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11:09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辦。從“列寧裝”、的確良襯衫、中山裝、喇叭褲風靡全國,到現在大家的著裝追求個性、舒適、時尚,百姓身上的衣著,恰如一面鏡子,反映了四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質的飛躍。
在展館里,“服飾變化四十年”主題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些不同顏色、材質、工藝、款式的服裝,就像一個歷程四十年的時間軸,喚起了大家強烈的回憶和共鳴。
觀眾 李文娟:第一件那個衣服,就是我們結婚時候穿的。那個衣服是毛的,加了化纖的成分。
觀眾 翟向紅:能穿的確良的衣服,那都要八零年以后了。哎呦,那時候你要有一件(的確良)的衣服,就是你們家條件特別好。我那時候做一件衣服,老師都給我拉辦公室去,大伙圍著看。
觀眾 張念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那個時候也沒有那么多選擇,也沒有那么多錢,好多人都穿的一樣,我們那時候大家都穿灰、黑、藍。
八十年代初,張明敏在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國心》也讓他身上的中式服裝成為流行風潮。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也向服裝界投擲了一枚紅色“炸彈”,大家不再只是穿黑色、灰色、藍色、綠色,一抹鮮艷的紅色在街頭裙擺飛揚。喇叭褲、花襯衫、健美褲、皮夾克……人民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熱愛,越來越強烈。
觀眾 肖靈軒:我覺得大家穿的衣服就是一面鏡子,人們的精氣神和生活變化都能在上面體現出來。
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世界時尚信息也迅速傳入中國,緊身衫、吊帶裙、T恤衫、迷你裙、單雙排西服等款式豐富多彩、層出不窮。
觀眾 張彬彬:大家都喜歡有個性的服裝,特別怕跟別人撞衫。
近些年,世界服裝藝術中的中國元素開始越來越多,中國風服裝以一種時尚與現代的姿態登上國際服裝舞臺。2017年,我國紡織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為68935.65億元,是1978年473.2億元的145.67倍,占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總額比重36.8%,全行業凈創匯2419億美元。
觀眾 宋靖怡:你看我這件衣服,就是買的本土設計師的產品,無論是材料、功能還是款式,都非常好看,我覺得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我只能說,哇,現在的生活太美好了。
觀眾 毆捷:我覺得改革開放不僅僅是中國的事,對中國人民的貢獻,它也是對世界的貢獻,對世界人民的貢獻。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金額達418億元,比去年增長9.8%。本屆農交會舉行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吸引線下、線上觀眾超5000萬人次,帶貨銷售過億元。
“希望國產科幻片的特效、投資等等都更上一層樓,吸引到更多觀眾。” “電影在注重大眾化、娛樂化的同時,也需要多元發展、創新發展,要能有更加深刻、更發人深省的內容。” “國產電影不應只是在國內受到歡迎,而應該有更多得到世界范圍內認可的作品。
有人說“開嗓就不能停,這是規矩”,也有人說“過時的東西就應該淘汰,老百姓不喜歡的東西就應該廢除”。
11月23日,安徽臨泉,河南的一家民營豫劇團到當地進行演出時,趕上大雪天氣,盡管臺下沒有一個觀眾,但是臺上的演員和往常一樣,都十分敬業的認真演出。據該團的團長潘女士介紹,他們冬天演出時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惡劣天氣,但是不管天氣如何,不管有沒有觀眾,他們都會正常的演出,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當日,2020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11月22日,觀眾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通過掃碼了解數字經濟人才招聘信息。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11月22日,觀眾在騰訊展臺“宅家云游”區域體驗云端旅游。
在觀展的觀眾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是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援鄂醫療隊員,或是解除隔離的留學生,又或是展品提供者、親歷疫情的市民。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醫療隊劉青玲攜三位隊友,從西安來到展覽現場,看到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告別家人奔赴一線,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阿恩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阿諾德(左一)向觀眾推介自己設計的一款使用增強現實技術的摩托車頭盔。15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高交會)在深圳閉幕,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帶來了近萬個“黑科技”項目參展。
11月10日,人們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一處進博會主題裝飾前走過。當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當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當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
24歲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志愿者顧航有特別的本領,他是上海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專業的本科四年級學生,令他感到自豪的是,服務進博會可以施展自己的語言特長。顧航胸前佩戴的金色徽章格外醒目,這是連續三年參與進博會志愿服務的獨有標志。
今天(11月5日),央視新聞“進博新品匯”正式拉開帷幕,眾多專業展商和專業觀眾來到現場嘗鮮。戳視頻,了解一下。(央視新聞記者 傅迎鈺 編輯 陳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