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2日14:11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
日前,信陽市旅游局印發《全市旅游行業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積極動員全市旅游行業干部職工廣泛關注、主動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簡稱“創森”工作),加快旅游業轉型發展,構建城在林中、人在綠中、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信陽。
《實施方案》要求,全市旅游行業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圍繞大地植綠,心中播綠,讓森林擁抱城市,讓城市走進森林的總目標,緊扣《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河南省信陽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7年)》,重點抓好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等四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森林旅游網絡體系、較為發達的城市森林旅游經濟體系、較為繁榮的城市生態旅游文化體系和較為堅實的森林旅游管理支撐體系,相關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的評價標準,為我市2020年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主管部門驗收,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做出積極貢獻。
市旅游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森”的統籌協調、督促檢查、考核獎懲等工作。將結合《信陽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考評獎懲辦法》,制定《全市旅游行業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考核獎懲辦法》,加大對“創森”工作責任落實情況的督查,對工作遲緩、態度消極、影響“創森”工作進度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于完成任務好的單位,給予相應表彰獎勵。
國家文物局下發《關于公布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的通知》,包括北京海淀三山五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陜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等6家,延安是首批名單6家中唯一的“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近日,“決勝2020 鄉村振興看河南”媒體采風團走進商丘永城芒碭山旅游區,近距離感受了博大精深的漢文化留在這里的時光印痕。20多年來,永城市委、市政府將芒碭山旅游區開發作為發展全市文化旅游產業的龍頭,制定詳細的旅游發展戰略,先后投入5億多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5月30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了我省5G產業今后三年的發展目標,確定了加快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5G技術創新、大力發展5G產業、深入拓展5G應用場景等重點任務。努力打造5G研發創新基地,依托鄭州大學、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二研究所等單位技術優勢,打造5G前沿技術研發創新基地。
5月14日開幕的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鄭州市市長王新偉作政府工作報告(如圖)。引進世界500強企業6家,實際吸收外資44億美元,增長5%;上汽全球數據中心、APUS全球第二總部等新興產業項目落地。
采取七條措施,激發我省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以高質量文化旅游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促進文化和旅游與工業、體育、康養、農業等融合,打造一批文化創意基地、體育旅游項目、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區)、生態旅游示范鄉(鎮)和鄉村旅游特色村等。
日前,信陽雞公山風景區順利通過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審,進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這標志著雞公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站在講大局、講政治的高度,強化責任,積極配合,齊心協力,把各項創建任務真正落到實處,確保早日實現目標。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河南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杜絕未依法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土地進入政府土地儲備庫。
10月1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園林局獲悉,鄭州今年要建設完成50個綜合性公園,目前共完成綜合性公園選址58個,50個公園已建成,8個已進場施工。前園結合水景形成優雅的自然景致,后院結合運河景觀形成親近自然的活動區,形成獨特的區域自然景觀。
8月18日,第七屆中國創業者大會在鄭州舉行。“創新與創業正迎來歷史性重大機遇,我們要從全球視野來看待創新創業,抓住先進制造、清潔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機遇。
距離第一批法桐落足鄭州市區,時間已經過去了60余年。目前,鄭州市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普查工作基本結束,市區內樹齡50年以上的法桐,都成了古樹名木的強力“候補軍”。對此,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相關人士說,開展古樹名木后備資源普查和建檔,是鄭州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一項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