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4日16:30 來源:求是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2019年第3期發表的署名文章《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站在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高度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實踐問題,從五個方面對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做了部署。
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文化具有涵養、熏陶、滋潤、教化、感召等作用。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體系的精神靈魂,其核心是生態價值觀念。生態文化體系包括倡導生態利益最大化的生態理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意識,天地人和諧統一的生態思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價值觀念,熱愛自然、珍愛生命、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生態倫理,懂得并欣賞大自然美麗的生態審美趣味等。
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生態經濟體系是生態文明體系的物質基礎。以生態思維為指導促進產業與生態的融合,構建尊重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生態經濟是環保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可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從源頭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要嚴格遵循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原則,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和低碳環保產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倡導生態設計,推進工業綠色化,大力發展綠色制造業,發展節能低碳環保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金融和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生態產業。
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目標責任體系是生態文明體系的價值導向,科學的目標責任體系可引導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實效。要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責任體系,制訂具體明確的責任清單,把責任分解落實到位;完善評價考核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評價考核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加快生態文明法規建設,加大法律執行力度,使落實目標責任成為常態,用科學嚴密、系統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為改善生態環境保駕護航,用最嚴格的法律制度護藍增綠。
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制度體系是生態文明體系的根本制度保障。社會行為是制度安排的結果,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制度體系支撐。要建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使所有權人權益得到落實和有效實現;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引導、規范和約束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行為;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科學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用于領導干部的離任審計;建立排污許可證制度,對污染源和污染物進行有效控制;建立排污總量控制制度,有效降低環境壓力;建立區域聯防聯動機制,提升環境治理整體水平;建立環保督察制度,解決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問題。
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生態安全體系是生態文明體系的自然基礎,生態安全才有社會安全。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工程,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建立生態補償政策,使生態產品提供區域和個人得到合理補償;建立監測預警體系,提高生態環境質量預防和污染預警水平,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
建設美麗中國是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文明形態轉型,需要包括上述五大體系在內的生態文明體系架構支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闡述的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而深遠。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做到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云關閉礦山,轉型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高端制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以上。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也是維護長江生態系統整體性的關鍵省份,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三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局面。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