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社會 > 正文

倆"熊孩子"搞"演練"用尿滅火 引燃上百卷大棚棉被

2019年01月29日07:47  來源:華商報

5034

  華商報商洛訊 兩個不滿10歲的孩童搞“消防演練”,一人點燃大棚棉被,看另一人能否撲滅,“滅火器材”是他們的尿水。第一次,火被澆滅了。第二次,倆人都尿不出來了……

  村支書報警:有人縱火

  1月22日下午2:30許,洛南縣公安局景村派出所接警稱:景村鎮豐中村村委會門前引發大火,有人將村集體的朝天椒育苗基地大棚棉被點著了。

  派出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與當地群眾展開撲救。由于搶救及時,未造成人員和其他財產損傷,但上百卷大棚棉被化為灰燼。

  景村鎮豐中村黨支部書記張景武是第一報警人。據張景武介紹,發現基地里冒煙火,他迅速組織當地村民進行撲救,最終從火場中搶出21卷大棚棉被。

  張景武說,發生火災現場距離洛南縣辣上天專業種植合作社不足50米,育苗大棚是由河南商丘一家溫室公司承建,被焚的上百卷大棚棉被,是承建方花大價錢從外地運來的,堆放在露天。因春節放假,溫室公司曾托他照看,想不到會被燒毀,他感覺無法向人家交代。

  警方調查:系倆孩童玩耍引發

  大棚棉被被焚后,有人懷疑這是一起故意縱火案。洛南縣公安局經深入調查后發現,縱火人竟是兩個不滿10歲的孩童。

  經調查,22日下午,當地兩個叫峰峰、成成(化名)的頑童,在豐中村村委會門前玩耍時,玩起“消防演練”游戲,他們將堆放在育苗基地里的這堆大棚棉被作為“演練場地”,其中一人用打火機點燃棉被卷的一角,看另一人能否將它“撲滅”,“滅火器材”是他們的尿水。第一次,他們都澆滅了火。到第二次時,倆人都尿不出來了。看到火勢越來越大,倆人撒腿就跑。

  損失超4萬元 賠付正在協商

  育苗基地承建方負責人晉強得知大棚棉被被焚消息后,火速從河南家中返回工地。

  晉強說,這130卷棚被成本價達5萬多元,現在被燒沒了,直接損失要4萬多元。

  豐中村黨支部書記張景武表示,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闖禍之后,村組干部及時聯系到了他們的父母,兩個孩子遠在外地打工的監護人都有協商意愿,愿意適量進行賠償,村上也會盡最大努力來減輕雙方的經濟損失。同時,村上也將繼續加強對“雙留人員”的引導和教育,并以此事件為戒,防止類此事件再次發生。

  目前,因孩子玩耍造成的火災損失正在協商賠付之中。

文章關鍵詞:大棚 滅火器材 棉被 消防演練 熊孩子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這里吸引了留學生,更留下了劉學生

    脫貧攻堅、鄉村發展脫貧攻堅、鄉村發展是一種長途跋涉是一種長途跋涉唯有堅持,方能出成果唯有堅持,方能出成果唯有堅持唯有堅持才能讓我們的家鄉永遠年輕才能讓我們的家鄉永遠年輕 

  • 【決勝2020】垣曲縣:舊村新生機 致富好機遇

    2017年,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郝永紅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礎上,建起3個大棚,發展蘑菇產業。”  圖為左家灣村村民在郝永紅的大棚內務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 「決勝2020河南」上蔡縣:從產業到家庭,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記者 梁木)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目前,上蔡縣全縣建成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32個,實現26個鄉鎮全覆蓋,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投入務工就業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70個。

  • 【決勝2020】河南上蔡:發展產業助貧 帶富一方百姓

    “來,嘗嘗我們種植的菊花,純天然無污染,可以直接吃。”  據介紹,這些菊花是狀元紅皇繡菊,花型大,結球狀,可鮮食,亦可蒸、煮、燒、拌,食用、泡茶、釀酒、入藥均可。

  • 河南尉氏:小蘑菇撐起村民 “致富傘”

    2020年11月29日,河南省尉氏縣邢莊鄉大廟楊村,一位村民在扶貧基地蘑菇大棚里采摘蘑菇。新華網發(李新義 攝)  2020年11月29日,河南省尉氏縣邢莊鄉大廟楊村的村民在位于本村的扶貧基地的蘑菇大棚里收摘蘑菇。

  • 【決勝2020】上蔡縣:從產業到家庭,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目前,上蔡縣全縣建成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32個,實現26個鄉鎮全覆蓋,入住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606人,解放貧困家庭勞動力投入務工就業800多人,為貧困家庭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370個。

  • “小香菇”托起致富夢——“80后”大學生張聚飛返鄉創業記

    今年35歲的張聚飛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侯一村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打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左)在溫室大棚內向合作社社員講解香菇管理技術。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右)和合作社社員在溫室大棚內采收香菇。

  • 清遠水西村:“網紅村”里,大棚味道真香甜!

    恒溫大棚里的無花果迎來成熟期。據了解,水西村恒溫大棚使用物理防蟲和人為干預等手段,不用農藥化肥,進而恢復土養原生態種植,恢復地力。”  這位一提起水西村,一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的人,正是水西村“鄉村新聞官”劉逢明。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清遠:捧起“生態致富經” 在希望的田野上奔小康

    村道整潔寬敞、田野風景如畫,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石潭鎮水西村將生態資源融入經濟發展,讓好山好水好產品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據清遠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統計,截至2020年9月15日,清遠市累計建設產業扶貧項目15.26萬個,落實村級項目8085個,帶動31814戶貧困戶增收,今年已實現戶均產業增收5663.61元。

  • “我要把番茄事業干到底”(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人物小傳  李景富,1943年8月生,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番茄育種、番茄種質資源和番茄生物技術方向的科研工作,育成番茄系列新品種27個。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