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09日09: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長春10月8日電 題:豐收圖景背后的“時代之變”——來自吉林“黃金水稻帶”的豐收觀察
新華社記者 鄒聲文、劉碩
金秋十月,位于“黃金水稻帶”的吉林省喜迎豐收,全省1200多萬畝水稻陸續開鐮。
記者在吉林省水稻主產區走訪發現,連年豐收的喜人圖景背后,蘊藏著許多引人矚目的“時代之變”。
從追求產量到提升質量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蔡雪捧著剛收割的水稻站在吉林省舒蘭市白旗鎮的稻田間(9月19日攝)。 金秋十月,位于“黃金水稻帶”的吉林省喜迎豐收,全省1200多萬畝水稻陸續開鐮。 記者在吉林省水稻主產區走訪發現,連年豐收的喜人圖景背后,蘊藏著許多引人矚目的“時代之變”。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父親那一輩人種稻,使勁用化肥、農藥,產量越高越好,一畝地恨不得打2000斤,有產量卻不掙錢。”輝南縣三和農場負責人國洪義說。
幾年前,國洪義開始建農場,按照有機標準種了3000多畝稻田。“我們畝產雖然只有父親種地時的一半,但價格卻是原來的10多倍。”他說,“父親也從懷疑變成了服氣。”
為了確保質量,國洪義每年都要請專門的質檢機構為自家的大米做質量檢測。“1粒米要經過384項檢測,品質有保證,自然可以賣出好價格。”
不以產量論,但求品質高——這是記者采訪中聽到稻田“掌門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吉林省舒蘭市的一片稻田(9月19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舒蘭市寶龍倉米業的稻田里,收割機在一邊閑置不用,10多名花錢雇來的農民在手工割稻。公司負責人姜濤指著稻田里碼放整齊的稻垛說,有機水稻最好手工收割,因為稻穗可以在垛里繼續“生長”20來天,大米口感更佳。
“每名割稻工每天工資四五百元。成本高了,但是大米品質更好,能賣出更高的價格。”姜濤說。
“吃飽不是問題,吃好才是關鍵。消費者更加重視產品的品質、安全、營養,水稻種植就會出現從片面追求產量到更加重視質量的轉變。”輝南縣農業局副局長李琴說,這就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體現。
從面朝土地到放眼市場
在吉林省舒蘭市拍攝的稻田間的水稻(9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包裝分為布藝、柳條、竹木、塑料,顏色有紅、黃、綠、藍,規格有2斤、5斤、8斤、10斤……舒蘭市平安鎮永豐米業產品展示廳里,同樣的稻花香大米卻有200多種規格、包裝。
企業負責人曹洪峰說,僅僅是對包裝,客戶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只會種地而不琢磨市場,還真成不了好把式”。現在,他在傳統渠道銷售額達數億元,網絡銷售也快速增長,去年突破了500萬元。
“農民長期不懂市場,價格被經銷商壓得很低。”孫有成說。10年前,長期在化工市場打拼的他投身水稻種植和大米加工,并為自己的大米注冊了商標。隨后,他背起家鄉的大米和電飯鍋,遠赴北上廣、云貴川、珠三角,到處做飯給當地人嘗。
“這樣,口碑一點點積累,銷路也慢慢打開。”孫有成說,現在自己的大米年銷量突破7萬噸,今年有可能突破10萬噸。
舒蘭市合興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奚凱軍近年一直探索魚稻、蟹稻共生的種養模式。他說,稻田里的魚、蟹其實沒有帶來多少效益,“但它們能促進水稻生長,更是優質大米的‘代言人’,能幫助我們打開高端市場,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從人力勞作到科技發威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在吉林省吉林市萬昌鎮,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9月1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作為現代農場的經營者,國洪義把父輩與自己進行種地比較:
插秧,過去人工又累又慢,現在用自動高速插秧機,1臺頂幾十人;
割稻,過去1個人1天只能割1畝,現在1臺收割機1天可以完成30多畝的收割、脫粒;
植保,過去3000多畝地人工方式要50個人干四五天,現在3名“飛手”和1臺無人機3天就能完成……
改革開放以來,黑土地正經歷著從傳統耕作向現代農業的巨大轉變。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拉溪鎮,農民在運糧車上整理收獲的水稻(9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我們把機械和科技元素融入土地,發展機械化和有機種植,不僅善待土地,也獲得更多效益。”長春市雙陽區馬場村黨總支書記李華靚說,現在全村萬畝稻田全程機械化作業,新探索的水稻與小龍蝦綜合種養技術也成功申報了專利。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來自國家的有力支持。輝南縣茂盛綠優米專業合作社秘書長王曉東說,購置播種、插秧、收割等機械都可以獲得一半以上政府補貼,政府還免費為合作社提供了除蟲性誘劑、有機肥等物資。
“初算下來,我們得到的國家補貼總額有兩三百萬元。”王曉東說。
