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07:12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丁洋濤楊霄
一向競爭激烈的鄭州外賣界,近日再掀波瀾。餓了么發起新一輪進攻,該平臺半數入駐餐廳“每周五天,全城0元配送”,活動將持續整個10月。這一活動力度,已超過了今年8月滴滴外賣入鄭時的價格戰力度。對餓了么發動的市場四季度價格攻勢,滴滴外賣、美團外賣表示尚不知情。
全城半數餐廳下單免收配送費
10月15日,記者從餓了么河南分站獲悉,該公司于10月12日在鄭州發起了名為“鄭州品質節,配送0元月”的活動,主要內容是,在10月份,該平臺上50%的餐廳免收基礎配送費。
在餓了么客戶端活動頁面上,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商家均顯示配送費為0。所謂“基礎配送費”,指以商家為中心3公里以內訂單免配送費,對于超出3公里的訂單或夜間配送訂單,在免除基礎配送費后,需客戶自行負擔加價部分。
據統計,當前在鄭州,外賣平臺對用戶收取的配送費在5元左右。
免去配送費,是餓了么單方打起補貼戰嗎?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是,“免收的配送費,由商鋪和餓了么平臺共同承擔”。
另需看到,餓了么在貼地進攻的同時,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近期,哈啰出行、支付寶都在加大對餓了么的網上營銷。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該公司由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合并而成。足見,餓了么對鄭州市場的強化進攻,是阿里系整體而戰。
其他外賣平臺暫不考慮跟進
由外賣平臺出錢用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合乎常理,而對于入駐了多家外賣平臺的餐飲商,愿意共擔外賣配送費的邏輯點在哪里?同時,對餓了么發動的攻勢,同行是什么態度?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餓了么平臺入駐商鋪與其他兩家外賣平臺入駐商鋪重合率在六成左右,但餓了么商鋪入駐費率相對降低,商鋪如在餓了么平臺訂單量高了,即使在其他平臺的訂單數下滑,對商鋪收入影響并不大。”
鄭州福狀元餐廳,參與本次免收基礎運費活動,其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免收的基礎配送費由參與商家和餓了么平臺共同承擔,本次活動意在推廣品質餐廳,雖然需要承擔部分配送費,但推廣自身品牌和口碑的作用也很大,商家也都有較大的合作意愿。”
不過,餓了么率先挑起新一輪補貼戰,其同業競爭者會怎么看?
美團、滴滴外賣兩家公司表示,尚不清楚鄭州市場所發生的動向。
有同業者分析,近期,餓了么在鄭州發起“配送0元月”活動,可視為是爭取新用戶或增加營業流水的四季度沖刺性動作。
另有某外賣公司一負責人表示,“配送0元月”活動,在短期內并不會打破市場既有格局。因此,當前保持觀察狀態,暫不考慮跟進計劃。
餓了么數據顯示,最大變局正在線下發生:伴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卡券、直播等數字化工具有力撬動了餐飲行業實現突破性增長。
9月8日,一篇公號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 》刷屏,引發熱議。9月9日凌晨,餓了么在微博發布公告,公告表示,餓了么會盡快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我愿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如果你不是很著急,可以點一下,多給藍騎士一點點時間。餓了么也會為你的善解人意做一些回饋,可能是一個小紅包或者吃貨豆。
近日,《人物》雜志社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成為關注熱點。文章指,在外賣平臺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的配送時間被大大壓短,而騎手為了避免差評、維持收入,不得不選擇逆行、闖紅燈等做法,極大限度地壓榨著自己的身心健康。
美團與支付寶的支付大戰硝煙又起。近期,“部分用戶反饋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一事將美團與阿里之間的支付競賽再度推至聚光燈下。
23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在發布會上通報,21日,“餓了么”平臺一外賣送餐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2. 與陽性病例有密切接觸的騎手,已經第一時間暫停接單,目前已到指隔離點集中隔離。3. 北京地區的新注冊騎手,需通過核酸檢測后才可上線接單。
?6月22日,北京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例,其中1人為外賣小哥。據朝陽區疾控機構流調顯示:病例2,男,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服務人員,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么”平臺接單送餐,送餐范圍西起南苑路,東至周莊村,北起天壇東門,南至榴鄉橋,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后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
6月23日下午,第130場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6月21日新確診的2例病例情況予以了通報,其中有一例病例為外賣小哥。
涉事用戶的信息由餓了么騎手徐某在配送用戶在餓了么訂單后泄漏,這是該次事件的關鍵原因,目前,徐某已經被行政拘留。
5月2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六合路上近百米長的攤位一字排開,吸引逛街的市民前來觀看購買。支付寶針對“五一”期間小店經營情況的調研中,將無接觸貸款、消費券、直播、外賣形容為小店數字化的“四件套”。
記者從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確保網絡訂餐安全,山東自4月26日起,在全省開展凈化網絡訂餐專項整治行動。截至6月1日,山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0.12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