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瞄準高質量,好鋼用在刀刃上(邁向高質量發展·融觀察)

2019年03月07日10:39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核心閱讀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統籌考慮了增強發展后勁與財政可持續,既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3月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查《關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預算報告被形象地稱作“國家賬本”。今年財政資金怎么花,重點領域支出如何保障?針對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代表委員。

  減稅降費激活力,改善民生出實招

  2018年,我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企業切實感受到減稅降費的力度之大。”海南省儋州市市長朱洪武代表舉例,比如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范圍擴大,使海南許多從事旅游業、零售業的小店鋪都成為直接受益者。

  “從2013年到2017年,僅營改增一項,就累計減稅2.1萬億元,加上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清理各種收費等措施,共減輕市場主體負擔3萬多億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委員說,減稅降費,對于經營好的企業而言是錦上添花,對于困難企業來說是雪中送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具有長效性。

  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委員說:“對于打好三大攻堅戰,財政投入力度只增不減。特別是污染防治支持資金高速增長,彰顯了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

  2018年,中央財政對社會民生領域的投入繼續增長。“中央財政教育轉移支付的84.4%投向中西部地區,并向貧困地區傾斜,能有力地補短板、促發展。”劉木華委員說。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今年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

  今年財政政策如何發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發揮好逆周期調節作用,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劉尚希委員說。

  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較之以往規模更大,這是實體經濟特別期盼的。預算報告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從今年5月1日起,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今年減稅是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是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更多的企業將從中受益。”劉尚希委員認為,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統籌考慮了增強發展后勁與財政可持續,既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

  民生支出一點都不能少,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還體現在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上。

  “2018年預算執行和2019年預算安排,均與重大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在收支安排上做到了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保障有力。”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代表認為。

  今年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從財政支出形勢看,各領域對財政資金需求很大,支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基本民生領域投入力度、增強基層財政保障能力等,都需要予以重點保障。

  ——大力支持脫貧攻堅。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1260.95億元,增長18.9%,增量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

  ——積極支持污染防治。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0億元,增長25%。將消滅城市黑臭水體作為水污染治理的重點,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資金安排300億元,增長45.3%。

  ——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按平均約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520元。

  “中央財政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財政困難地區托底能力,這對基層政府來說是場及時雨。”戴運龍代表說,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9%,對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增長14.7%,均超過了財政收入增速。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6.5%,赤字率由2.6%適度提高到2.8%是穩妥合理的,也為今后留出了政策空間。”劉尚希委員認為。

  “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就是要好鋼用在刀刃上。在預算安排上要調整優化支出結構,該保的支出保障好,該減的支出一定要減下來。”戴運龍代表認為,預算報告在增加民生等領域投入的同時,對政府過緊日子也有明確要求,對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壓減,并取消低效無效支出,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本報記者李麗輝、曲哲涵、邱超奕、溫素威、謝衛群、韓鑫采寫)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文章關鍵詞:發展思想 劉木華 結構性改革 積極的財政政策 轉移支付 預算報告 重頭戲 企業稅收 小微 結構性減稅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地評線】紫金e評:善用更多“小巧思”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

    “非常暖心”“為好辦法點贊”“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個“小巧思”贏得多方叫好:為防控大型車輛右轉時因視線盲區引發事故,當地在具備條件的路口,施劃大型車輛“右轉彎盲區警示帶”,提醒行人注意避讓。城市治理需要繡花精神,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建議》不僅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目標任務,也明確了“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要求。廣大文化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人民要論)

    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突破和超越傳統發展模式的積弊和短板,迫切需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來推動發展。

  • 深刻認識擘畫“十四五”時期發展藍圖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全會的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認識,必須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大論斷,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來領會和把握。

  • 以新發展理念全面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既要體現社會主義的要求,也要反映進入新時代后的經濟特征,其特性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定位。現代化區域體系要求一方面彰顯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優勢,另一方面推動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發展。

  • 經濟大家談 |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是關于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對我國的發展和建設來講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為此,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須繼續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把握“十四五”時期新發展的大邏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表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 “為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外媒看中國)

    日前舉行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日本《每日新聞》發表社論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表明,中國將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參與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等生態環保國際合作。

  • 國際銳評丨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公布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人民”一詞出現了23次,成為高頻詞匯。與此同時,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等,這必然會進一步提升中國民生福祉。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