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3日16:01 來源:央視網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做企業、做事業,不是僅僅賺幾個錢的問題。做實體經濟,要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做一個主業,這是本分。總書記的重要論斷,表明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并為實體企業做實做優指明了方向。
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根本,近年來黨中央更加重視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后首次調研時就強調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這么大,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不能走單一發展、脫實向虛的路子。
實體經濟是由千千萬萬個實體企業組成的。要做好實體經濟,必須搞好企業經營發展。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體經濟困難較多,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緩解,營商環境與市場主體期待還有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鑒于此,我國正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舉措為企業經營發展和實體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同時,努力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以及民營、小微企業,力防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企業自身立足主業鍥而不舍的奮斗。對企業來說,專心做好主業,拿出高質量的拳頭產品,才會贏得社會信任,培育出美譽度,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縱觀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經驗,一些已經得到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都是在自己的主業上狠下功夫,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將企業做大做強的。然而,近年來一些實體企業面臨經營壓力,為了賺快錢,無視自己現有的資源和優勢,一窩蜂地涌向某些暴利行業。這種盈利一定是短期的,投資風險注定很高。而如果企業能夠圍繞自身核心主業,根據市場需求延伸自己的產業鏈,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創新來開拓新產品,發展之路將越走越順暢。反觀那種把主業當成副業、把跨界副業當作企業主攻方向的做法,很可能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因此,踏踏實實辦實業、沉下心來做主業是企業成功的法寶,企業家要有立足主業穩扎穩打的匠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民營企業發展時,曾提到“心無旁騖”、“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引導民營企業主動聚焦實業、矢志做精主業,筑就行業“高峰”。
總之,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我國企業要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汲取部分企業盲目轉型擴張、粗放發展、風險頻發的教訓,圍繞主業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爭創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爭做“百年老店”。唯有如此,我國企業才有更大發展空間,我國實體經濟才會更加蒸蒸日上,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作者張茂榮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金融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明顯增長。11月份房地產、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臨界點以下,景氣度有所回落。建筑業景氣度高位回升,生產活動總體有所加快,用工需求也有所增加。
11月26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遴選的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公示結束,全國共有33個市(區)入選,我省鄭州市、新鄉市在列。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旨在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金融對產業的支撐作用,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通報顯示,工商銀行部分分支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兩禁兩限”費用,涉及工商銀行9家分行,違規向20戶小微企業收取“兩禁兩限”費用,合計約2285萬元。
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盤活企業資產,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隨著新證券法的正式實施以及一系列重磅舉措的陸續推出,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工作正卓有成效地全速開展,這無疑是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文字/彭瀧阩 漫畫/黃春宇) 漫話中國經濟 系列網評
近期,江蘇連云港海州經濟開發區及時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扶持政策,助力園區外貿企業全力應對全球疫情風險。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生產線上機器轟鳴,調試場里人來車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智能化是指利用數字技術,將分散或孤立的設備、產品、生產者、企業等以產業鏈、價值鏈等方式連接起來,形成聯動發展。站在新起點上,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加速制造業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制造業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