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2030年高溫熱浪將成中國夏季新常態 應該如何應對?

2018年09月19日07:49  來源:科技日報

5034

不少小孩在家長的帶領下在水中納涼。陳超 攝

  到二○三○年高溫熱浪將成為中國夏季天氣的新常態

  氣候變化風險加大 我們該如何應對

  “剛剛過去的7月,大家對高溫天氣印象深刻,以前說高溫天氣是極端事件,到2030年高溫熱浪將成為中國夏季天氣的新常態。”9月18日,在2018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氣候變化:科學與傳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說。

  丁一匯的這一開場白,立刻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力。據他介紹,氣候變化后,除高溫熱浪外,人類面臨的另一大風險就是全球暴雨和洪水的增加。以上海徐家匯為例,上海有長達100多年的一小時暴雨量統計,即一小時雨下的有多大。數據顯示,100多年來,其小時降雨量在不斷上升,尤其是1960年代以后上升速度更快。“城市化是氣候變化的一個反映,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逢雨必澇,而且,越是繁華的地方雨量越大。”丁一匯說。

  與丁一匯不謀而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翟盤茂表示,城市對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城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75%以上;同時,城市建筑集中、人口密集、交通繁忙、暴露度大和脆弱性強,是氣候變化高風險區。

  “受全球變化和城市化效應雙重影響,未來城市極端事件發生概率將進一步增加。”翟盤茂強調,近30多年中國7個超大城市升溫速度比全球平均升溫速度更加明顯,如果全球平均增長1℃,我們的大城市已經增加了2℃。

  在研究中,丁一匯曾對上海貿易中心做了一個淹沒情景圖,結果顯示,在氣候變暖2℃時,由于海平面上升,陸家嘴有一半將被淹沒,在4℃時,就要被全部淹沒。

  面對如此風險,人類該如何應對?“適應、減緩。”丁一匯說,必須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按照《巴黎協定》的約定,在1.5℃—2℃升溫下,中國將在2030年總排放量達到峰值。這是中國科學家對未來走低碳發展之路所做的碳排放的預算,如果不走這條路,碳排放就不能達標,由此帶來的環境和氣候問題也將不可逆。

  至于低碳之路具體該怎么走,丁一匯表示,就是淘汰化石能源以及落后產能,讓煤、石油、天然氣等退出能源歷史舞臺,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在過去10—15年,美國、歐洲通過走這條路,實現了保護環境與發展的雙贏,中國也可以。”丁一匯說。

  就此問題,翟盤茂表示,城市在全球變暖和城市化同時影響下,其致災因子在增強,因此,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治理和適應減緩措施,來減少人們的風險。事實上,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城市也有著獨特的優勢。如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資金、政策、技術等,這些在城市里都是很強的。城市經濟發達,是各種技術創新的中心,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都便于管理等,可以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支持。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看來,低碳與每個人密切相關,而且符合經濟理性。低碳的經濟理性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即理性預期、風險規避和收益最大化。潘家華解釋,正如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并不見得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而二三十年之后,卻符合人們的預期。再就是風險規避,每個人都不想過夏天被灼燒的生活,那就從現在做起,低碳生活,減少排放。

  “氣候變化關系著每一個人。因此,要研究一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提升人們的科學素質,增加對氣候變化的理解,讓持有不同觀點,或保守或激進的人們都從自身做起,關注環境,減少浪費。”IPCC第二工作組副主席Stuart Mark Howden說。(付麗麗)

文章關鍵詞:2030年 高溫熱浪 中國 夏季新常態 責編:徐寧寧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國際組織官員:中國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 奈杰爾·布雷特:我首先要祝賀中國,中國的減貧成就是了不起的,我認為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因此,中國減貧成就是卓越的,歷史性的。

  • 聯播+ | 共繪金磚發展藍圖 習近平倡議做到五個“堅持”

    聯播+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國際格局深刻演變。● 我倡議五國召開傳統醫藥研討會,探索傳統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作用,為全球疫情防控增添有力武器。● 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落實“人員與貨物跨境流動便利化倡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助力各國復工復產、恢復經濟。

  • 【每日一習話】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習近平:今年以來,14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 中國為落實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十三五”期間,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議程提供幫助,以實際行動推動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將可持續發展議程與“十三五”規劃有機結合,率先發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國別方案與進展報告。

  • “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鑒”——訪墨西哥工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研究院院長德拉克魯茲

    “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率先恢復經濟增長,并通過與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德拉克魯茲認為,近年來,中國通過產業政策支持和區域發展策略等,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 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創未來

    “中國已成為聯合國工發組織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在合作項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李勇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聯合國工發組織在中國境內實施了數百個技術合作項目。”李勇表示,作為聯合國促進包容與可持續工業發展的專門機構,聯合國工發組織將繼續團結各方,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創未來。

  • 求是網評論員:向著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沖刺!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我們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 “這是中國的一項偉大成就”(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達席爾瓦說,多年來,中國政府堅持消除貧困,持續開展以農村扶貧開發為中心的減貧行動,帶領貧困地區民眾實現脫貧致富。”達席爾瓦表示:“中國精準扶貧的成功實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增強了我們減貧信心,有助于實現共同發展。

  • 老中減貧合作成績顯著(國際論壇)

    中國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也是維護發展老中兩國深厚友誼的具體體現  一直以來,減貧都是老撾政府努力的目標和方向。中國援老撾減貧示范合作項目由兩國政府共同實施,給老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減貧模式。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經驗

    在中國國家扶貧日和國際消除貧困日即將到來之際,“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10月12日在福州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關鍵時刻,尤其需要世界各國政黨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凝聚各方共識,促進國際減貧合作,才能早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