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做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歡樂祥和 各地喜迎元宵佳節

2019年02月18日15:02  來源:央視網

5034

  央視網消息:明天(19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元宵節前夕,全國各地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做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紛紛舉行,喜迎元宵佳節。

  獅山鎮舞獅鬧元宵

  16日早上,在廣東佛山獅山鎮,火紅的獅子一躍而起,在狹窄的獨木橋上面閃轉騰挪,身披各色鱗甲的雄獅配合鼓點,時而威風凜凜、時而憨厚可愛,把獅子的動作、神態都演繹得惟妙惟肖。

  做花燈 放河燈 歡歡喜喜鬧元宵

  在江蘇鎮江銀山門社區,當地老老少少齊聚公園,一起做花燈、放河燈,歡歡喜喜鬧元宵。這邊,大人們忙著掛燈謎,另一邊,孩子們用“紅包”學習制作燈籠。六個紅包,在一雙雙大手小手的默契配合下,制作出一只只鮮紅喜慶、別樣精致的小燈籠。夜幕降臨,老老少少拿出準備好的荷花燈,慢慢放入水中,各自在心里許下新春最美好的祝福。

  花燈慶團圓 喜樂鬧元宵

  在遼寧沈陽,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燈展讓游客仿佛置身夢幻海洋。伴隨著動感十足的音樂,神奇的哈哈鏡、有趣的互動投影、魔幻的昆蟲世界等充滿科技感和互動元素的主題燈組依次登場,讓大人和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小游客:“既能鍛煉,又能點亮紅心心想事成,特別吉祥。我就是向往我自己學習進步,祝家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饅頭之鄉饅頭賽 別開生面

  元宵節前夕,在山東鄄城,一場別開生面的蒸饅頭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心靈手巧的面點師傅們玩出了花樣,你看這花饅頭,簡直是一件件的藝術品,上面的壽桃圓潤紅嫩、鳥兒活潑可愛,金豬憨態可掬,讓現場觀眾贊不絕口,紛紛拍照合影。

  “兵媽媽”與武警官兵共慶元宵佳節

  在重慶市江津區,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陳麗萍,35年如一日用愛心溫暖著駐地官兵,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兵媽媽”。今年元宵節前夕,她和社區志愿者一起,來到了江津區武警官兵駐地和“兵娃娃”們一起歡慶元宵佳節。

  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一支隊江津中隊戰士 鄒文:“因為常年不在家,真的就像看到自己的媽媽一樣。”

  陳麗萍:“在軍營里面開展一些活動,包粽子、包湯圓,就是讓兵娃娃有一種家的感覺。”

文章關鍵詞:做花燈 江津區 猜燈謎 舞龍舞獅 鬧元宵 元宵佳節 紅包 獅山鎮 兵媽媽 放河燈 責編:張亞普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央視元宵晚會 謝娜等人純川話演小品tfboys再次合體

    雖然有網友對個別四川方言還聽不太明白,但網絡上,人們對謝娜、王迅、鞠婧祎、呂一、楊迪的喜劇表演都給予了高度贊揚。主演這個小品的演員,除了呂一是重慶人,其他演員謝娜、鞠婧祎、楊迪都是四川人,但呂一祖籍也是四川。

  • 【地評線】歡樂元宵,“鬧”出新時代的前行力量

    于平安中“歡”,在盛世中“鬧”,我們看到是家國團圓,人心歸一,凝聚的正是推動巨輪前行的中國信心、中國力量。依偎在民族文化的明燈下,歡樂元宵“鬧”出新時代的前行力量,我們在復興的道路上一定會心態更從容、目光更自信、腳步更堅定。

  • 人民網評:是什么原因讓傳統文化成了新的時尚

    就在17日下午,故宮發布名為“紫禁城上元之夜”的元宵節燈會活動信息后,引發持續關注和搶票熱潮,元宵節當晚的燈會活動預約票幾乎是“秒光”。一場傳統燈會竟然能點燃如此巨大的參與熱情,元宵佳節在如今所展現出的文化魅力,可見一斑。

  • 各地喜迎元宵佳節 精彩活動紛紛上演

    在浙江瑞安,以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為主題的民俗表演方陣沿街巡游,整個隊伍長達兩公里,一條88米長的喜龍游走其中。而在遂昌云峰街道馬頭村,一場慶元宵盤龍表演熱鬧上演,50多人舞動著50多米長的巨龍,時而盤旋、時而游走。

  • 多彩活動度假期

    ↑2月10日,人們在江西萍鄉市南正街廟會上猜燈迷。(李桂東 攝)   ↑ 2月10日,小朋友在江蘇泰州科技館舉辦的“非遺展演慶新春”活動中體驗抖空竹。(任雪峰 攝)   ↑2月10日,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鎮廣南村,村民表演“鬧春牛”。

  • 多彩活動度假期

    ↑2月10日,人們在江西萍鄉市南正街廟會上猜燈迷。(李桂東 攝)   ↑ 2月10日,小朋友在江蘇泰州科技館舉辦的“非遺展演慶新春”活動中體驗抖空竹。(任雪峰 攝)   ↑2月10日,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鎮廣南村,村民表演“鬧春牛”。

  • 賞的是燈籠 品的是文化(非遺年集·燈彩)

    目前,中國彩燈博物館館藏戰國至近代燈史文物59件,收藏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彩燈59件,日本、新加坡等國彩燈12件;收藏自貢現代彩燈55件、現當代名人書畫作品50件。在老屋客廳,張俊濤介紹,“汴京燈籠張”的扎燈技藝是清代藝人張太全所留,傳至父親張金漢,已是第六代。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