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07:25 來源:澎湃新聞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將一名患者的右肺穿刺手術做成左肺后,其家人提出十萬元的賠償要求。
10月17日,醫院方面回應澎湃新聞稱,已將涉事醫生停職,等待下一步處理。
目前,雙方仍未就賠償方案達成一致意見。
穿刺手術做反,患方提出十萬元賠償
張娜(化名)稱,其母親今年9月30日因肺炎住進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經檢查,醫生提出對右肺一結節處做穿刺手術,檢查該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張娜給澎湃新聞提供的住院檢查申請單上,醫生臨床診斷為“右上肺結節影”。
10月2日,打麻藥時她母親曾提出,“怎么在左邊打麻藥,結節不是在右邊嗎?”但醫生并沒有理會,讓其不要說話,繼續在左邊打了麻藥。
手術后,張娜母親發現做錯了手術,遂向家人說明。張娜稱,當時她立即向一位參與手術的醫生詢問為何會做到左肺上去,該醫生稱“字是我簽的,手術不是我做的”。
醫院醫患辦的工作人員告訴張娜,是另外一位杜姓醫生做的手術。但該醫生在面對張娜的質問時稱“不是我一個人做的,是我們一個團隊做的”。
張娜稱,手術做錯后,她母親胸部一直劇痛并伴有咳血的癥狀,在此期間一直以激素藥和止血針控制,最近幾天才有所好轉。
手術到現在,醫療費共花費了一萬余元,他們向醫院方面提出寫一個承諾書,“保證以后患者因此次做錯手術導致的后遺癥,醫院要負責治療”,但醫院方面沒有同意。
為此,他們提出10萬元的賠償要求,“主要是害怕今后有什么后遺癥”。醫院方面對此賠償要求不同意。
醫院:涉事醫生停職,免除醫療費再賠償4000元
10月17日,鄭大一附院醫患辦一名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事情發生后,已對涉事醫生停職,等待下一步處理。醫院方面也及時對患者進行了全面檢查,目前病人已經達到康復出院標準。
對于賠償標準,該工作人員表示,“十萬元的賠償達不到”,醫院決定免除該患者的所有醫療費用,并賠償營養費和精神損失費計4000元。該工作人員稱,至于做錯的原因,現在也說不清楚,“醫生一天做的手術比較多,可能會出差錯”。
目前,雙方仍未就賠償方案達成一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