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07:38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12月26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正式啟用,標志著全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進入高精度實時定位和快速服務的新階段。
今后,咱河南的用戶,通過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便可實時獲取自己的準確位置,精度可達1米甚至更高。
從舊到新
由原有系統升級而來
此次啟用的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是由原有系統升級而來的。
據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余紀云介紹,原河南省導航衛星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建立于2010年,由56個站點組成,以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為主,不支持我國的北斗系統。它是在我省首次建立的與國家測繪基準相一致的、高精度的省級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框架,實現測繪手段的現代化轉變。
2016年,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統一規劃新建基準站,升級改造原有站點和服務設施。2017年,我省統籌構建了247座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形成了以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主,兼容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等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準站網,建立了省級數據中心和市級分中心,形成了我省新一代時空基準服務體系,標志著我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進入自主可控、高精度實時定位和快速服務的新階段。2018年11月,基準服務系統順利通過了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等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組的驗收。
準確定位
精度可達1米甚至更高
升級后的系統有哪些“過人之處”?余紀云舉例說,以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為例,過去測量一個坐標點需要1小時才能達到厘米級的精度,而現在通過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僅需1分鐘,定位精度和實效進一步提升。
在面向公眾服務方面,用戶通過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便可實時獲取自己的準確位置,精度可達1米甚至更高。未來,將衍生更多貼近公眾生活的導航定位產品和服務。
據了解,目前,該系統已在我省的自然資源管理、測繪、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旅游、防災減災、環境保護、信息消費、精準扶貧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
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可提供開放的實時動態亞米級(即分米級)、厘米級和靜態毫米級的服務,實現位置信息處理和播發,支持百萬級用戶規模和高并發數據處理。
據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京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鐵路建設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斗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于賢成:衛星導航技術的發展起源于定位測量的需要,測繪應用本身也是北斗的重要應用領域。
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信息基礎設施支撐,智慧港口建設正在穩步推進。7月29日,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網。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在北斗三號系統中,短報文通信的能力顯著提升, 信息發送能力從最初一次120個漢字提升到1200個漢字, 廣泛用于遠洋漁業、搶險救災、全球搜救等多個領域。
在全球范圍內,北斗系統的授時精度優于20納秒;在亞太地區,授時精度優于10納秒。
在我國自主研制發射的前100個航天飛行器中有34個由孫家棟擔任技術負責人、總師或工程總師▲ 孫家棟(宿東 攝)這一次孫家棟帶領新一代航天人向世界宣告中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深空探測的時代耄耋之年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北斗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 于賢成:到2020年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將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務,我國北斗的應用將迎來一個新時代,這也將促進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預計至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