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15:38 來源:人民論壇網
從歷史上來看,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從形式上講,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即工業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態;從本質上講,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在國際社會影響越來越大。“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不僅是人類之間要相互尊重,人類也要尊重非人類的生命,也要尊重無生命體。今天許多國際友人在一起探討生態文明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關鍵在“命”和“運”兩個字眼上。首先講“命”字,從中國的傳統文化方面來講,“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強調共患難,就是要協力規避禍難。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宣布成立,首先關注的就是從安全做起,既關注傳統的安全問題,又關注非傳統的安全問題。可以說共患難就是“生命線”,也就是底線。其次就是“運”字,“運”就是“發展線”,如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人講既要“共患難”,更要“同富貴”,所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既要維護好生命線,也要走好發展線。“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快5年了,上海合作組織已經17年了,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這方面應該說是先行了一步。
當前,面對世界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必須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普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根據自身自然稟賦與生態條件,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與實踐。善于抓住發展機遇,緊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為引擎,以生態增值為路徑,努力探索生態環境基礎較好、邊疆民族經濟欠發達地區綠色跨越發展的有效模式,為我國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供了現成的示范。
一是注重制度建設,善于完善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二是注重項目管理,善于全面實施綠色發展的試驗示范工程。充分發揮試驗示范區總平臺的優勢,大力推行綠色循環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打造一批示范亮點,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的全社會綠色發展體系。三是注重績效評估,善于健全完善綠色發展的考評標準。全面推行綠色經濟考評,把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任免、職務調整和獎懲晉級的參考,作為年度調整和優化財政轉移支付、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轉變傳統“以GDP論英雄”的考評模式。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借鑒中國醫學領域的一個詞——“形與神俱”來做。第一個字“形”是外在的,看這個人形象好不好、氣色好不好。普洱滿眼都是綠色,森林覆蓋率75%以上,這就是“形”好。第二個字“神”是內在的,“神”好就是我們說的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就是指心“綠”,不光領導的心要“綠”,企業家的心要“綠”,每一個公民的心也都要“綠”。
在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過程中,我們既要反對自然中心主義的絕對生態文明論,又要反對絕對的人類中心主義。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有更加寬闊的胸懷,不同民族、不同國別、不同洲際的人民,共同攜起手來,解決我們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這可能會超出一時的物質利益追求,因此需要有追求長遠利益的制度性的安排。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未來的世界充滿著矛盾,但美好發展依然值得我們期待。愿各國的有識之士共同攜起手來,不斷為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添磚加瓦,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于我們的!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做到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云關閉礦山,轉型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高端制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以上。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也是維護長江生態系統整體性的關鍵省份,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三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局面。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