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5日14:4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財經觀察:大豆貿易沒有“漁翁得利”——從美國、巴西豆農得失看經貿摩擦
新華社記者
近日,盡管美國威斯康星州大豆豐收在即,農場主唐·盧茨卻在為下一季要把大豆換成什么作物而發愁。8500公里外,巴西南部巴拉那州農場主馬諾埃爾·馬克斯則像周圍其他人一樣,準備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兩國豆農苦樂不均,折射出美國政府肆意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的后果。今年以來,美國針對多個貿易伙伴挑起經貿摩擦,其單邊保護主義引發各方反制。分析人士認為,大豆市場短期會出現美國、巴西“此消彼漲”的局面,但保護主義引起的供應鏈扭曲卻會造成多個產業經濟成本上揚,市場不確定性增大。
美國大豆銷路受阻
65歲的盧茨長期種植大豆,曾是中美貿易“紅利”的獲益者。
盧茨告訴記者,10年前,農場四分之一的大豆出口至中國;現在,該比例已達到三分之一。“如果失去中國市場,我深信這將是重大打擊”。
美國普渡大學預測,經貿摩擦將嚴重影響美國第一大出口農產品大豆的出口,其中對華出口可能銳減六成以上。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總金額達到140億美元,是美國大豆最大出口目的國。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創近7年來最大跌幅,其中大豆出口價格大幅下挫了14.1%。
出口受阻,產量卻達到峰值。據美國農業部最新預測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大豆產量將創歷史新高,達45.86億蒲式耳。很多像盧茨一樣的美國豆農擔心,大豆的豐收難以變成實實在在的出口收入。
加利福尼亞州的長灘港已感受到經貿摩擦帶來的絲絲涼意。港口副總監兼首席運營官諾埃爾·哈澤加巴告訴記者,大豆是長灘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而中國是長灘港最大貿易伙伴。他說,如果中美經貿摩擦繼續升級,長灘港貨運量可能較目前下降20%。
影響不僅限于大豆。由于出口量價齊跌,傳統種植區的豆農們已經開始考慮改種其他作物,而像蒙大拿州這樣的非傳統大豆種植區則開始彌漫另一種不安情緒。蒙大拿農會聯合會執行副主席約翰·揚伯格表示,美國傳統豆農受沖擊后,很可能改種小麥等其他農作物,與蒙大拿農戶直接競爭。
巴西大豆擴種增量
經貿摩擦背景下,美國大豆愁賣,巴西大豆出口卻在短期內迅速增長。
據巴西農業部統計,今年前7個月,巴西對中國大豆出口達4390萬噸,占巴西大豆總出口量的80.6%,出口額約175.5億美元。同時,巴西市場大豆價格有所上漲,特別是自今年4月起價格漲幅開始加大。目前,每袋60公斤的大豆已從去年的60至70巴西雷亞爾(1美元約合4.1巴西雷亞爾)漲到80巴西雷亞爾。
看好中國增加巴西大豆進口的有利時機,馬科斯決定,在下一個種植季繼續加大投入?!敖衲晡覀冇媱潓⒋蠖狗N植面積擴大4.4%,至7100公頃?!?/p>
巴西南里約格朗德州科特里馬約農業合作社總裁希爾西奧·達爾貝托與馬科斯想法一致。這家合作社由1.25萬個農戶組成,上一季大豆產量500萬噸。新種植季即將到來,達爾貝托說:“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增加3.5%的大豆種植面積?!?/p>
巴西農業部和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預測,未來10年,隨著巴西耕地面積增加和生產力提高,巴西大豆產量將比目前增加30%左右,達到1.56億噸,其中用于出口的大豆將達9650萬噸,最大目標市場就是中國。
美國分析師維爾吉尼婭·麥克蓋瑟伊認為,僅考慮大豆行業,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為巴西抗衡、甚至超過美國提供了條件,巴西將利用大豆增產和增加出口獲得的收入不斷改善港口等基礎設施,提高國際競爭力。
經貿摩擦沒有贏家
盡管巴西大豆出口行情短期看漲,但全球化時代的國際貿易不能只考慮一種商品或一個產業。
巴西農業問題專家、亞洲-巴西農業聯盟首席執行官馬科斯·揚克指出,短期看,巴西豆農似乎受益,但貿易保護主義會造成供應鏈扭曲,對多個產業造成影響,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揚克解釋,巴西大豆價格上漲,會導致養殖業成本上漲,削弱巴西肉制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增加的成本在不同產業間層層傳導,將進一步放大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美國,政府試圖以農業補貼計劃來彌補豆農在經貿摩擦中受到的損失,但豆農們并不買賬。盧茨的看法具有代表性:“我們要市場,不要政府補貼?!?/p>
美國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表示,加征關稅是對美國消費者和制造商的懲罰性稅收,補貼不是解決辦法,應該取消加征的關稅。麥克蓋瑟伊指出,經貿摩擦通常會在全球市場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正如全球頂尖農業專家近日在2018年全球農業論壇中所表達的一致看法:大豆貿易沒有“漁翁得利”,經貿摩擦沒有贏家。(執筆記者:陳瑤;參與記者:陳威華、趙焱、彭樺、高山、汪平、高攀、劉陽)
2019年即將落幕,受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美國經濟雖維持擴張但增長放緩。企業投資下滑、制造業萎縮,美國經濟復蘇勢頭受到打壓,2020年將經歷更多考驗。
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肆虐與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相互疊加,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隨著美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下行壓力增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一改此前的“加息”和“縮表”政策,進行了10年來首度降息和7年來首度擴表,使2019年成為美聯儲政策的“轉折之年”。
近一周來,多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高官圍繞美國經濟前景與風險發表不同看法。這透露出美聯儲內部對10月底最近一次的降息存在分歧,對降息能否應對經貿不確定性也有爭議,更對美聯儲在低利率環境下能否應對可能的經濟衰退心存擔憂。
新華社加德滿都10月12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制造”助力尼泊爾發展新華社記者耿學鵬 劉天近些年,中國格力空調在尼泊爾的銷量保持著
美聯儲11日宣布再次延長回購計劃,同時自本月起以每月600億美元的速度擴張資產負債表,雙管齊下向金融市場投放貨幣,試圖讓剛剛經歷9月“錢荒”和處于多重不確定性壓力下的美國金融市場獲得充足的資金和信心。
針對美國金融市場近期的流動性緊張問題,美國金融界人士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應通過建立常備回購工具來提高調控市場能力,并盡快擴張資產負債表。
進入9月,中國資本市場接連迎來利好。摩根大通月初表示,將把中國國債納入其廣受關注的旗艦指數;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10日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23日,標普道瓊斯指數納入A股、富時羅素A股擴容決定正式生效。
美國高層近日頻頻發聲探討政府債務問題,希望通過發行“超長期國債”來延長債務到期時限,或以“負利率”結合“債務重組”等方式來化解海量債務中蘊藏的金融風險。美國力圖尋求拆除“債務炸彈”方案,但各方認為這絕非易事。
自上月以來,與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相關的言論持續升溫,近日又有多位美國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經濟發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并對衰退幾率、發生時間和衰退起因加以分析,引起美國各界關注。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23日警告,美國經貿政策不確定性正造成全球經濟放緩、美國制造業和資本支出疲軟等問題,重申美聯儲將“采取適當措施維持美國經濟擴張”。但美聯儲高層內部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分歧,對降息能否應對貿易戰引發的經濟下行風險也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