從追求溫飽到筑夢人生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在吉林省舒蘭市,游人在稻田間行走(9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4年前,年輕的蔡雪從上海飛回了家鄉舒蘭。擺在她面前的,從寫字樓里的一張辦公桌換成了千畝稻田。創品牌、闖市場,引進新品種、嘗試新模式,4年來,蔡雪的“稻夢空間”越做越大。
各式各樣的手工稻草人,鋪滿鮮花的稻田玻璃棧道,眾多城里游客專程來參觀留影……在搞好種植和銷售的基礎上,她大膽在稻田里加入旅游元素,使無邊的稻田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景點,進一步提升了家鄉大米的形象。
今年新米收獲后,輝南縣慶豐綠優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宋學義每天都會自豪地在朋友圈里發布自家稻田的美麗風光,推介大米產品。
此前,宋學義和妻子在上海打拼20多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但是時間越久他就越想念家鄉和親人。4年前,他毅然結束在上海的生意,賣了房子,攜妻子回到家鄉種水稻。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拉溪鎮,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9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雖然出身農村,但他對地里的事并不熟。從找師傅學種地,到參加政府組織的農業科技培訓班,宋學義的1300多畝水稻越種越好,產品銷路也越來越寬。
“同樣種稻,以前是為了溫飽,現在是為了圓夢。”宋學義說,他已經把種稻當成了一項事業,這關系著夢想,也關系著情懷。
奧斯汀在被任命為中央司令部司令之前,曾擔任美軍駐伊拉克最高指揮官,他參與了2007年開始的增兵行動,并在2011年負責美軍作戰部隊的撤離。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12月7日宣布,根據該動物園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最新續簽的協議,2000年從中國來美國的大熊貓“美香”和“添添”和它們的幼崽“小奇跡”將在美國生活到2023年年底。2000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方簽署了為期10年的大熊貓繁殖研究合作協議,協議到期后,分別于2010年和2015年兩次延期,每次延期5年。
香港特區政府11月11日宣布,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4名立法會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劉兆佳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局勢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美國已經失去了利用香港這個“基地”顛覆中國的能力。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7日宣布,考慮到新冠疫情現狀,該論壇2021年年會將于明年5月13日至16日在新加坡舉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在公報中表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公私合作,以重建信任,修復2020年出現的裂痕”。
當地時間12月7日,佐治亞州最高選舉官員說,準備在當日再次確認拜登在該州的投票中獲勝。特朗普曾要求美國多個顯示拜登獲勝的州進行重新計票,但至今為止,重新計票的州沒有出現勝負反轉的情況。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7日召開會議,同意2024年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滑板、攀巖和沖浪四個大項。精簡辦賽、性別平等和關注年輕人的需求,成為巴黎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三大特點。
【環球時報記者 李曉驍 于文 】據印尼《羅盤報》7日報道,首批來自中國的120萬劑新冠疫苗已于12月6日晚運抵印尼首都雅加達,印尼總統秘書處隨后發布視頻對此予以證實。佐科6日表示,印尼政府已經收到120萬劑由北京科興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青瓦臺首席秘書和輔佐官會議上表示,“政局混亂令國民擔憂,我作為總統深感歉意,希望混亂的局面不會持續,而是成為改革道路上最后的陣痛”。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道,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的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俄方堅持對南千島群島已根據二戰結果納入俄版圖并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而日本一直把歸還四島作為締結和平條約的條件。
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5日通電話后說,他們已指示雙方團隊6日重啟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系談判。若過渡期內英歐未達成貿易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