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熱點 > 正文

67歲老大娘吞100片“毒藥”:家庭聚會后心里太堵

2019年02月11日09:11  來源:北青網

5034

  原標題:67歲老大娘吞下100片“毒藥”:家庭聚會后心里太堵

  春節這幾天,記者從哈工大附屬黑龍江省醫院急診科獲悉,急診室一點也不比平常輕松,平均一天收診百余名患者,患者呈現出典型的春節特征。

  但讓醫生欣慰的是,往年因放鞭炮而造成的意外傷,今年幾乎沒有。

  親戚聚會喝多翻舊賬

  一生氣吃了100片“毒藥”

  67歲的宋大娘被親人送到醫院時已經陷入深度昏迷,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搶救了幾天,依然沒有蘇醒的跡象。宋大娘的家人說,老人此前吃了100片氯氮平,這是一種精神類藥物,可以讓發作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快速鎮定下來,但如果正常人大量服用就會造成呼吸困難,陷入深度昏迷,危及生命。

  大過年的,為啥要吃藥輕生呢?省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馬海靖告訴記者,每年過年都有類似的患者,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起初還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可是幾杯酒下肚,氣氛就慢慢不對了,從回憶到翻舊賬,把多年前不開心的事都拿出來抱怨,受到酒精的作用,很多人意氣用事,與家人大打出手,最終打進了醫院。而今年,動手的少了,吃藥的卻有好幾例,宋大娘是其中比較嚴重的一位。

  宋大娘當天也是因為家庭瑣事,感覺生活失去了希望,產生了輕生的念頭,由于她家有精神疾病患者,正巧有這種能讓人致命的藥物,于是就吃了一瓶。但因為攝入過量,藥物作用對宋大娘各器官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恢復較為困難。

  據了解,還有一些沖動之下想不開的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藥,或者是把家里的多種藥品全部都吃掉,好在家人送來的比較及時,洗胃加上各種促醒藥物的作用,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朋友聚會不多喝沒面子

  20瓶啤酒干昏迷了

  忙了一年,31歲的陳先生本想過個好年,可沒想到被一場聚會撂倒,無法再生龍活虎了。

  馬護士長記得,昏迷不醒的陳先生當天深夜被幾位醉酒的朋友送到了醫院,朋友們因喝得太多,溝通困難,把陳先生送到醫院就離開了。醫生為陳先生解酒,在解酒藥的幫助下,第二天,陳先生終于有了意識,但他表示還是十分難受。

  看周圍一個朋友沒有,陳先生便和護士長苦訴衷腸。原來聚會當天,陳先生因婚姻出現問題,心情不好,本想解酒消愁,奈何不勝酒力。

  “不能喝就別喝那么多,喝多了不還是自己難受?”護士長好言相勸。陳先生說,“我也知道難受,但是為了面子,不能不喝啊。”陳先生當晚喝了20多瓶啤酒,暈了過去,經過解酒,又吐了一天,這才從醫院走出去。

  據悉,省醫院春節期間,每天平均接收因過量飲酒而需要解酒的患者都有10多人。

  剩菜舍不得倒掉全吃了

  上吐下瀉花錢還遭罪

  春節這幾天,前幾天因暴飲暴食撐壞的不少,后幾天,因打掃剩菜拉虛脫的也大有人在。

  25歲的小魏體格不錯,初三晚上他和親戚吃了一頓火鍋,幾斤羊肉和牛肉下肚,又喝了不少酒,晚上回家后肚子就疼得不行,第二天痛不欲生的小魏一早趕到醫院看病。醫生檢查懷疑是胰腺炎,對癥用藥后得以緩解。

  初四、初五這兩天,腹瀉患者比前幾日明顯增多,醫生問診時發現不少患者這些天都在吃除夕當天的年夜飯,剩菜不僅存在亞硝酸鹽,如果儲存不當,還容易滋生細菌,尤其對免疫力較弱的老年人來說,更容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醫生介紹:

  海鮮隔夜后,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是一種毒素,對身體有害;

  涼菜沒有經過高溫加熱容易滋生細菌,盡管放在冰箱里也會在低溫下繁殖,引起腸道疾病;

  豆制品因含水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是微生物的培養基地,一旦食物沒有熱透,還是比較危險的。

  來源:新晚報

  責任編輯:王亞南

文章關鍵詞:毒藥 家庭瑣事 護士長 解酒 昏迷 家庭聚會 急診科 輕生 老大娘 蛋白質降解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世衛組織:不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治療新冠

    專家組指出,雖然迄今不能認定瑞德西韋完全無用,但已有數據無法證明該藥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于10月批準瑞德西韋用于新冠成人患者及12歲以上、體重40公斤以上兒童患者的住院治療,使其成為首款獲美藥管局批準的治療新冠藥物。

  • 重磅新規!農業部:全國境內禁售百草枯!

    2010年,年僅10歲的孟凡森,因一手“殺魚絕技”而爆紅網絡,人稱“殺魚弟”,其父親甚至將店名改成“殺魚弟”水產。根據農業農村部第269號公告,百草枯母藥生產企業生產的百草枯產品只能用于出口,不得在境內銷售。

  • 海外網評:致敬抗疫英雄,凝聚前進力量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主持研究制定中西醫結合救治方案的張伯禮院士,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顯著成效,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抗疫需要科學理性,更需要全球合作

    作者:彼得·多爾蒂(著名醫學家和生物學家,199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1995年國際醫學界著名大獎拉斯克獎獲得者。新冠病毒致死率比SARS冠狀病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要低,但感染性極強,老年人免疫衰竭容易發展成重癥。

  • 特朗普“壓力山大”,重啟競選集會是“解藥”還是“毒藥”?

    已經鎖定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在俄克拉何馬州第二大城市塔爾薩舉行美國新冠疫情暴發后首場競選集會。6月20日,特朗普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舉行的競選集會上講話。

  • “積極借鑒中方寶貴經驗”(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中國醫療專家組不遠萬里來到巴勒斯坦,傳遞了巴中兩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堅定決心。14日,專家組考察了巴勒斯坦衛生部下屬的中央公共衛生實驗室,聽取巴方專家有關新冠病毒最新檢測技術的介紹。

  • 中國民間力量助力全球抗疫合作(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抗疫國際合作中,中國民間力量在一個個時間節點上留下的清晰足印,讓各國民眾之間的情感紐帶更加牢固。”  在埃塞俄比亞、尼泊爾和緬甸,中國扶貧基金會撥出700萬元人民幣,疫情期間每月為貧困兒童免費發放“糧食包”,預計到今年7月,將惠及當地共1.5萬人;

  • 中國醫療專家向英國及非洲國家介紹抗疫經驗

    中國醫療專家13日晚通過多地視頻連線方式,向英國及津巴布韋、南非、布隆迪、肯尼亞等非洲國家政府代表和醫療工作者介紹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做法。

  • 張文宏:大家抱很大希望的抗病毒藥物 療效都不好

    張文宏介紹,中國是最早對抗病毒藥物進行臨床試驗的國家,“我也非常遺憾的告訴大家,基本大家抱有很大希望的抗病毒藥物,目前的療效都不是很好。在沒有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時,張文宏認為,只能對疾病本身進行治療,降低重癥率和病死率。

  • 經濟日報:為全球抗疫科研攻關作出中國貢獻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中國科技的“硬核”力量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分外耀眼,有力彰顯了我國在部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儲備實力和科技長期積累的深厚底蘊。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