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0日16:41 來源:人民日報
她叫馬旭
曾與黃繼光在同一部隊
是一名空降老兵
若不是那場美麗的“誤會”
鮮有人知道她的事跡
她很平凡:
2018年9月13日,湖北省軍區第七干休所離休老干部馬旭和老伴兒,與另外兩名地方同志一起到銀行給一個很遠的地方捐款。
由于二老年數很高,且捐款數額巨大,銀行工作人員一度以為老人遇上了電信詐騙,百般勸阻她,最后甚至叫來了警察,經查證才確認是虛驚一場,馬旭夫婦當真是要把全部積蓄1000萬都捐給家鄉用于公益事業。
她又很不平凡:
她參軍入伍72年,跳傘140多次,創造了3項中國之最:第一批跳傘的女兵,跳傘次數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齡最大的女兵。為減少空降訓練傷病和風險,她與老伴從1983年開始潛心鉆研醫學科研,在軍內外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和體會。
撰寫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學》《空降兵體能心理訓練依據》,研制的“充氣護踝”“單兵高原供氧背心”,先后獲得國家專利,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
她很富有:
她與老伴一輩子省吃儉用,工資加上著作版權收益和專利等,30余年攢下了千萬積蓄。
她又很“拮據”:
老兩口無兒無女,離休后放棄了部隊安排的住房,居住在郊區的一個極其簡陋的小院里,家里沒有幾件像樣的家具,墻皮剝落,客廳吊燈也年久失修,沙發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二老共用著一部用了十多年的翻蓋手機。
馬旭自認為最好的一雙鞋,是一雙僅值15塊錢的靴子。老兩口從未去商場為自己額外添置一身衣褲,身上穿的從來都是部隊配發的衣服。
馬旭說:
“有人覺得我們日子過得苦,有人覺得我們自己太摳門了,但我覺得擁有知識就是擁有財富。
買書我舍得,只要有好書我就想辦法買了,多少錢我也買。我把我畢生的積蓄都回饋給當年送我參軍的故鄉。
不為別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獲得知識的力量。
兌現諾言 捐出巨款
4月8日下午14時許,“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馬旭來到工商銀行武漢市機場河支行,在湖北省軍區老干辦、省軍區第七干休所和黑龍江省木蘭縣委、縣教育局等軍地領導的共同見證下,將700萬元分兩次匯往自己的家鄉,完成了捐款1000萬元的心愿,兌現了去年的諾言。
下午13時40分,記者來到湖北省軍區第七干休所,見到準備前往銀行辦理已到期500萬元理財產品的馬旭夫婦。“因為心中有事,今天早上6點就起床了。”馬旭說,因為之前這些錢沒有到期無法辦理轉賬,現在總算到期可以了卻心中這一愿望。
馬旭在銀行網點匯款
14時到達機場河支行,已先抵達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領導和銀行工作人員用掌聲向馬旭夫婦致敬。經過近半個小時辦理,馬旭將557.7526萬元轉賬手續親手交給家鄉前來辦接受捐款的人員。隨后,馬旭夫婦一行趕往位于武漢市黃陂區的郵政儲蓄銀行武漢市雙鳳營業所,辦理在此存儲的142.2474萬元捐款手續。
銀行工作人員向馬旭核對確認捐款數額
由于郵政儲蓄銀行無法辦理個人對公跨行轉賬業務,馬旭夫婦只好輾轉到附近的工商銀行武漢百秀支行,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將142.2474萬元全部匯出。最終,馬旭實現了捐款700萬元的心愿。
馬旭現場簽字確認第一筆匯款557.7526萬元
馬旭告訴記者,她將這些錢交給政府就像交給自己的母親一樣,“這些錢若能為家鄉教育、文化起到一點作用,我就心滿意足了。”她說,相信家鄉政府會用好這些錢。
馬旭第一筆匯款557.7526萬元的匯款單
馬旭第二筆匯款142.2474萬元的匯款單
據木蘭縣領導介紹,去年他們接到馬旭捐款后,經與馬旭共同協商,決定在縣城修建一個“馬旭文博藝術中心”,中心主要用于革命傳統教育、文化藝術活動等。目前工程項目已經動工,預計將在今年10月底前峻工。
馬旭文博藝術中心效果圖
現年86歲的馬旭,出生于黑龍江省木蘭縣,父親早年去世,姐弟倆和母親相依為命。1947年,家人和鄉親送年僅14歲的馬旭參軍入伍。1954年,在部隊已是優秀衛生員的馬旭,被保送到原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深造。
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原武漢軍區總醫院。在這里工作不到3年,她便主動要求調到野戰部隊醫院,后來成為空降兵中的一員。20多年間,馬旭累計跳傘140多次。
離休后,隨著年紀一天天變大,無兒無女的馬老越發思念家鄉,萌生了向家鄉捐款的想法。但是,馬旭的東北老家早已沒什么親人,苦于沒有人幫助她完成這個心愿。2017年9月,在武漢的一次戰友聚會上,馬旭向戰友透露了想把全部積蓄1000萬元捐給家鄉的教育事業的打算,并委托戰友幫忙聯系家鄉的政府。
2018年5月,在戰友的幫助下,馬旭聯系上木蘭縣教育局,商定了捐款事宜。當年9月,馬旭第一次捐出300萬元,并承諾在今年的理財產品到期后,捐出余下的700萬元。
馬旭捐助1000萬元回報家鄉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報道之后,這位八旬老人成為全國人民崇敬的對象和精神榜樣,并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辦理完700萬元的匯款手續后,馬旭夫婦與湖北省軍區第七干休所、木蘭縣以及銀行工作人員合影
12月16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崔道植、馬旭、陳立群這三位老人的感人事跡,只是全國千千萬萬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的一個縮影。
在地道的澄城人雷強眼中,西安的羊肉泡饃就是他家鄉的水盆羊肉。雷強說:“徵縣是澄城縣過去的名字,注冊‘古徵雷記’澄城水盆羊肉商標,是希望古徵雷記澄城水盆羊肉能夠走出陜西,將陜西飲食文化傳播出去。
從14歲當兵離開故土,這是86歲的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馬旭和老伴顏學庸,游過長江和武漢東湖,現在最大的愿望是在松花江里,下水感受一下家鄉的溫度。
從14歲當兵離開故土,這是86歲的馬旭時隔72年第一次回到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 馬旭和老伴顏學庸,游過長江和武漢東湖,現在最大的愿望是在松花江里,下水感受一下家鄉的溫度。
馬旭,今年86歲,是我國首批女空降兵之一,曾創造我國空降兵歷史上的多個第一。受到馬旭無私精神的感召,黑龍江省木蘭縣當地很多人也紛紛捐款捐物,以馬旭的部分捐款為啟動資金,加上木蘭縣各界捐款200多萬元,成立了馬旭慈善助學基金。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紀念日,98載奮斗拼搏,非凡的初心和使命,引領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大向強,發展成為今天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政黨,創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更把這個政黨和一個國家的夢想、一個民族的向往、億萬人民的期盼緊緊融為一體。
馬旭老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1961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空降兵部隊,馬旭奉命負責跳傘訓練的衛勤保障。馬旭夫婦房間的墻壁、柜子、桌子上,貼滿了各種手抄雙語小紙片,如今她仍在堅持學習。
駐黃陂原空降兵某部隊離休干部 馬旭 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馬旭端起獎杯 圖片來源: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 少小離家 鄉音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