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09: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自貿試驗區建設五周年】
光明日報記者 雷愛俠 吳春燕
2014年12月,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以及珠海橫琴新區3個片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立足面向港澳臺深度融合。2015年4月8日,國務院印發通知,批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了122項改革試點任務。
廣東自貿試驗區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不斷強化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功能,目前已完成改革試點任務119項,完成率達97.5%。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廣東自貿區圍繞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以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優化政務服務為目標建設了全國首個面向企業的電子政務定制系統——企業專屬網頁。“通過整合優化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業務流程,為自貿區內每個企業提供一個獨有的可配置可定義專屬網頁,專門為區內法人用戶提供在線辦事及服務平臺。”廣東自貿區工作辦公室專職主任曹達華說。
企業通過登錄專屬網頁即可辦理工商、國土、商務、稅務、建設、衛生、環保等多個部門的各類行政審批事項,不需在各行政部門多個電子政務平臺之間反復切換以及重復登錄。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企業專屬網頁已匯聚省、市、區面向企業的服務事項940項,并相應分出21類目標企業進行政務信息精準推送。
南沙自貿片區自貿辦副主任周海說:“通過企業專屬網頁整合優化行政審批事項,60%以上事項可全程在網上辦結,70%以上事項到現場跑動次數在1次以下。”截至2018年10月底,廣東自貿區累計開通企業專屬網頁達29萬家,并已推廣至全省21個地市使用。據對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企業表示企業專屬網頁節省了辦事時間,約70%的企業收到過辦事提醒信息,約30%的企業通過網頁成功向政府申請資金、住房等相關政策優惠服務。
“私人定制”法律清單讓企業放膽投資
“原來企業到每個部門辦事需要提供非常多的紙質資料,使用電子證照卡后,不再需要攜帶大堆的紙質材料了,輕輕刷卡便完成身份驗證和材料審核。電子證照卡的辦理也很方便,在辦事大廳可以辦,在銀行網點也可以辦,真正實現了就近辦理。”珠海大橫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練兵說。
珠海橫琴新區通過推出集合企業各類信息的商事主體電子證照卡、制定出臺市場違法經營行為提示清單等方式,著力探索政府智能化監管服務模式,幫助企業標明經營行為的“雷區”和“紅線”。過去企業招投標,需至少一個星期時間準備大量企業資質證明文件,通過實施商事主體電子證照卡,至少可以為企業節省三分之一的辦事時間。
橫琴提示清單發布后,企業可根據自身類型將適用的法律條文“一次查盡、精準顯示、一表導出、長期受用”,足不出戶、不需成本即可獲取一份“私人定制”法律清單,對照提示清單明晰經營的“雷區”和“紅線”,有力地促進了企業自覺依法經營。珠海原妙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語道出了企業心聲:“以前由于弄不清楚哪些經營行為是違法的,導致企業在經營上放不開手腳,擔心導致不必要的違法成本。有了提示清單,就等于有了一位免費的、權威的‘法律顧問’,足不出戶、不需成本即可獲取一份為所屬行業定制的‘專屬清單’,可以吃下‘定心丸’,放膽投資、放心經營”。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廣東自貿區毗鄰港澳,承擔著促進內地與港澳經濟深度合作的重要任務,著力推動在服務貿易自由化、產業協同、平臺建設、創新創業等方面實現對港澳更高水平的開放。”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說。
鄭建榮說,廣東自貿區向國家提出對港澳進一步開放負面清單建議,推動CEPA補充協議新增10條專門適用于廣東自貿區的開放措施。香港會計、稅務、建筑、金融等專業人士經特殊機制安排直接在區內執業;吸引港澳及國際人才超過7千人,對420余名港澳籍等高端人才給予1.2億元個稅補貼;加快推進粵港澳要素融合互通,率先啟動粵港電子支票聯合結算試點,加快區內公共服務領域支付服務向粵港澳三地銀行業開放,粵澳兩地支付結算系統順利對接;實現香港機場與自貿試驗區一站式空陸聯運,橫琴口岸實現與澳門24小時通關,粵港澳游艇“自由行”、澳門單牌車便利進出橫琴政策落地實施。
截至2018年9月,區內共設立港澳資企業1.2萬家,匯豐銀行、東亞銀行、周大福、新世界發展、麗新集團等知名港澳企業入區發展。區內企業在境外直接投資設立企業超過600家,中方協議投資額超過100億美元。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近日出席廣東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要充分認識建設自貿試驗區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意義,全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繼續推進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積極爭取重大金融政策落地;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馬興瑞強調,有關部門和地市要切實轉變作風,進一步明確建設目標和試點任務,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20日 09版)
12月1日,省長尹弘在鄭州調研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著力點,持續強化制度創新,將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成為對外開放高地,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示范引領作用。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中國-東盟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年來,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東盟國家館每個國家的展區,都各具本國特色,例如走進緬甸展區,觀眾立刻會被眼前黃燦燦的色調所吸引。
“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不僅為促進東盟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提升東盟與中國之間的政治互信提供了很好的契機,還為東盟與中國的人民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平臺。”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接受媒體采訪時作了上述表述。
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盟的熱帶水果,如今榴蓮、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盟經貿關系。
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中國北方10年前基本看不到產自東盟的熱帶水果,如今榴蓮、山竹、龍眼等已鋪滿中國大街小巷的超市。商務部部長助理 李成鋼:要落實好升級《議定書》“未來工作計劃”,在RCEP的基礎上探討實現更高水平的市場準入,增加規則議題,打造更加互惠互利、開放包容的中國-東盟經貿關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仍保持穩定增長。中國—東盟自貿區成立十年來,各國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增進交流,服務范圍從自貿區建設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拓展,不斷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11月15日,涵蓋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周立紅說,當前,中歐雙方正在進行最后沖刺,爭取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歷時8年“長跑”,覆蓋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11月15日,涵蓋15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RCEP第四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這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簽署。徐秀軍認為,RCEP的簽署是多邊主義和貿易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仍然是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
對于消費者以及依賴域內國家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業來說,由于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成本大大減少,消費者將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域內國家產品,企業進入域內國家的“門檻”將大大降低。協定簽署后,產自新西蘭的羊毛可以免稅進入中國,在中國織成布料后再免稅出口到泰國制成成衣。本國勞工出國就業的門檻也將降低,進一步促進區域內的勞動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