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4日07:51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銳參考 | NASA公布這張照片后,全世界網友突然集體感謝中國!
“好消息!”
昨天(12日),美國航天局(NASA)興奮地發了一條推特,開頭便如此寫道。
NASA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他們的衛星觀測到,過去20年中,世界變得越來越“綠色”了。
▲NASA推特截圖
推文中的另一句話,也讓國人倍感欣喜:
“來自‘NASA地球’的衛星資料顯示,是中國和印度的行動主導了地球變綠!”
是的,你沒看錯,長期以來,因綠化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總被西方指摘的中國和印度,一舉摘帽,成了世界綠化行動的主力軍!
其中,僅中國一個國家的植被增加量,更是占到過去17年里全球植被總增加量的至少25%。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華麗逆襲”吧……
事實上,無論是NASA的激動點贊,還是衛星資料給出的確鑿數據,都再次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更讓許多網友紛紛對中國說“謝謝”!
中印的巨大貢獻,打破了科學家的“直覺”
關于NASA公布的相關資料,2月11日的英國《自然》雜志網站一篇文章曾給出更為詳細的佐證。
文章介紹了美國波士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檢視NASA衛星在2000年至2017年期間收集的遙感數據,發現了“意外之喜”:
全球綠化面積“逆勢上漲”,增加了5%,相當于多出了一個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面積。
而對此作出主要貢獻的,則是中國和印度起到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自然》雜志網站截圖
用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話說,這是一項“令人驚訝”的發現,而NASA官網的報道更是直言,研究結論是“違背直覺”的。
因為人們往往認為,一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便會導致過度開發,進而使綠地退化。
然而,數字不會說謊,事實告訴這些科學家們:中國和印度在綠化地球方面確實不遺余力。
據波士頓大學研究者稱,中國和印度的國土面積僅占全球陸地的9%,但對于全球綠化面積的增長貢獻卻高達三分之一。
▲NASA官網配圖
其實,科學家們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注意到了地球有綠化跡象,但當時他們只是認為這是由于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造成的,并不清楚人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現在,通過分析近20年來累計的衛星遙感數據,這些研究者終于可以確定:
正是中國和印度的人類活動,推動了全球綠色覆蓋面積的增加。
全世界網友都在向中國說“謝謝”
那么,中國和印度是如何做到“打破常識”的呢?
科學家認為答案很明確,就是植樹造林和農業集約化。
研究給出的數據顯示:中國新增綠化面積的42%來自于植樹造林,32%來自農業,而印度新增綠化面積則主要來自農業,占比達82%。
“中印共同努力,讓兩國在可耕作土地面積沒有大幅變化的情況下,既確保了糧食產量增長,又大幅增加了綠化面積。自2000年以來,兩國谷物,蔬菜,水果等的產量增加了35%至40%。”研究人員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被一個個數字所激勵、震動的,不僅僅是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們。
小銳瀏覽NASA的社交媒體主頁就發現,關于此項研究成果的推文已獲得9000多次贊,成為近期NASA推送中人氣最高的一條。
而面對中國和印度取得的進步,無數外國網友更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
對來自全世界的感謝和鼓勵,中國網友們也倍感自豪,不少網友在留言中紛紛“想起”自己為綠化事業出過的一份力:
《自然》雜志網站11日則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指出,綠植增加在中國體現得要比在印度明顯,因為中國新增綠化主要是靠森林,與主要靠農田植被綠化的印度不同。
▲《自然》雜志網站截圖
而說到植樹造林,大家也許還記得,去年年底,中國曾干過一件前無古人的大事:消滅毛烏素沙漠。
這片從唐朝起就開始形成的沙漠,在“染黃”一千多年之后終于重新披上了綠色,水土不再流失,讓黃河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4億噸。
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甚至“驚動”了聯合國,有聯合國官員評價認為: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
中國成就為其他國家提供樣板
2017年7月,美國《時代》周刊曾在視頻網站上發布過一則介紹中國治理庫布其沙漠做法的視頻,當時就有外國網友在評論中紛紛表示“世界需要向中國學習”,其中有一位印度網友更在稱贊中國的同時說,“我們正在印度干一樣的事情”。
如今,這一預言成為了“驚艷”世界的現實。
▲毛烏素沙漠已被基本消滅(視覺中國)
但是,在興奮之余,研究人員也指出,中印兩國綠化面積的增加難以替代其他地區的減少。巴西和印尼的熱帶雨林退化就比較嚴重,對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造成巨大影響。
而未來綠化趨勢將如何變化也難以斷言,例如印度糧食產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地下水灌溉促成的,如果哪天地下水枯竭了,趨勢有可能就會改變。
不過在這些隱患之中,研究者也看到了一些積極信號,即“人類一旦意識到問題存在,就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研究回顧稱,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和印度的植被也曾被嚴重破壞,但到90年代,兩國開始加大處理環境問題的力度,所以才有現在情況的好轉。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的巴西和印尼,或許就是昨天的中國和印度。
▲圖為巴西境內被砍伐的亞馬孫熱帶雨林(視覺中國)
“人類的調整適應能力非常強,這是我們從衛星數據中得出的結論。”研究者說。
而在眾多網友看來,“地球變綠色”的成就離不開中國用實際行動踐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1月16日8時27分),美國SpaceX公司“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龍”飛船發射后不久,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就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祝賀。
據“The Verge”網站近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聯合HeroX平臺,拿出35000美元的獎金發起一項挑戰賽,主旨是為即將開展的重返月球計劃中的宇航員們,征集能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廁所”最佳設計,從而為創新的月球系統鋪平道路。
當地時間5月23日,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SpaceX的載人飛行任務DEMO-2發射前準備工作進行中,NASA兩名宇航員羅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利當日進行了發射任務彩排。據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于5月27日進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利用載人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宇航局送入太空。
韓國人氣明星李敏鎬和金高銀主演的一部關于平行世界的韓劇目前正在熱播中,事實上,平行世界可能不只存在于科幻劇中。這一發現說明,這些粒子實際上是在時間維度上往回穿越的,可能就是平行宇宙的存在證據。
2017年起,美國聯邦政府發起“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旨在到2024年讓人類重返月球。“Engadget”評論稱,就某些層面而言,太空探索活動與其說是“必要的”,不如說是一種“慣性”,甚至有些太空探索項目如同紙上談兵,“充滿了官僚主義”。
NASA衛星Terra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采集了2020年2月23日和4月29日和田附近一部分沙漠的圖像,發現4月底和田附近的沙漠較2月份局部出現綠色。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德國國土面積。
一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告訴路透社,《阿爾忒彌斯協議》是特朗普政府放棄聯合國的條約進程,轉而與“志同道合國家”達成協議的計劃的一部分。” 布里登斯廷還表示,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國家取決于各國是否在太空中遵守“我們希望看到的行為準則”。
據外媒《Deadline》報道,湯姆·克魯斯正在和埃隆·馬斯克的Space X一起,與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商談一個合作項目:去外太空拍一部動作冒險劇情電影。
據外媒《Deadline》報道,湯姆·克魯斯正在和埃隆·馬斯克的Space X一起,與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商談一個合作項目:去外太空拍一部動作冒險劇情電影。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在少數員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后,所有員工和承包商進行遠程工作,直至另行通知,決定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