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14:48 來源:映象網
“一張全家福,定格時代記憶;一張全家福,見證歷史變遷!” 這句開場白不知不覺間已經陪伴了大家3個月。連續3個月以來,我們通過40幅全家福,認識了40個家庭,聆聽了40段故事,這些人和事,讓我們感受生活、銘記改革開放的歷史,品味改革開放的味道。我們親歷改革開放,目睹衣食住行的變化,我們感謝改革開放,共享由此帶來的小康生活。
在《全家福來了》這一季節目即將收關之際,5組家庭來到節目演播室現場,共同分享他們的幸福團聚,這也是《全家福來了》的一次團聚、一次全家福。
這么多家庭聚在一起,瞧瞧大家伙臉上的表情,開心!幸福!自豪!滿足!看著照片小編就不由自主嘴角跟著向上啦~
咦?現場有一對雙胞胎的小帥哥,就先牢牢抓住了小編的眼球,這小兄弟倆是在干什么?這么目不轉睛。
“別攔著我,讓我再近點、再近點看!額…等等…”難道他們是在刺繡嗎?
這一問才知道,這對雙胞胎叫大牛和小牛,他們的刺繡老師可是鼎鼎大名——被人稱作“汴繡皇后”的王素花。今年83歲的王素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她“針不離線,線不離手”已與汴繡共同生活了70年。大牛和小牛就是王素花老師的重孫子,現在她這一大家子四世同堂,整個大家族也都是汴繡的傳承人,老人家說:“汴繡是我們家人血液里流淌的傳承和家族文化。”
節目現場,王素花老師的孫女--汴繡第五代傳承人李鳴作為家庭代表,講述了她們的全家福故事,她也說起奶奶當年完成刺繡版《清明上河圖》的難忘記憶……
“1959年,奶奶當時所在的開封汴繡廠接到任務要創作一幅《清明上河圖》長卷刺繡,代表河南省向國慶10周年獻禮。只有兩年繡齡的奶奶大膽的接過了任務,她說,完不成任務,不進家門。靠著這股子鉆勁,她北上故宮觀摩原作半個月,三個半月沒回家,40度的高溫天,車間里沒有風扇,為遮擋蚊蟲叮咬,她率領姐妹們姐妹們用布塊將頭裹起來,僅露出雙眼咬牙堅持。創新刺繡針法36種,一針一線繡出了世界上第一幅“汴繡版”《清明上河圖》。汴繡自此成為中國的5大名繡之一。奶奶也因此進京參加了國慶觀禮,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如今,這幅《清明上河圖》已經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1990年,已經退休了的奶奶55歲又開始創業。她第一個辦起了民營汴繡廠,第一個辦起了刺繡培訓學校,第一個辦起了宋繡藝術館,第一家擁有汴繡商標和專利。奶奶辦培訓班和別人不一樣,她不僅分文不收,還親自上門到開封市各個縣和貧困地區招學員,沒有汽車,她就搭公交車,或者騎上自行車去手把手的教。在這么多人的努力下,2008年,汴繡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奶奶也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本期節目中,王素花老師也來到現場,分享了更多的全家福故事。主持人還發現了關于王老師一雙巧手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本期更多精彩:汴繡之家,祖孫四代傳承錦繡文化;農業科技之家,“麥爸菜媽和水果女兒”;嵩山紅家,三件傳家寶傳承好家風;“90后”駐村書記的一封家書帶來濃濃感動;公交世家透過車窗感受城市脈動。慶祝改革開放40年,《全家福來了》大團圓—“福到我家”,12月25日(周二)21:15河南衛視,敬請期待!
如果您也有關于全家福的幸福想要分享,歡迎掃描節目海報中的二維碼進入“全家福來了”小程序,上傳您的全家福。河南衛視《全家福來了》,邀您一起曬出幸福,更出彩。
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刷爆全網風雪中儀仗隊的腳步聲自帶音效執勤戰士成最美雪景 而在地下發射控制室內,卻有七個人被留在了距離導彈核武器只有160米的地方,執行最后的發射任務。我愿以身許國何妨埋名半生今晚21:15河南衛視《全家福來了》聆聽航天老兵們的國之榮耀
記憶回到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歐班列(鄭州至漢堡)從鄭州圃田站出發,司機就是安春磊。“那天下著毛毛雨,我們10點49分發車,歷時50分鐘,到達20公里外的鄭州北編組場,換機車后由洛陽機務段的司機接力。”安春磊對當天的情景記憶猶新。從第1班到第100班、第200班,再到連自己也數不清開了多少班,中歐班列(鄭州至漢堡)運行的背后留下了安春磊年輕的身影。
你也許知道杞縣的大蒜、杏花營的西瓜,那你知道岳寨的蘋果嗎?在通許縣的大地上,有一個綠樹成蔭、樓房成排、果林環繞、碧湖相伴、民風淳樸的村莊,它就是長智鎮岳寨村。
天鵝夫婦受到了各方的悉心保護,在這里相知相愛,組成家庭,還生下了六個活潑可愛的天鵝寶寶。這六個小寶貝,也是第一例在遷徙地出生的天鵝寶寶,更是三門峽市民眼中的明星寶寶。
本期節目還有哪些珍貴的全家福照片和難忘的故事呢?愚公村發揚愚公精神,挖山不止;竹溝人返鄉創業,打造提琴之鄉;郝堂村美麗鄉建,構造和諧家園。11月20日(周二)21:15河南衛視《全家福來了》—“福臨故土”,敬請期待。
隨后的近40年中,一大批優秀運動員走進了國際賽場,在運動項目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今天讓我們跟隨一張張“全家福”照片,走進中國體育人的世界!
從2016年到2018年,“工匠精神”被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種扎根于華夏五千年的工匠精神,激勵著當今的工匠們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開封人,他的全家福照片卻是滿滿六大本和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的合影和留言,這是怎么回事呢?他又是怎么出現在英文旅行寶典里的呢?答案盡在10月9日(今晚)21:15《全家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