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18:33 來源:映象網
原標題:虎名遠揚!半個村都是農民畫家,月入百萬!河南這個地方了解一下
改革開放四十年,越來越多的村莊從原本傳統的農耕村落,發展成為現代化村鎮和縣域經濟的支柱。在中原大地上,許許多多的普通農民靠著自己的勤勞、智慧在改革浪潮的推動下,闖出了另一番天地。他們以嶄新面貌和姿態,創造著屬于這個新時代的驕傲。
河南廣電慶祝改革開放40年
五集電視紀錄片《驕傲的村莊》
今天21:55 公共頻道播出
第三集:藏龍臥虎第一村
他們是農民,也是畫家;這里是農村,也是畫院。這里是河南省民權縣王公莊村,在這個村子里有一群農民畫家,他們依靠祖輩傳下來的繪畫技藝,用手中的畫筆畫出了虎嘯龍吟,畫出了產業之路,畫出了一道風景,畫出了一個傳奇。
獨具匠心 傳承絕學
他們創造了“中國畫虎第一村”
河南省民權縣王公莊村,地處黃河故道,豫魯兩省交界處,雖然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但近幾年來村里的人氣卻是越來越旺了。這是因為王公莊村做起了“虎文化”的營生。村里雖不養老虎,卻家家畫虎,生意興隆。
在這個不到1400人的村子里面,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及三世同堂作畫者比比皆是,村子里按照資歷、名氣,還評出了“四大虎王”“四小虎王”“小虎隊”等等畫家組合,讓這些農民畫家變得炙手可熱。
村支書王建峰就是”四小虎王“之一,一大早,王建峰就來到畫室,安排即將參加河洛文化大集的展覽作品。
今天他的畫室剛剛開門,就迎來了買畫的客人。虎,諧音是福,中國人講究事物背后的內涵 ,上山虎、下山虎、站立的虎、臥著的虎,不同角度,不同姿態,寓意也不盡相同。
上門買畫的人總是充滿好奇,面對這些形象逼真、形態傳神的虎圖,從來不乏想象力,王建峰也樂于和他們就虎論道。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精神上的追求便提上了日程,這也讓王公莊村的畫虎產業獲得了新的生機。如今在這里,“虎王”的畫,能賣近百萬的價錢,幾十萬一幅的也是常見的事。而畫虎村的畫,隨著聲名遠播,也早已被銷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市場。然而在經濟效益的背后,卻蘊含著王公莊村民的智慧與傳承。
為了參加即將開幕的河洛文化大集,王建峰決定畫一幅新的作品去參展。
入夜,皓月當空,萬籟俱寂,而這往往也是王建峰出作品的最佳時機。鋪紙、提氣、凝神,每一次的創作都是精神與現實的對話。
構圖、運筆、打底、上色,看似簡單的流程卻不可一蹴而就。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峰用的筆都是改造過的,普通的毛筆筆毫較長,很難用來完成更為精細化的畫法,聰明的王公莊畫者就找來了油畫筆,再在油畫筆的基礎上加工改造,剪短了筆毫,加固筆桿,這種特殊的畫筆就像是為畫工筆虎量身定制的一樣,不僅效果極佳,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入行二十多年,王建峰畫過的畫早已不計其數了,工筆畫講究精細,效果的呈現需要作畫者一遍遍的反復刻畫打磨,所以一幅這樣尺寸的工筆虎需要近一個月時間才能最終完成。
王建峰14歲就跟著老師王建民學畫,如今師徒二人還經常交流繪畫的心得。
在王建民的印象中,小時候每逢節日就跟著大人們在集市上掛賣老虎年畫,有趣的是,他的爺爺畫了一輩子老虎卻沒有真正見過老虎。王公莊村的農民畫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就是靠著這種師傅教,書上看,不斷嘗試的模式走到了今天。
鍥而不舍 精誠所至
王公莊村的“虎畫”銷路廣開 聲名遠揚
這幾幅百虎圖手卷已經送到裝裱店很長時間了,因為排隊裝裱的畫卷太多,直到上個星期才剛剛開始裝裱。
王建金是王公莊最早放下農活,以繪畫為職業的十幾個人之一。不同的是,他現在并不畫畫,而是做起了村里畫家的“經紀人”。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王公莊人出行并不方便,十幾個人一起出去賣畫既耽誤了時間,又增加了成本。漸漸的,大家把賣畫的事就全都交給善于交際的王建金打理,因此,王建金成為了村里的第一個“畫家經紀人”。
起初,王公莊村的畫并沒有什么名氣,很多字畫店都不愿意銷售,王建金經常幾個月都推銷不出去一幅畫。
一次次的拒絕讓王建金非常迷茫,甚至想到過放棄。為了維持生計,他只能想各種辦法,堅持向市場推銷王公莊的畫作。
利用這樣的操作模式,王建金終于在字畫市場中為自己謀得了一席之地。人們都說書畫古玩行業水很深,幾十年書畫市場的浸潤,王建金掌握了其中的奧秘。2008年奧運會期間,在他的倡導下,王公莊村傾全村之力,創作了2008只形態各異的工筆虎,組成了400米的長卷,起名《百年奧運 虎躍京華》。
這幅作品的問世,讓王公莊村再次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人們紛紛來到這里參觀、學習、訂購畫作。
畫好的畫如何轉化成經濟效益,說白了就是如何賣出去,這是每個畫家的根本。王公莊村的虎畫之所以能夠占領市場,創造經濟價值,正是因為有王建金這樣的“農民畫家經紀人”,依靠他們的經驗,村里生產出來的畫作更貼近市場的需求,因此銷路廣開。
市場的認可,訂單的增多,給王公莊的經濟帶來了長足的發展,也讓這里的畫家們更加的自信了。村里畫畫的人越來越多,作品也越來越精致。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有了網絡視頻直播以后,村里的很多畫家在傳統銷售模式之外,紛紛開始以直播的方式推介、銷售自己的畫作。
二十多年來,經王建金銷售出去的畫作早已不計其數,從一個普通農民到農民畫家,再到農民畫家經紀人,他成了王公莊村名副其實的代言人。在“畫虎經濟”的帶動下,王公莊村的農民畫家們逐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王公莊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招商引資 共創繁榮
王公莊村迎來文旅融合發展新時代
