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豐收節后第二天,習近平考察了這個名字不一般的地方

2018年09月26日08:39  來源:央視新聞

5034

 9月25日,習近平抵達中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墾區”——建三江,開始他今年下半年的首次國內考察。這次考察有何特別之處,將會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逐漸顯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時政報道團隊開啟《時政新聞眼》,為您全程關注。

點擊進入下一頁

 1中國有個建三江

 建三江在哪里?借您一雙慧眼,飛往中國東北角,凌空俯瞰。

 據《建三江農墾志》記載,“建三江”的前身是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因建設開發三江平原(烏蘇里江、松花江、黑龍江)而得名?!稌r政新聞眼》了解到,第六師師長王少伯親自把師部所在地命名為“建三江”。從此,中國版圖上就有了這個響亮的名字。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建三江管理局彩門(圖片來源:《建三江農墾志》)

 如今,建三江是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的9個管理局之一,下轄15個大中型國有農場。僅七星農場每年生產的商品糧就有15億斤,可供全國13億多人兩天的口糧。

點擊進入下一頁

 △習近平考察的七星農場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央視記者航拍)

 2兩次考察 習近平牽掛春種秋收

 25日下午,收割機駕駛員陸向導和他的“谷神”收割機出現在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小陸是七星農場的農業工人,家里種了384畝地。今年小陸花27萬元新買了這臺收割機,這是第一次開鐮。

點擊進入下一頁

 △小陸和其他9位駕駛員伙伴排成V字型作業。這是小陸透過車窗拍到的場景。

 萬畝大地號,占地面積1.43萬畝,相當21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平均畝產是610公斤。小陸說,以每車每天收割150畝計算,收割完萬畝大地號需要10臺收割機開足馬力干9天半。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央視記者拍攝)

 當天下午,習近平考察黑龍江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建三江。讓小陸和駕駛員伙伴沒想到的是,總書記走到他們中間,聊起了收成。

 春種秋收,習近平牽掛于心。兩年多前,他在距離七星農場100多公里外的“東方第一縣”撫遠考察時,就曾登上一臺插秧機體驗操作。

點擊進入下一頁

 △2016年5月習近平在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體驗插秧操作。(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拍攝)

 習近平考察黑龍江兩天前,中國農民剛剛度過自己的節日——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習近平向億萬農民送上了節日問候。

點擊進入下一頁

 △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央視新聞頻道對建三江大興農場水稻秋收做了電視直播,這是直播時場景。(圖片來源:建三江管理局官網)

 這次,習近平又踏上這片黑土地,親問稼穡。小陸告訴《時政新聞眼》,他最感動的是總書記在臨別時跟大伙兒說了三個“衷心希望”??倳浾f:“衷心希望農業進一步搞上去,衷心希望像建三江七星農場這樣的地方,國有農場的現代化農業能夠搞得更好、改革能搞得更好,也衷心希望農場的干部職工們能夠生活得更好?!?/p>

點擊進入下一頁

 △小陸和駕駛員伙伴們合影。右一為小陸。

 3再踏黑土地 習近平情系北大荒

 離開精準農業農機中心時已是夕陽西下,習近平又到附近的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考察。

點擊進入下一頁

 △北大荒建三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今年27歲的科研人員裴鑫宇給總書記介紹了如何通過稻米品質分析篩選出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質米品種。她注意到一個細節,因為她的個子不太高,總書記在聽她介紹時特意俯下身子側耳傾聽。

點擊進入下一頁

 △裴鑫宇回憶給總書記作介紹時的情景。(央視記者楊洋拍攝)

 面對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科研隊伍,習近平說,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優秀的人才、先進的設備、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園區。農業科技大有潛力、大有可為,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不斷提高!

點擊進入下一頁

 △這是歡送總書記之后,園區科研人員在門口合影。(央視記者拍攝)

 建三江是習近平黑龍江之行的第一站??疾焱局?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農墾改革要堅持國有農場的發展方向。北大荒的土質要不斷優化,不能退化……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二次到黑龍江考察?!稌r政新聞眼》將持續關注總書記接下來的考察行程。

 記者/龔雪輝 沈忱 郁振一

文章關鍵詞:豐收節 習近平 考察 地方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拿起農具為生活、放下農具唱生活!這支合唱團唱出了農民的精氣神

    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農民合唱團指導老師 李震宏:我當時就想著搞個短期培訓,但是當我們來培訓的時候大家積極性特別高。   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村民 王小平:夢想就是把歌唱好,出去能走個北京,能走個外面,反正讓全國的農民都知道我們農民也能唱歌。

  • 全國多地農作物迎來豐收 大規模機械作業正在陸續展開

    在山東、安徽等地,大豆、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迎來了豐收,大規模機械作業正在陸續展開。石臺縣丁香鎮黨委委員 胡小琴:農民豐收節的舉辦,這樣的話我們農產品的銷路就越來越廣了,給老百姓增收致富增加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 “趕農集”載歌載舞慶豐收 特色農產品展讓游客滿載而歸

    在海南樂東,當地農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舉辦的特色農產品展讓游客滿載而歸。參展農戶:這是我們的黎家糯米酒,今年我們做了一個新包裝,就是我們一個黎陶的包裝,外邊還裝了一個黎錦, 把我們黎族的所有的文化非遺全部集為一體。

  • 簽約金額超13億元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扶貧產品推介活動在中原福塔隆重舉行

    為促進河南農產品銷售順暢,解決扶貧產業產品滯銷問題,助力貧困群眾增收,9月25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扶貧產品推介暨現場簽約活動在中原福塔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先由河南省扶貧辦主任、黨組書記史秉銳致辭,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張玉香出席并講話。

  • 淘小鋪上的豐收節:1天賣10萬斤河南酥梨

    “沒想到這么好吃,也沒想到這么好賣?!?月21日,在掌柜們的強力帶貨幫助下,阿里巴巴旗下淘小鋪豐收節活動1天賣出10萬斤河南酥梨。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