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2日07:35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土耳其外交部涉新疆言論顛倒黑白,我使館硬剛!
土耳其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所稱“教培中心是集中營”“是對維吾爾人有計劃的種族清洗行為”“嚴重侵犯人權”“無法與家屬取得聯系”等情況完全是無中生有、顛倒黑白。
2月10日,駐土耳其使館發言人就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以及中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教培中心等問題發表談話。他表示,土方所說的關于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去世的情況毫無事實依據。經查證,阿不都日衣木·艾衣提,男,57歲,維吾爾族,新疆歌舞團原演員。其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被依法逮捕,目前身體健康,并非土方所說的已經死亡。
發言人表示,中國新疆教培中心根本不是所謂的“集中營”。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是人類文明的公敵,也是國際社會共同的敵人。新疆立足本地區實際,堅持“一手抓打擊、一手抓預防”,依法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簡稱“教培中心”),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教工作,最大限度地團結教育挽救絕大多數有違法行為或者輕微犯罪行為的人員,避免其成為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另一種受害者和犧牲品。
昨天我已經介紹過,教培中心的主要內容是“三學一去”,即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職業技能,去極端化。教培中心通過統一制定教學方案,統一編印教學材料,統一建設授課系統,分類施教、因人施教,實現授課學習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于田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制鞋廠的女工在工作。(資料圖)
教培中心嚴格貫徹落實中國憲法和法律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充分保護學員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教培中心嚴禁教師和工作人員以任何方式對學員進行人格侮辱和體罰虐待。充分保障學員的人身自由,按照寄宿制學校管理規定,學員每周可回家一次;遇到特殊情況,學員可請假回家;平時可通過視頻、電話與親屬聯系;親屬也能來教培中心看望,并為親屬留宿提供條件。
2019年1月9日至16日,土耳其有關媒體到新疆對教培中心進行了實地采訪,了解了那里的真實情況。土耳其一名參訪記者說:“關于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有很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就是教培是同化政策的一部分。但是昨天我看到,那里的學生正處于康復和教育的進程之中,我訪問的所有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現狀和學校的學習條件表示滿意。通過這幾天的參訪,我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在打擊恐怖主義、抵御極端主義確立并實施了清晰的戰略,即實施打擊恐怖活動、加快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加強教育等一系列相互支持的措施。這樣的戰略是非常明智的,值得土耳其及整個世界學習”。
于田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食品廠的職工把冰糖拼成“中國”字樣。(資料圖)
另一名土耳其記者說:“西方媒體對這個地方的報道十分負面,其中一種說法是這里建立了‘集中營’,一些人正遭受迫害。我是帶著這種想法來的,但是去過之后我的偏見消除了。我看到的是一座教育中心,學員一方面接受治療,一方面提高自己,從而變成了一個有德行的人。那里的氛圍非常好,讓人能夠重新融入社會,對穆斯林來說是充滿希望的地方。”
于田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的小學生們就集體起立喊“老師好”。(資料圖)
可以看出,土耳其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所稱“教培中心是集中營”“是對維吾爾人有計劃的種族清洗行為”“嚴重侵犯人權”“無法與家屬取得聯系”等情況完全是無中生有、顛倒黑白。
于田縣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學員在打排球。(資料圖)
發言人表示,中國的宗教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宗教政策的基本方針是,全面貫徹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歷史地看,宗教同所在社會相適應是宗教生存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土耳其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所說的“中國對所有宗教信仰實行同化政策”,違背了宗教發展演變的規律,是對宗教中國化方向的歪曲,不符合中國宗教實際情況。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耳其共和國大使館官網
時隔近半年,河南終于迎來了疫情后首場線下大型招聘會。” 無獨有偶,現場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招聘主管表示,也曾遇到這種情況,“感覺求職者持觀望態度的比較多。” 記者發現,現場有不少制造等企業,釋放大量機械工程師、材料工程師等崗位,這對于男性求職者來說,是個好機會。
題:新疆宗教界人士:美方干涉中國內政污蔑新疆用心險惡 新疆伊斯蘭教協會專職副會長克然木·阿不力孜表示,新疆是中國的新疆,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任何離間我國民族關系、遏制我國發展的圖謀都注定難逃失敗命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4日發表《堅決維護新疆安定祥和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的聲明,聲明如下: 當前,新疆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
新疆依法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目的是消除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我們強烈敦促西方個別政要和媒體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和反恐、去極端化“雙重標準”,停止在所謂“教培中心問題”上再做文章。
新疆依法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目的是消除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我們強烈敦促西方個別政要和媒體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和反恐、去極端化“雙重標準”,停止在所謂“教培中心問題”上再做文章。
這是別人眼里的段子,卻是何海正要面對的現實。何海的兒子剛過完7歲生日,轉眼就要上小學,他的英語剛學到字母“X”,而和他一起上課外班的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有的已經能用英語講故事。何海滿心焦慮。
在“暑假逆襲”“彎道超車”“上課外班‘搶跑’才可能贏在起跑線上”的喧囂聲中,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培訓機構制造焦慮有哪些套路?教學質量、培訓效果真的像機構們吹噓的那么好嗎?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
新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等法律法規,設立了教培中心,開展幫教等工作。新疆開展教培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國際社會開展反恐、去極端化探索出了有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