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天下 > 正文

習近平一直惦記著俺們村

2018年10月04日09:39  來源:新華網

5034

“正定是我從政起步的地方,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有了這份感情,只要在一個地方工作過,就永遠不會忘記那里的群眾。”

1982年3月,習近平赴河北正定,先后任縣委副書記、書記。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他的足跡遍及全縣25個公社、221個大隊。

從1991年到2013年,習近平先后6次回到正定。直到今天,正定百姓一提起他,還會親切地叫一聲“老書記”。

朱博華(時任正定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他解決了百姓吃飯大問題

從上世紀70年代起,正定就成了全國有名的農業學大寨先進縣。然而,頭戴糧食高產縣的帽子,卻連溫飽都沒解決。

“糧食征購負擔太重。很多老百姓口糧不夠,高價糧買不起,只能去外面換山藥干充饑。正定是風光了面子,吃虧了里子。”時任正定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朱博華說。

“如何讓老百姓富起來,是習近平到正定后一刻不停思考的問題。”

到正定頭兩個月,習近平白天下鄉調研,晚上研讀縣志,還專門設計調查問卷,上街向群眾發放。習近平很快發現癥結所在,立即找到縣里主要領導反映情況。

在時任正定縣縣長程寶懷辦公室,習近平直言不諱:“正定在經濟上是農業單打一,在農業上是糧食單打一。咱們為了交征購,年年擴大糧食面積,壓縮經濟作物面積,全縣的棉花只剩一萬畝。現在糧價30年不變,小麥1毛2一斤,玉米8分錢一斤。依我看,咱們實際是個扛著紅旗的‘高產窮縣’。不解決高征購,正定的溫飽就無從談起!”

“習近平當時說,咱們的‘貢獻’越大,農民的收入就越低,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他主動提出,要給中央寫信,把征購減下來。”程寶懷說。

朱博華回憶,習近平和時任縣委副書記呂玉蘭跑地區、跑省里、跑北京,中央、省委、地委聯合調查組很快來到正定,就征購負擔是否過重問題召開座談會,一致認為習近平反映的情況屬實。隨后,正定每年的征購糧從7600萬斤核減到4800萬斤,減幅達36.8%。

1983年,正定召開三級干部會,調整種植結構。當年,棉花種植面積就增加到17萬畝,農業產值翻了一番,農民人均年收入從148元漲到了400多元,吃飯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朱博華說,“當時群眾都在交口稱贊,吃飯是天大的事,習書記為老百姓撐起了一片天。”

程寶懷(時任正定縣縣長):

習近平說“改革必然海闊天空”

“干不干,八分半”“隊長一打鐘,干活一窩蜂”……為改變分配上搞平均主義、社員出工不出力、生產效率低下的狀況,習近平力推農村改革。

一天晚上,習近平來到時任正定縣縣長程寶懷辦公室,他開門見山:“程縣長,最近你注意報紙沒有?安徽和四川正在搞‘大包干’,咱們縣能不能選個經濟相對落后的公社搞個試點?”

“當時中央沒文件,河北省委沒精神,石家莊地委領導沒講話,在這個問題上冒尖,政治風險很大,但習近平態度堅決。他說,改革必然海闊天空,守舊未必風平浪靜。‘大包干’是大方向,也是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好辦法,遲早都要搞。”程寶懷至今仍對習近平當年的改革勇氣充滿敬佩。

1982年4月,習近平召集縣委農工部的干部開了個“閉門會”,交給他們一個“秘密任務”:去鳳陽,把小崗村的經驗帶回來。

根據習近平的意見,正定選擇了離縣城較遠、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里雙店公社進行“大包干”試點。“我們把公社書記找來,強調了三條原則:一是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二是在分配土地時,遠近搭配、好次搭配;三是不能跨隊分地。”程寶懷說。

混工分、磨洋工成了歷史,不到一年時間,“大包干”試點取得成功。里雙店公社農業產值翻了一番,農民年人均收入由210元增加到400多元。“我家大甕里的糧食滿滿當當,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全村老少都念習書記的好!”里雙店公社廂同大隊會計錢貴香憶起當年情景,至今仍激動不已。

在習近平倡導下,1983年1月,正定在河北開創先河,全面推行包干到戶責任制辦法,提出土地可以分包到戶,在經營管理上堅持宜統則統、宜分則分。

1984年1月22日,習近平冒著嚴寒來到西柏堂村,為500多名社員宣講當年中央1號文件。時任西柏棠公社黨委書記趙建軍回憶:“習書記講得很細致。他告訴大家,文件規定了延長土地承包期。這徹底打消了鄉親們的顧慮,很多社員很快制定了增加投資、改良承包田的方案。”

隨著“大包干”的深入推進,正定農業生產力迅速提高。1985年,全縣農業總收入達到4.3億元,比1982年翻了近兩番。

王玉廷(時任正定縣委組織部長):

他心里想的都是百姓利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莊嚴宣示。

“他的工作一直貫穿著這樣的理念,在正定也是這樣。大事小情,心里想的都是百姓利益。”時任正定縣委組織部長王玉廷說。

1983年,擔任縣委書記后不久,習近平提議出臺了《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又明確提出:“一定要樹立求實精神,抓實事,求實效,真刀真槍干一場。”

解決民生難題,習近平帶頭行動:部署全縣學校危房大普查,并拿出自己3個月工資資助北賈村小學;1984年4月,在習近平反復協調下,石家莊至正定的201路公交車開通了,正定成為全市第一個通公交的縣…… “當時,干部們都感受到了一種實干的氛圍。”王玉廷說。

針對正定緊鄰省會的區位特點,習近平深入調研,確定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

“依托城市,服務城市,大搞農工商、農民變工人、離土不離鄉”“城市需要什么,我們就種什么;城市需要什么,我們就加工什么”……1984年2月,習近平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經濟。“半城郊型”的提法,讓在場干部耳目一新。

1984年4月23日,正定縣出臺《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有正定特色的“半城郊型”經濟發展道路方案》。種植業怎么充分利用空間,養殖業怎么形成合理食物鏈,工業怎么大力發展,商業服務業重點發展哪些行業,一目了然。

在實踐中,習近平總結出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的“二十字經”: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不久,連接正定與石家莊的滹沱河大橋熱鬧起來,一輛輛滿載農副產品、建筑材料、手工制品的車輛,從縣城涌向市區,川流不息。

通過走“半城郊型”經濟發展的路子,正定實現了“利城富鄉”。1984年工農業總產值、農民人均收入等9項指標比1980年翻了一番,糧食總產、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等10項指標創下歷史新高。

“這是正定歷史上第一個總體性的經濟發展規劃,至今仍對正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王玉廷說。

文章關鍵詞:習近平 正定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聯播+丨2020 習近平這樣引領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 河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 關于革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這么說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 【每日一習話】風高浪急之時 我們更要把準方向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天天學習丨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習近平曾這樣保護

    天天學習福州繁華鬧市中,靜立著一座古樸的院落。這里是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回憶到的“楊橋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鄉》中用細膩筆觸描繪的令她魂牽夢繞的“父母之鄉”。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