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10:31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科技實力雄厚的北京市海淀區,創新城市治理理念,積極將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政務服務、民生改善等領域,推動城市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在海淀區中關村西區,這種新亮相的智能移動衛生間特別醒目。不僅頂部利用太陽能直接供電,里面排風系統、免洗洗手液等也一應俱全。
走在中關村西區的大街上,這些讓人腦洞大開的智慧設施還真不少:這種“智能燈桿”,不僅有環境氣象監測的功能,還能給手機、電動車充電;看似普通的井蓋,里面裝著傳感設備,可實時監測水位和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就連路旁的公共座椅也植入了可充電的USB接口。
中關村西區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都是源于海淀區科技創新的成果。今年以來,北京市海淀區積極探索超大城市有效治理體系、構建新型城市形態,啟動了“城市大腦”建設工程,綜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數據跨行業、跨部門流轉和“類人腦”處理,對城市建設、運行、管理和服務進行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像這個視頻圖像大數據平臺,交付使用才短短三個月,就已積累車輛視頻、圖片等數據5.7億條,為交警、城管等部門加強執法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開封市副市長劉震發布《開封市數字文化創新合作重大工程》,未來開封市在5G網絡規劃工程、5G網絡建設工程、5G商用工程、智慧文旅數據平臺建設工程、數字文化交流工程、宋文化活化再現工程等方面,將有重大突破。
從2015年到2019年,北京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30%,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從110家增長至25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1.2萬家增長至2.5萬家,獨角獸企業數量從40家增長至93家…… 數字背后,是北京蓬勃的雙創力量。
題:逆勢增長5.9%的背后——中關村創新地標里蘊藏的發展密碼 記者來到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中關村前沿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地標以及高新企業,探訪蘊藏在這里的發展密碼。
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基于北斗三號的衛星天基測控收發信機、“北斗+遙感”全球應用服務平臺……8月27日下午,中關村北斗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高峰論壇舉行,中關村科學城企業多項自主創新成果亮相。
如今,曠視擁有近3000名員工,全球有超過10億部手機在使用曠視產品,27歲的周而進也成長為曠視研究院“人臉識別”研發團隊的負責人?!薄 ≌劦綖槭裁匆恢惫ぷ髟谥嘘P村,常樂說:“創始團隊都是中科院聲學所出來的,創業選址肯定在中關村。
于是,中關村第三小學校園冰球隊在2013年正式組建成立,并在當年的北京市中小學生校際冰球聯賽中獲得小學組第三名。2022年北京冬奧會腳步漸近,在日常參與冰雪運動之余,中關村第三小學的學生學冬奧、畫冬奧、拍冬奧、唱冬奧……小小冬奧參與者正在不斷成長。
6月1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白塔庵社區出入口,疫情防控志愿者王玥在擦拭汗水。新華社發(陳鐘昊攝) 6月16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白塔庵社區出入口,疫情防控志愿者王玥(右)測量社區居民的體溫。
百億訂單、十億服務包、千名導師,服務上萬家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16日發布“千帆計劃”,將通過一系列“促合作”工作,連接創新斷點,釋放各主體的創新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連日來,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異化策略,因地制宜、真抓實干,全力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今天(3月18日),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推出中關村科技企業抗“疫”發展貸,貸款總規模達200億,主要針對中關村示范區內注冊的企業以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和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
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趙春曉)12日,“‘科技創造價值’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發布會暨金秋機構交流會”在北京舉辦。中關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