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2日07:0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訊(記者朱殿勇)2月11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省委書記王國生主持召開駐村第一書記座談會,和大家一起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分析研究如何建強農村黨支部,更好地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勉勵駐村第一書記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鄉親的牽掛和關懷傳遞下去,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進一步激發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以基層黨建高質量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為推動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座談會上,來自中直機關和省市縣的駐村第一書記王濤、陳軍、王鑫華、劉峰、李佩陽、白大良、田間、曾紅林、王俊超、王繼峰等10位同志,圍繞抓黨建促脫貧、建強村兩委班子、打牢基層基礎、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談認識體會,提意見建議。王國生不時與大家交流,對大家駐村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取得的可喜成績給予肯定。他說,大家把駐村工作作為人生歷練的重要際遇、黨性鍛煉的重要課堂、為黨和人民工作的重要平臺,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堅持抓黨建促發展,發揮各自優勢,取得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成效。實踐證明,只有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和人民群眾苦在一起,領著干、一起干,才能把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在小鄉村成就大事業。
王國生強調,大家身處脫貧攻堅一線,趕上奮進新時代、譜寫出彩人生的好時候,要時刻銘記肩上的責任,帶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帶著黨中央對貧困地區的關懷關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弘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保持堅忍不拔的毅力、昂揚向上的斗志,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把加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村黨支部建設作為駐村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提升村黨支部帶領群眾走正路、走富路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各級黨委要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更加關心支持駐村第一書記和廣大基層干部,既要愛護培養,又要嚴格要求,讓大家安身、安心在基層工作。
喻紅秋、孔昌生、穆為民、武國定參加座談會。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為河南指明了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等“四張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給河南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根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中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提綱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理論教育講師團精心策劃、制作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系列微動漫,共20篇。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在當地農商銀行“扶貧小額信貸+脫貧致富貸”的支持下,巴代里如今僅靠賣駝奶每月就能掙10萬元。截至11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已累計發放“脫貧致富貸”近7500萬元,惠及12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鄉村建設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鄉村建設行動即是順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這種內在要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改善鄉風鄉貌的重要舉措。在加強縣域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浙江義烏積極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公共服務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眼下,義烏市8家市屬國企已經實施221個項目建設,帶動200億元社會資本投向美麗鄉村建設,串聯起沿線200多個鄉村的集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