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5日08: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這么多年來,我每月侵吞扶貧資金已習以為常。我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自食惡果。”日前,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社會事務局民政事務股原股長、港口鎮敬老院原院長陳志祥懊悔地說。
去年11月,中山市委第一巡察組在對港口鎮開展巡察過程中,發現該鎮存在民政扶貧資金被虛報冒領的情況,問題線索隨后被移交至市紀委監委,市紀委監委迅速成立調查組開展核查。
調查組調取港口鎮社會事務局歷年發放民政扶貧資金的流水清單等資料逐條逐項進行核查。在“生活補助金”的發放臺賬上發現了異常——有幾十個不同名字的人在接收補助款時用的是同一個銀行賬號。調查組順藤摸瓜,對項目申報、資金審批、發放清單、銀行賬戶等材料一一甄別,發現在“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殘疾人補助金”等其他扶貧資金項目發放清單中也出現同一銀行賬號,戶主均為“陳志祥”。
在鐵證面前,陳志祥很快就交代了連續多年侵吞扶貧資金違紀違法事實。1997年11月,陳志祥以政府合同工身份進入港口鎮社會事務辦工作。2007年1月,他偶然發現扶貧專項資金管理中一個漏洞:部分低保戶、殘疾人名下沒有銀行賬戶,但發放補助款只能通過銀行轉賬,他們一般都會使用親人的銀行賬戶代收補助。
深陷網絡賭博的陳志祥從中看到了“撈錢”機會:他在扶貧專項資金發放之前,虛構姓名和人數,虛增發放扶貧專項資金總額。隨后,在制作發放明細列表時,除了列明正常領取補助的人員外,還增加虛構人員的姓名和金額,對應的收款賬戶均為其本人。
為掩飾作案行為,陳志祥在銀行提供的“批量代收付明細清單”上,直接用橡皮擦、涂改液等把自己侵吞金額上的百位以上的數字擦掉,只保留百位數字,然后將修改后的清單提交給鎮財政分局入賬。在審批過程中,相關人員未能發現清單存在缺失或其中信息被篡改等問題,該鎮每年對專項資金進行的審計也未發現陳志祥侵吞扶貧專項資金的問題。
據了解,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1月,陳志祥共作案529次,侵吞“三無人員救濟及孤兒津貼”“五保戶生活補助金”等14項扶貧專項資金3587萬元,占該鎮在11年間實際發放專項資金總額的48.56%,就在2017年11月市委第一巡察組進駐港口鎮后,陳志祥仍不收斂不收手,繼續侵吞扶貧專項資金11筆共計18.7萬元。
案發后,中山市紀委監委開展“一案雙查”,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2016年以來受理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和“回頭看”。市紀委監委牽頭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對全市25個鎮街開展為期2個月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核查相關憑證2.1萬份,發現問題115個。
記者日前從全國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議上獲悉: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已有養老機構2萬多家,養老床位194萬多張,全國388萬城鄉“三無”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
西峽縣民政局局長 王海英:已經入住治療康復中心、托養中心、幸福大院和敬老院的總人數是2616人,實現了應入住的人數和實際入住人數的100%。2020年我省加大民生保障資金投入,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09.7億元,統籌用于低保、特困、臨時救助、孤兒基本生活保障以及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比2019年增加近10億元。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改造前后樓道的對比 自從養老院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之后,看電影、畫畫、下棋、打牌…成了這些爺爺奶奶們的生活日常。
記者10日從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新聞辦獲悉,交口縣馨蔚敬老院24位老人把積攢的皺皺巴巴的1塊、5塊、10塊湊在一起湊成267元,將這筆錢捐出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意見》明確,自2019年起,針對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的設施條件、設備配置和安全管理,實施為期三年的改造提升工程。答:在研究部署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時,我們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這一切還要從這一個視頻說起...... 監控視頻拍下的這一幕,就是令黎女士一家至今都氣憤不已的畫面。在今年八月初,因為擔心獨居在家中二樓的老人被照顧得不周到,黎女士決定將她送去老人院。
寬敞的雙人間里,空調、電視、淋浴等樣樣齊全;明亮的大樓里,超聲科、檢驗科、康復中心有序排列,這里不是賓館,也不是醫院,而是太康縣高賢鄉醫療護理型養老院。”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以國家特困老人救助供養政策為依托,太康縣大膽創新,為特困老人精準打造的“五養”模式應勢而出。
核心提示:太康縣縣委、縣政府通過走村入戶,了解特困人員所需所求,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探索并總結出“五養”模式,即居村聯養、集中供養、社會托養、親情贍養、鄰里助養,實現了全縣9721名農村特困人員全覆蓋,脫貧和養老難題得到了有力解決。據了解,“五養”模式的推行,實現了全縣9721名農村特困人員全覆蓋,脫貧和養老難題得到了有力解決。
清明節這天,剛從北京回到淮安的李銀江馬不停蹄地趕往鎮上的公墓園,祭掃這些年從敬老院離開的71位老人。他用毛巾擦拭落在老人墓碑上的灰塵,向他們敬獻鮮花、寄托哀思。
1月25日,記者從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省民政廳將今年確定為“民政基層基礎深化年”,既加強民政為民服務設施建設,又提升基層民政機構服務能力,筑牢織密民生保障兜底網,持續提升全省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組織實施農村敬老院設施改造升級工程,分期分批新建、改擴建農村敬老院,提升敬老院居住環境,為近7萬名特困人員(農村五保老人)營造溫暖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