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6日15:24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通訊員 范進通 裴皓)額度大、利率低、放款快、免擔保,借款前的宣傳天花亂墜;單方認定違約、惡意壘高借款、軟硬兼施“討債”,借款后的“套路”讓人苦不堪言。近日,河南洛陽警方經過1個多月的縝密偵查,偵破一起特大網絡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0名。
借得900元,不到三個月翻至28萬元
今年5月,洛陽市民黃女士通過某網絡平臺借款1300元,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這些欠款竟然滾到了28萬元,隨之而來的威逼恐嚇更是鋪天蓋地,驚慌失措的她趕緊選擇了報警。
原來,2月的一天,黃女士接到網貸推銷電話稱,可以幫其辦理“免擔保、低利率”的高額貸款。一直想創業的黃女士有些心動,便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交各種資料進行審核。
通過審核后,黃女士并沒有拿到對方承諾的30萬元貸款,首次放款只有1300元。按照對方要求,還款周期為5天,利息30%。扣去首期利息,黃女士只到手了900元。考慮到5天還400元后,還能繼續提升額度,黃女士便同意借款。
為拿到大額貸款,黃女士在對方的引導下一次次延期,償還400元利息的次數多達17次。期間,黃女士曾試圖一次性還清這1300元的本金了結全部債務,但是對方卻故意不收款,并造成黃女士違約。
逾期費、平臺費、人工費、審核費、服務費等迅速疊加,欠款額度竟呈幾何倍數增長。為了償還舊債,黃女士在對方的介紹下向其他人借款還債,最終借款人達到52人。
雪球越滾越大,不到3個月時間,當初的1300元借款變成28萬元,一天就需償還1萬元左右,黃女士無力償還。
隨后,借款人不斷給黃女士家人、親戚、朋友打電話發信息督促其還錢,甚至從網上搜出黃色圖片,將黃女士PS到照片內,發給其本人和家人。于是,她向洛陽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報警。
兵分三路統一收網,抓獲嫌疑人110余名
經過前期偵查,古城派出所確定這是一起典型的“套路貸”案件,涉及人員較多,隨即將案情上報洛陽市公安局。市公安局迅速組織刑偵支隊、網偵支隊同步上案支持,經過1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鎖定了以安徽籍人員戴某為首的犯罪團伙。該團伙在陜西西安未央區萬達廣場有三個辦公場所,涉案人員100余名,另在上海、安徽等地也有同伙。
7月6日,洛陽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李保興帶領200余名警力,連夜行動,分赴西安、安徽、上海三地同時收網。在西安,端掉了7個窩點,抓獲涉案人員111名,繳獲電腦180余臺,凍結涉案資金400余萬元;在上海,抓獲涉案人員2名;在安徽,抓獲了主要犯罪嫌疑人戴某。隨后,該團伙骨干成員周某情、周某艷和另外14名涉案嫌疑人陸續到案。
經調查,該團伙作案涉及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涉案金額4000余萬元。
犯罪“套路”揭秘,環環相扣榨干受害人
民警調查發現,該團伙內部人員有明確的分工,分別設有話務、審核、財務、催收等部門,通過設定好的“套路”,一步一步誘導受害人越陷越深。
第一步:搜索目標。話務人員挑選熟悉互聯網操作的年輕人下手,利用受害人急于用錢的心理,向其宣傳優惠借款條件,誘導受害人通過網貸平臺借款。
第二步:贏得信任。借款人通過犯罪嫌疑人借款,但數額一般不大,普遍在千元左右,按照30%的周息還款,利息基本在幾百元。
第三步:“以貸還貸”。起初,借款人提出還款要求,嫌疑人就故意拖延,造成借款人違約。等本金和利息越加越多,借款人還款能力越來越差,犯罪嫌疑人就會向借款人推薦其他借貸公司,不斷增加債務總額。
第四步:壘高數額。隨著時間推移,利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年息會翻到2000%,最終導致受害人無力償還。
第五步:逼討債務。如果受害人無法還債,犯罪嫌疑人便通過轟炸通訊錄、威脅謾罵受害人親朋好友、送花圈、修淫穢圖片發朋友圈等違法手段逼迫受害人還債。
有人說,“朋友好不好,借錢、還錢就知道了。”信陽市商城縣的梅先生付出慘痛代價驗證了這一說法。
俗話說借錢容易還錢難,河南新鄉的王女士一家借錢給閨蜜,對方不僅不還錢,甚至還發來與老公的出軌照。此后,王女士向閨蜜討債,對方不僅不還錢,還發來一張她和王女士老公的床照,簡直欺人太甚。
借錢給閨蜜,討要時竟發艷照威脅,無奈去理論,結果遭暴打,女子直接崩潰!
之后,李某偷偷拿起了手機建了一個微信群,將男友陳某和蘇某都拉了進來,唯獨沒有胡某。接警后,沈陽鐵西公安分局興華派出所民警韓松等人立即趕往事發地點進行調查,就在前往李某家中的電梯里偶遇了陳某。
李先生的兒子今年5歲,在龍崗區御瓏豪園壯壯幼兒園上學,孩子班級里 有一名姓萬的女老師,最近向不少家長借了錢。在這位家長提供的聊天記錄中,確實不少家長對于萬老師私下借錢的事情有些不解,有些家長還擔心老師不會按時還錢。
男子冒充“高富帥”騙19萬 老父親借錢退贓 灑淚勸子
“你好,法官,我是馮XX的母親,我看到電視上曝光我兒子的照片了,太丟人了,我今天來是給兒子還錢的……”原告李某和被告馮某系民間借貸糾紛,被告因做生意向原告借款,原告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于2017年12月25日向被告轉賬9000元,于2018年1月7日向被告轉賬1900元。
江蘇一男子用網貸平臺借錢,沒想到一萬元還沒借到,先賠進去9000元。
使用微博借錢就能讓自己給偶像的點贊數翻倍?近期,“微博借錢”官方推出的一項活動引發爭議。
使用微博借錢就能讓自己給偶像的點贊數翻倍?近期,“微博借錢”官方推出的一項活動引發爭議。一則呼吁粉絲不要因為追星而盲目網貸、同時質疑微博借錢利率過高的帖子迅速成為熱帖。盡管微博借錢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利率最高不會超過法定標準,但記者親測發現,利率算法誤導、手續費過高等成為微博借錢以及多家網貸平臺存在的花樣“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