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4日07:24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國務院宣布:生孩子有補助了!明年1月起實施,杭州屬于這檔”、“國務院宣布:生孩子有補助了!明年1月起實施,南京屬于這檔!”“國務院宣布:生孩子有補助了!河南屬于第二檔”……最近兩天,在許多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號上,“生孩子有補助的文章”迅速走俏。
于是,不少讀者給大河報打來電話咨詢:“到底是真的嗎?”“生第幾個孩子有補助?”“補助多少?怎么補助?”……
針對讀者關心的這些問題,9月13日,記者第一時間向省衛生計生委核實,結果得知:這純粹是誤讀!!!
生孩子有補助?到底咋回事
點開這些新媒體微信,記者發現,這些文章的題目核心均是“國務院宣布:生孩子有補助了!明年1月起實施。”,稍微不同的是,每個地方新媒體會結合自己所屬地區將城市名字改一下,比如“杭州”、“南京”、“河南”、“洛陽”。
點開這些文章,記者發現,內容也是如出一轍,很多文章的最后署名來源是“中國政府網”。
究竟怎么回事?
登錄中國政府網,找到“政策”一欄,記者終于發現了這個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的文件,此文件發文字號為:國辦發〔2018〕67號,成文日期為2018年07月19日,發布日期為2018年08月13日。
細讀此“方案”,記者發現,該方案的核心是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按照我國醫療衛生體制,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主要包括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等四個方面。
“方案”中說,目前,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體系框架初步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劃分體系不夠完整,缺乏系統的制度規范,需要通過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以解決。
文末,方案明確說:本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這個方案我也看了,里面主要說的是醫療衛生四大領域中央和地方支出責任問題,并沒有提到說生孩有補助呀。”省衛生計生委計生家庭發展處處長郎清義說。
城市屬于哪個檔,指的是“公共衛生服務”
那么,眾多微信文章中提到的某某城市屬于第幾檔是怎么回事?
“方案”寫得很清楚。
公共衛生主要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劃分為中央財政事權、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兩類。
其中,基本公共衛生方面,國家提出,實行中央分檔分擔辦法,第一檔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分擔80%;第二檔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個省,中央分擔60%;第三檔包括遼寧、福建、山東3個省,中央分擔50%;第四檔包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4個省(直轄市)和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中央分擔30%;第五檔包括北京、上海2個直轄市,中央分擔10%。
“全國是從2009年啟動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省衛生計生委基婦處處長王耀平說,目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人均55元,這55元,中央拿60%,地方財政拿剩下的40%。
據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包括十四大類,分別為: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免費避孕藥具發放。
在這十四類基礎上,河南從2011年增加了一項,將婚前保健納入到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
“這個和生孩子補助沒關系呀。”王耀平說。
計劃生育補助,指的是這些
除了公共衛生服務外,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還有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
據了解,醫療保障主要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和醫療救助,明確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能力建設方面主要包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衛生健康能力提升、衛生健康管理事務、醫療保障能力建設、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
唯一一個和生孩子有關的是“計劃生育方面”。
“方案”提出,計劃生育方面主要包括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計劃生育“少生快富”補助3個計劃生育扶助保障項目,明確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郎清義介紹,目前和計劃生育有關的補助我省有三個方面。
一是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費,我省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孩子于2016年1月1日前出生),18歲以下時,父母每人每月獲得不低于20元的獎勵,這個錢由地方財政出資,中央不承擔。
二是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這個指的是農村獨生子女或雙女戶家庭,父母在60歲以后,每人每月領取80元的補助。這個是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擔。除此以外,我省還將60歲以上的城鎮獨生子女家庭納入到扶助家庭,享受標準和農村一樣。
三是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特別扶助,這個指的是對于獨生子女從傷殘、死亡家庭,政府給予有一定的扶助。
7月2日,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一場學術報告中回答市民提問。一位市民提問稱“疫苗接種后是否可以終身免疫”?張文宏先是表示:關于疫苗接種能否終身免疫的問題,科學界正在討論。
6月15日,天貓發布《疫情后中國人生活的8個改變》,報告稱,天貓618葉酸同比增長了97%,孕產婦營養品同比增長了206%,備孕試紙和待產用品的銷量也不錯,而大部分購買者都是90后。疫情也改變了人們的幸福觀,過去優越的物質條件是幸福,而現在,正如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鳳所說:“粗茶淡飯是幸福,平平淡淡也是幸福。
視頻中孩子們的爸爸集體穿上芭蕾舞,在活動現場“翩翩起舞”。看了這個視頻,網友們表示:“不要讓我老公看到,他會不想生孩子”。號段1740,年套餐費1000元
[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于洋]匈牙利政府近日宣布,從今年2月1日起,將為國民提供免費的體外受孕治療(俗稱試管嬰兒),匈牙利政府也將取消國家資助的人工受孕治療的數量限制,消除等待名單等。
[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于洋]匈牙利政府近日宣布,從今年2月1日起,將為國民提供免費的體外受孕治療(俗稱試管嬰兒),匈牙利政府也將取消國家資助的人工受孕治療的數量限制,消除等待名單等。
” 陶先生今年33歲,家里還有一位快三十歲的妹妹,兩人都是單身,為此,父母對兩人的婚事格外上心。陶先生介紹,父母性格開朗,尤其是媽媽思維跳躍。陶先生的媽媽曾表示,“你不結婚,又不生孩子,我沒孩子帶,那我就只有拍視頻玩。
有過生產經歷的人都知道,把生孩子的疼痛形容為20根肋骨同時折斷之痛,恐怕沒有幾個人在這個過程能忍住不喊出來,而這位孕婦的生產過程卻是無聲的......醫生和護士幫她接產時 整個房間一片安靜
東亞“儒家文化圈”國家生育率偏低,但由此將其低生育率歸咎于“文化傳統”,這顯然不能服眾。9月2日,被提名出任要職的韓國著名女經濟學家趙成旭,在韓國國會聽證會被某議員當眾斥責“不生孩子就是罪過”,一時間在韓國引發軒然大波。
隨著時代進步,懷孕生子不再是太困難的事,甚至有錢還可以選擇孩子的膚色和性別。29歲那年,葉海洋到美國常春藤挑選上等精子(意即精主都是出自常春藤名校)。” 對于自己的決定,葉海洋直言從來就不后悔,也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陪伴并照顧女兒長大。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從全國范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近10年來新低。@一一:結婚與否只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不是必答題,只要能夠活得精彩又何必糾結于是否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