他叫劉炎,是民權縣北關鎮黨委副書記,主抓王公莊村的開發建設。五年前,劉炎從市委機關來到北關鎮工作,那個時候的王公莊村已經憑借著自己獨特的畫虎產業聲名鵲起。
相對單一的產業結構,并沒有讓這個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富起來,外出打工的村民家庭收入偏低,怎樣去增加他們的收入,達到全村共同富裕,是劉炎最為關心的事情。
經過一年的籌備,劉炎終于制定出了初步的改造方案,并請來北京的設計團隊進行規劃設計前的實地調研工作。
有了規劃設計,舊村改造工作接下來就需要有資金的投入,招商引資還是要靠王公莊的主業“畫虎”。而剛剛建成不久的農民文化廣場和繪畫藝術中心,也成了王公莊村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站位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自然不盡相同。這次的改造工程集合了旅游、規劃、設計、以及北關鎮和王公莊村的全部力量,作為王公莊村未來的規劃者,劉炎需要去協調好各個方面的工作。在他的不斷努力下,很快就有近二十戶村民同意作為第一批的舊村改造示范戶。
勵精圖治 變通融合
這個普通的村莊將會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一年一度的河洛文化大集如期而至,王建峰帶來的王公莊村虎畫又一次受到了繪畫愛好者的追捧。
王建金依然每個星期奔波于商丘和北京之間,為王公莊村的繪畫產業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
劉炎還在為王公莊村的改造忙碌著,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局,但后面的工作依然艱巨。
從繪畫技藝的傳承,到未來發展的謀劃,他們繼承絕學,開拓進取,勵精圖治,變通融合。一代代王公莊人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支撐著這個普通的村莊從過去走到現在,從傳統走向更加充滿希望的未來。
四十年改革開放
中原大地無數鄉村舊貌換新顏
歷史 文化 傳承 發展
時代的旋律生生不息
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歇
你未曾想到的
這里正在漸漸實現
你不曾看到的
這里正在發生巨變
每一個奇跡
你都無需驚訝
因為這是屬于我們的驕傲
我們驕傲著自己的過往
驕傲著自己的創造
驕傲著自己的奮斗
驕傲著自己的村莊
(完整版視頻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威猛和柔情并存的“民權虎”
被印在筆墨之中
一種藝術風格
一段記憶
“畫虎第一村”
傳承傳統
傳承記憶
……
為我們河南的人和河南的文化驕傲
點贊!
你的家鄉有怎樣的特色文化呢?
快拿出來
在文章底部的評論區“炫一炫”!
快拿起你的畫筆 告訴世界,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一直在努力
拉法蘭(Jean Pierre Raffarin)法國前總理、法國政府中國事務特使、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 徐波:戴高樂將軍值得欽佩,他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大國領導人。
在進博會新聞中心一角,陸永忠向觀眾展示著他的金山農民畫代表作。陸永忠一直致力于向外界推廣金山農民畫,在世界各地舉辦自己的個展,作品在日本、印度、美國等地展出。
” 游客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戴河村的梨園小院參觀(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北戴河村正在著手成立統一的運營平臺公司,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區運營,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致富。
10月28日,湖南郴州, 在湘南小鎮一個村莊,畫家黃瑤在稻田邊的一根電線桿上作畫,將畫作融入背后的稻田,作品使電線桿呈現斷裂懸浮狀態。作為自由草根畫家,黃先生擅長結合所在環境在各種物體和表面去創意地繪畫創作。
62歲的牧民版畫家照那木拉畫了近50年版畫,沒想到在花甲之年有了自己的畫室。新華網 曹楨攝 據了解,2017年至今,扎魯特旗已扶持鄉村旅游接待戶近40戶,2019年創建2個旅游產業扶貧示范項目,帶動77戶23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9月27日下午,由河南省藝術品行業協會主辦、鄭州瑞光創意工廠文創園承辦的“迎國慶《共和國脊梁肖像展》走進藝術瑞光”活動在瑞光藝術空間內隆重開幕,來自省會文化界、藝術界、收藏界以及新聞媒體的15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 此次畫展展期至10月27日,并向市民開放,讓市民在聆聽英雄事跡,學習英雄精神,銘記英雄功績的同時,感受藝術的魅力。
中國畫《侗家又逢豐收年》的作者盧平作為女性畫家,其作品體現了獨特的女性視角,散發著生活的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豐收時節的碩果累累離不開農民的辛勤勞作,對豐收喜悅的藝術再現自然也少不了農民畫家的精彩描繪。
8月10日,人們戴口罩走在法國巴黎塞納河畔。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8月10日上午,一名街頭畫家戴著口罩在法國巴黎蒙馬特高地等待客人光臨。
一直努力將中原山水的感知投射到畫作上,注重本土特質的挖掘和表現,是著名畫家張培華山水畫作品的一大特點。有人這樣評價:張培華先生幾十年來的繪畫生涯,使他對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構圖、用墨、運筆等都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