67%,比上年增產5.32億斤,增長0.5%,為歷史第二高產年份,連續7年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新建高標準糧田510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糧田5867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新增150億斤,達到1250億斤。
主要畜產品產量整體穩定增長,但增速同比略有下降。2017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655.90萬噸,同比增長3.4%。
農業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發展步入新階段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四優四化”建設成效初顯,供給質量顯著提升。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優質林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840萬畝、1909萬畝、1259萬畝,優質草畜新增肉牛26.9萬頭、奶牛5.4萬頭。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542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7900多家,實現營業收入2.45萬億元,占全國的11.6%,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稅金總額均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3,“三品一標”產品達到3597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全省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6181個,實現營業收入153.98億元,從業人數34.32萬人。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量超過24.2萬個,其中農民合作社達到15.7萬家、家庭農場3.7萬家、專業大戶4.3萬家。全省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853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38.5%;托管土地面積2007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0.1%。
2017年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4339.49億元,增長4.3%,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首次降至10%以下,達到9.6%,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進入10%拐點以下的時代。
五個方面推進鄉村振興
報告認為,2018年,盡管各種傳統和非傳統挑戰疊加凸顯,但有利條件也在逐步累積,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強規劃引領,突出提質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起點、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強省建設。
報告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構建了河南區域鄉村振興基礎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全省18個省轄市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進行了綜合測度、評價和分析,指出要有針對性地重點施策,增強政策設計的針對性和精準性,突出重點領域、聚焦薄弱環節,堅定不移推進實施。
報告還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分別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個方面進行專題研究,力求全面反映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在這五個方面的現實基礎、面臨問題、發展優勢和戰略機遇等,并對2018年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展望,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對策建議。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暢所欲言,從多領域、多角度探討了新形勢下河南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形勢、路徑與舉措等,并結合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對新時代如何著力做好“三農”工作、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原更加出彩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認為,今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不錯,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唐珂表示,從當前我國小麥市場供需總體形勢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小麥供給問題,小麥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
6月13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組織召開《河南農業農村發展報告(2019)》出版暨鄉村產業振興研討會。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周立研究員出席并主持研討會,來自省委政研室、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省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主要新聞媒體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