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31日07:12 來源:鄭州晚報
本報訊(記者 王紅) 新春將至,在外辛苦打拼一年的游子們紛紛“歸巢”。新的一年,為了吸引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下鄉創業,河南為千千萬萬農民工兄弟準備了一份創業“大禮包”——29條極具“含金量”的創業扶持優惠政策,覆蓋創業補貼、金融支持、場地支持等方方面面,政府拿出“真金白銀”助力農民工返鄉創業。
返鄉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享補貼
對參加創業培訓的返鄉農民工給予創業培訓補貼,補貼標準為1500元,其中創業意識培訓補貼200元、創業實訓補貼300元、創辦(改善)企業培訓補貼1000元。
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者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實訓的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和開展網絡創業培訓的各類創業服務機構,按照每人最高不超過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電子商務實訓補貼;每扶持1名創業者成功開辦網店,且持續經營6個月以上、無違法違規交易行為的,按照2000元的標準給予電商平臺企業和創業服務機構一次性創業扶持補助。
初始創業一次性補貼5000元
返鄉農民工初始創業,取得工商、稅務登記且有固定經營場所,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帶動當地3人以上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一次性給予創業者5000元的創業補貼。
農民工返鄉創辦的實體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3年內給予不超過當月實際費用50%的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1萬元。
農民工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園區)成功孵化農民工返鄉創業,運營一年并帶動3人以上就業的,按每戶不高于每年1萬元的標準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合伙創業最高可申請150萬貸款
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經營或組織起來創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5%)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可享社保補貼
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貧困家庭勞動力的,按其為以上對象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對農民工返鄉創業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50畝以上規模化種植小麥或水稻,且參保省財政支持的高保障主糧作物保險的,省財政按政策對超過物化成本保額提供80%的保費補貼。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規模化養殖育肥豬(500頭以上)、能繁母豬、奶牛、基礎母牛(在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縣)的,各級財政按照有關政策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
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免征增值稅
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2018~2020年,對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創業之星”一次性獎勵萬元
我省計劃每年評選一批返鄉農民工創業省級示范項目,根據其項目前景、帶動就業等情況,給予一次性獎補2萬~15萬元。每年評選一批大眾創業扶持項目,每個項目給予2萬元至15萬元的資助。
評選全省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被評定為“創業之星”的,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1萬元。
加快推動發展農村電商,打造集渠道建設、電商平臺、雙向流通、人才培育、農村金融等為一體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生態圈,吸納更多返鄉農民工開展“互聯網+”創業。對認定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的,省財政給予每縣1500萬元的補助。
題:戰疫情 穩增長 強信心——北京復工日生產建設一線見聞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小男介紹,初步統計,經開區296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北京奔馳等200家企業已按期復工復產。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小男介紹,初步統計,經開區296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北京奔馳等200家企業已按期復工復產。2月10日,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員工對生產線上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進行目檢。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施實名制服務,有針對性地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培訓見習等服務措施。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2019年,本市將繼續圍繞人社部“一個突出、三個加大”的工作要求,支持企業穩定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精準施策幫扶就業、優化服務助推就業,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
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是上海著力發展的高技術產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今天開幕的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看到了一批這兩大產業的科技成果。利用視覺人工智能技術,它能夠在碼頭進行無人駕駛,無需磁釘等輔助設備,有望成為智慧港口的一類重要裝備。
對依法設立的人力資源中介機構免費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實現就業3個月以上的,可按每人300元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著力鞏固提高就業創業扶貧成果,動態完善全市貧困勞動力信息臺賬,為實現精準就業扶貧夯實基礎。
●農民工返鄉創辦的實體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3年內給予不超過當月實際費用50%的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1萬元。●將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示范基地建設納入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實施范圍,對評定為省級創業培訓示范基地的,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