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2日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李金磊)十一黃金周首日,你是怎么度過的呢?當天,有多達1.22億人次出游,旅游收入達到1030億元。14.5萬名游客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同時,各地普遍迎來出行高峰,預計2日旅游景區流量將明顯上升。
首日全國接待國內游客1.22億人次10月1日,來自中國各地的民眾特意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并唱響國歌,為祖國母親慶祝生日。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這個十一黃金周,繼續迎來旅游大潮,民眾的消費能力有增無減,首日旅游收入就突破1000億元大關。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綜合各地旅游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上報和提供的數據,經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全國接待國內游客1.22億人次,同比增長7.54%;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030億元,同比增長7.19%。
假日第一天,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吸引了14.5萬名游客,“生日快樂!”“祖國萬歲!”“祝祖國越來越好!” 國旗四周不斷傳來游客們發自內心的呼喊。
多地景區門票降價 游客享受省錢福利10月1日是國慶節,江蘇揚州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瘦西湖的美景醉游人。崔佳明 攝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各地已出臺實施或發文向社會公布了981個國有景區免費開放或降價措施(免費開放74個,降價907個),其中5A級景區159個,4A級景區534個。降價的907個景區中,降幅超過20%的491個,降幅超過30%的214個。
近千個景區門票價格下降,選擇黃金周旅游的人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實惠,省下了不少真金白銀,景區的人氣也在上漲。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國慶假期首日旅游市場情況顯示,湖北省積極落實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降低工作,國慶節前全面降低5A級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以黃鶴樓、武當山、神農架、清江畫廊為代表的5A級旅游景區因降低門票價格人氣攀升,免費的5A級旅游景區三峽大壩、武漢東湖人氣更旺。
各地迎出行高峰 預計景區流量今日將明顯上升10月1日,大批車輛緩慢行駛在南京繞城高速公路上。當日是中國國慶長假首日,大批民眾或探親訪友或出游,多地出現出行高峰,高速開啟擁堵模式。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國慶假期首日,各大城市周邊道路和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幅上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表示,截至當日17時,除少數節點路段仍有車輛緩行外,各地高速公路、國省道交通總體平穩有序,全國未接報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9個省區市未接報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
1日上午,各地普遍迎來出行高峰,局部路段以及收費站、服務區、橋梁、隧道、互通立交等節點因為流量過大、道路瓶頸、刮擦事故等原因,不同程度出現車輛緩行排隊現象,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較為突出;下午流量有所回落,道路交通逐步恢復。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預計2日部分進出城高速公路、國省道交通流量仍將在高位運行,同時旅游景區流量將明顯上升,交通擁堵和安全風險加大。
鐵路、民航運行平穩有序10月1日,旅客在北京南站內候車。當天是國慶假期首日,北京南站迎來客流高峰。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1日全國鐵路迎來國慶假期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619萬人次,增開旅客列車714列,其中跨鐵路局中長途旅客列車136列,鐵路局管內旅客列車578列。
民航方面,國慶假期首日全國共運送旅客183萬人次,同比增長10%。全國航班正常率為 87%,同比提高11%,民航運行安全平穩。
民航局預計,此次國慶長假期間旅客出行情況仍將保持“兩頭高,中間低”的特點,9月30日-10月1日以及10月7日將是旅客出行高峰,節中旅客運輸量預計將低于節前節后高峰。
?11 月 25 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21 年有 2 個黃金周,5 個小長假。值得關注的是,2021 年 " 五一 " 勞動節依舊放假 5 天。同時,有 3 個 3 天小長假正逢周末,不用辛苦調休啦
據商務部監測,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上海:5月5日,微信支付攜手上海超百個品牌、千家連鎖門店,共同發放總值20億元城市消費券,涵蓋餐飲、零售、酒旅等多個行業。
近期多位跨國企業負責人接受采訪表示,中國經濟率先復蘇以及擴大開放的機遇,讓他們對中國市場滿懷期待。到目前為止,35家展盟成員簽訂了三年長期參展合作備忘錄,簽“長約”無疑體現了企業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眼下全國各地秋色正濃,是旅行出游的好時節,雖然黃金周已過,但人們的旅游熱情不減。在武漢歡樂谷、花博匯等“惠游湖北”活動的免票景區,這幾天,紛紛迎來了萬人規模的團隊游客。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自11月1日始,鐵路“雙11”電商黃金周運輸服務啟動,持續至11月20日。向電商、快遞企業及家電、日化、食品等生產企業提供電商貨物干線運輸服務,在前期開行京廣、京滬、滬深間特快班列基礎上,今年新增開行浙廣間班列。
近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紐約時報》、《福布斯》等媒體機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普華永道等非政府經濟組織都在積極關注中國經濟復蘇的話題,大量分析表明中國已重振經濟,成功走出疫情危機。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道外媒注意到,當消費者回歸影院、現場演出和酒店,同樣生機勃勃的場景也出現在中國其他許多地方。據路透社北京10月26日報道,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張慶輝上周對路透社說:“今年8月,國內服裝市場銷售從負轉正。
題:季度增速首次轉正 市場人氣持續回升——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談前三季度消費“成績單”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其中,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前三個季度穩步改善,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成功實現由負轉正。” 美聯社評論稱,隨著消費升溫,中國經濟復蘇的力量正在增強,中國是今年唯一有望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這個超長黃金周里,各地小伙伴紛紛走出家門,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游、餐飲、電影等多個市場。外媒紛紛刊文,表示“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明確信號”。見多了外媒對中國的歪曲報道,突然看到這樣大規模的贊美,還真有點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