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1日17:37 來源:映象網
3月19日,蘇寧拼購團隊前往湖南吉首,為湘西職業技術學院的700多名師生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電商培訓課。
湘西受地理條件限制,是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地區之一,扶貧任務重。
2019年2月,蘇寧拼購團隊前往湖南,與湘西州政府簽訂了“拼基地”的合作協議,蘇寧將通過產地直采,包銷當地農產品的方式,為農民增收貢獻力量。
簽約后僅過了兩周時間,蘇寧拼購團隊再次前往湖南吉首,對湘西職業技術學院700余名電商專業的師生,進行了專業的電商技能培訓”。
未來,蘇寧拼購還將繼續堅持為貧困地區提供營銷渠道,同時授人以漁,對當地電商人才進行培訓,改善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匱乏的局面,多方式助力脫貧,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農村電商發展最大的痛點是是人才的缺乏。農業3.0時代的來臨,傳統的農業經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打造以農產品品牌為紐帶,生產、交易、流通和金融等農業產業要素一體化的“訂單式”產銷模式,實現C2M。農村電商加快了農產品的流通,促進農產品貿易,實現“按需定制”,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途徑。
農村電商本質是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于“三農”,對經濟新常態下的農業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僅可以改變傳統商業模式,而且在農村繁榮市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能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幅促進農業增長、農民增收、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通過本次的農村電商講座,在場的學生對如何經營一家網店,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有一位學生會后評價說:“原來我以為搞電商就是在網上開個店,沒想到一個簡單的網店背后還有如此多的‘精耕細作’。蘇寧拼購能把這些經驗教給我們,非常受用,我畢業之后打算開一家自己的網店,這些知識都能用上。”
12月6日,2020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圓滿落下帷幕。大會各主題館、特色館漢交會期間現場意向交易金額801億元,主要是湖北省內二級批發市場及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周邊省批發市場向各館參展商戶的采購。2020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于11月28日在湖北武漢舉辦,共為期9天。
主播為了給粉絲低價折扣,假裝自掏腰包補齊差價;妻子為了銷量不得不降價賣貨,卻因此被丈夫辱罵……直播帶貨快速發展,這樣的“演戲式賣貨”場景近期出現在一些達人和商家的直播間中,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下營村邁上電商之路始于2008年,當地個別村民通過開淘寶店,將十堰綠松石外銷到全國各地。近幾年,下營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就勢造景、就地取材,曾經的豬圈變成金牛廣場,以前的臭水塘成為荷塘,泥巴路改造成石板巷。
中國與拉美國家農業合作具有較強互補性。智利水果出口商協會全球市場總監伊格納西奧認為,電商為智利產品進入中國提供了一個更為直接、廣闊和極具性價比的平臺。作為拉美國家與中國電商合作的先行者,智利享受到了電商給農業貿易帶來的便利。
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
彼時,呂少軍看到貧困村里留守婦女們做的千層底布鞋、虎頭鞋很有特色,就萌生了用電商銷售的想法。為進一步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武邑縣與京東、天貓、中國扶貧網等電商合作,建成了100多個武邑“特色館”“品牌店”,將全縣扶貧產品統一納入平臺線上銷售。
8.8元的數據線、9.9元的電競鼠標、39元的無線藍牙耳機、18元的5斤裝黃金蜜薯、46.9元的三只裝三黃雞……在京東“鶴壁11.11專場”購買頁面上,眾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吸引著消費者持續下單。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0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四萬億元,消費恢復態勢持續增強。包括智慧零售、跨界合作等一大批零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河南省委、省政府專門成立了河南省產業扶貧硬仗指揮部,副省長武國定任指揮長,扶貧、發改、財政、農業、商務、文旅等20個成員單位分工協作、協調聯動、形成合力,以產業扶貧“十大行動”為抓手,以貧困群眾增收為目標,全力打贏產業扶貧硬仗,取得顯著成效。
11月16日下午,河南黨政代表團赴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考察,如今耳熟能詳的“拼多多”正是該公司打造的新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