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三下鄉”讓江淮大地年味充盈

2019年01月22日22:2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新春走基層·文化味里品新年】

  1月17日,黃山腳下的安徽歙縣許村,黃山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村中心廣場舉行。來自農業、科技、衛生、文化等13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為這座古老村落的村民寫春聯、義診、免費理發和維修電器,以多樣化的宣傳形式普及農業科技、醫療保健、法律法規知識。

  與此同時,紅火的“軒轅車會”、古樸的“周王會”,氣勢恢宏的“夔鼓”、喜氣洋洋的“豐收悅”等“太平民俗鬧新春”活動在黃山市太平區輪番上演。村民換上鮮艷的戲裝,從祠堂里取出鑼鼓家伙,古老的戲曲和民俗,在新時代的美好鄉村里綻放出動人的樂章。比樂章更打動人的,是隨處可見的村民的笑臉。

  藍天白云,粉墻黛瓦,層林盡染。黃山,在歡歌笑語中迎接新春。

  在皖北,雪后的江淮平原盡管寒風陣陣,但亳州市渦陽縣西陽鎮范蠡社區文化廣場卻暖意融融,2019年安徽省暨亳州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1月10日在這里啟動。省市縣各級“三下鄉”工作人員以及1000余名附近村民共同參與了這場盛會。

  “俺們吃過中飯就來了,聽說這次還請來了省城的文藝演員!”西陽鎮范蠡社區的葛新曉為了能坐得離舞臺近一點,早早地就來到現場。

  一曲《豐收中國年》拉開文藝演出帷幕。宣傳農村移風易俗的渦河憨腔《心里真樂呵》讓觀眾笑聲掌聲不斷。“渦河憨腔、本地梆子,就是很受當地群眾歡迎的藝術形式。”渦陽縣委宣傳部李心強介紹。

  除了精彩的文藝演出,安徽省還組織一大批書法家、作家進村入戶,為農民進村入戶寫春聯。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雪說:“這一周一天沒停,皖南皖北跑了個遍,老百姓最喜歡這個。”

  “醫生,我最近嗓子不得勁兒,你幫俺瞧瞧。”安徽省立醫院的展臺前,一位大娘向醫生詢問。仔細檢查后,安徽省立醫院的醫生解麗為她開出藥方,憑藥方,大娘免費領取了藥品。剛剛測完血壓的范蠡社區村民張素芳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讓省城大醫院的醫生給俺瞧病,還能免費領藥。”

  來自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丹尼爾是古巴人,從事眼科工作20多年,尤其擅長診治白內障。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平時都是我們坐在醫院等著患者來看病,這次我們主動來到農村為大家看病,很有意義。”丹尼爾告訴記者,他很喜歡中國,尤其喜歡中國的美食、美景,“中國人很熱情、很淳樸。我打算長期留在中國工作,以后還會參加‘三下鄉’活動。”

  科技下鄉的展臺前聚集了很多種植大戶。安徽農業大學的楊軍教授耐心地向村民們介紹小麥種植技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谷神種業等單位還為村民們帶來優良的種子及特色農產品。來自安盛農業科技的工作人員向村民展示了用當地種植的樹莓釀造的樹莓酒。

  從淮河之濱,到長江兩岸,從巍巍大別山,到黃山的村落,“三下鄉”所到之處,人頭攢動,觀者云集。黃梅戲、拉魂腔、高腔、徽劇響徹江淮大地,科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為農民支招,讓農閑時節本應無人的農田像農忙一樣熱鬧。年近了,年味濃了。

  2019年安徽省“三下鄉”活動中,省教育廳安排教育項目經費400萬元,省發改委支持項目資金1.5億元,其他成員單位共捐贈234.5萬元的款物。

  (光明日報合肥1月21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常河 光明日報通訊員 汪濤)

 

文章關鍵詞:三下鄉 省發改委 讓觀眾 責編:王江龍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我們家的新型農民

    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有一個平凡又勵志的家庭,夫妻二人自主創業、勤勞致富,從一戶普通的水上人家打拼成為遠近聞名的魚苗養殖大戶,并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林華主抓養殖技術,莫玉婷負責推廣銷售,夫妻倆互相扶持、同心打拼,將創業路上的艱辛都化作了溫暖的回憶。

  • 法治扶貧,他們有的是好法子

    西吉縣公安局偏城派出所副所長黎銘為群眾發放固原市公安局印制的《法治扶貧手冊》,并講解法律知識。從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油鹽醬醋、家長里短入手,探索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的“1234”工作法,是彭陽縣公安局推進法治扶貧、創新治理趟出的新路子。

  • 栗桂蓮委員——傳承晉劇 全心投入

    山西省晉劇院藝術總監栗桂蓮今年61歲了,仍在為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排練忙碌。栗桂蓮不僅演戲認真,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后,她更是多次提交提案,呼吁加大地方戲曲特別是晉劇的傳承保護力度。

  • 河南“95”戰士的“疫”戰到底

    ”早上7點鬧鈴一響,向隔離人員問好后,挨個查看4個置頂志愿服務群聊成了洛陽師范學院2016級學生劉森雨的必修功課。作為大四學生,自河南省“防疫不妨學”線上學習活動開展以來,劉森雨每周需要上三節網課、完成作業和畢業論文。

  • 【新春走基層】歡歌笑語樂江淮

    1月10日,在合肥南站候車大廳,安徽演藝集團和省文聯組織的文藝小分隊為南來北往的乘客送上“文化年貨”。1月8日,安徽省鄉村春晚首場演出現場,“舞龍”“舞獅”“旱船”“魚燈”等本地傳統非遺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 讓億萬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草原上一間鄉村文化活動室,傳出陣陣激昂的馬頭琴聲,冒著嚴寒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牧民圍坐在一起,觀看烏蘭牧騎演員的精彩演出。”  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寧夏在銀川、吳忠等5個地級市分別設立分會場,開展文藝演出、醫療義診、農業科技指導、司法援助等活動,為農民群眾現場支招解愁。

  • 文化廣場讓生活更有滋味

    一處文化廣場,打開一片生活天地,搭起一個精神平臺,不僅是村民共同的樂園,也改善了村風民風。這樣大大小小的廣場,如今遍布山東農村,從外到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悄然改變,村風民風也逐漸改善。

  • 從深山搬出向幸福靠近 ——河南省盧氏縣易地扶貧搬遷脫貧紀實

    在占地468畝的興賢里小區內,“三縱四橫”主干道寬闊平坦,新建的83棟6層居民樓布局整齊、美觀實用,2018年10月,來自盧氏縣18個鄉鎮的2749戶貧困戶11212人搬遷到這里。新家園、新生活,這讓盧氏縣易地扶貧搬遷的群眾著實嘗到了甜頭,新時代下搬遷戶有了新夢想,朝著幸福再出發。

  • “三下鄉”要唱好“三字歌”

    今年以來,湖南城市學院首批由博士教師帶隊的“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赴益陽市南縣、赫山區泉交河鎮、安化縣梅城鎮、安化縣梅山村,常德市漢壽縣等地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