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9日11:19 來源:法制網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陳治衡
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滿拉下帷幕。自首屆高峰論壇以來,各國政府、企業等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共識、機制舉措,切實取得了眾多成果。此次論壇更是達成283項務實成果,將為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帶來更大的發展動力。
此時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為世界的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細數此次峰會的成果,亮點頗多,總結而言則是“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正朝著高質量、精細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一帶一路”項目信息管理框架更加完善。首屆“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的成功召開是峰會的新增亮點。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50余名工商界代表在大會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經貿合作,形成了直接、高效的合作平臺。工商界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主力軍,各國間企業的務實合作是項目成果轉化的關鍵,而由于“一帶一路”覆蓋國家眾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高額的溝通成本往往制約著沿線國家的企業發展。“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則降低了工商界的溝通成本,匯集工商力量,促進企業間的互通有無,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召開的同期,“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也于23日上線啟動。這是首次從標準化領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關標準信息進行分類和翻譯,形成了一座虛擬而有序的國際數字標準館。該平臺的上線啟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標準化的語言整理、檢索,提供重要的語言支持,講好“一帶一路”故事,促進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監管體系更加陽光公正。跨境的合作需要多方協力才能確保順利。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國際組織以及工商界、學術界代表共同發起《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以推動建設風清氣正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廉潔合規經營能力、共建“一帶一路”反腐敗和法治交流合作平臺。從營商環境角度來看,各國首先應深化自身的營商環境,以中國為例,根據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由78位上升至46位,是改善程度最顯著的經濟體之一,當然,中國的營商環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參與者的發展,公平公正、風清氣正的環境能夠最大程度的挖掘企業發展的潛力。反之,會滋生腐敗、擴大尋租空間,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繼續深化國內營商環境的改革,為更多的國際合作奠定基礎。
在國際合作中,各國之間應建立更全面、更高效的監管合作。對于各國來講,在《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中,拒絕“國外”成為貪污腐敗出逃人員的“避風港”被各個代表所接受,為共建“一帶一路”構建起了穩定、公平的治理框架。
在多層次監管合作方面,此次峰會達成了多項成果,如中國財政部與日本國金融廳、日本國注冊會計審計監管委員會,馬來西亞證券監督委員會簽署審計監管合作文件,加強跨境審計監管合作。中國銀保監會與亞美尼亞中央銀行、塞爾維亞國家銀行、格魯吉亞國家銀行、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金融服務局、毛里求斯銀行、馬來西亞納閩金融服務局等國金融監管當局簽署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與歐盟、意大利、新加坡、俄羅斯、比利時、墨西哥、馬來西亞、波蘭、保加利亞、緬甸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協會、法律服務機構等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
“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將更規范的支持項目建設。“一帶一路”經過近六年的發展,已經步入了高質量的實施建設階段。資金融通作為支持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也呈現互利共贏的深度合作態勢,具備了多種投融資工具,其中債券是各國接受程度高、發行規模大、作用最直接的金融工具。而在未來,債券的發行也將更加具備可持續性。中國財政部發布《“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提高債務管理水平,促進可持續融資,實現可持續、包容性增長。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融資安排,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一項長期任務。建立起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將有利于各方金融機構通過債券融資建立更為深度的合作,提高更具可行性的債券融資工具管理水平。當然,《“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多邊金融的合作中開拓更多投融資渠道奠定可落地實施的管理框架,如在國際項目建設中常用的PPP模式,以及未來更多的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
為實現更高質量、可持續的投資發展,此次峰會的成果還包括“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成立,以及中國與英國、法國、新加坡等有關國家和地區主要金融機構共同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為實現“一帶一路”建設綠色發展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深耕細作務實發展階段。此次峰會吸引了眾多政界、商界、學界人士參加,取得豐碩的成果,充分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順應時代的潮流,贏得了民心。“共商共建共享”有利于各國經濟民生的發展。有此民意基礎,“一帶一路”已經進入了更深層次的務實發展階段,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
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早先的“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正在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成果屬于世界。
今天(7日)上午,海關總署對外公布: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深圳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 曹鵬飛:深圳不僅家電出口從6月份起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出口也表現亮眼。
專訪:共建“一帶一路”將給所有參與國家帶來繁榮——訪吉爾吉斯斯坦道路交通部部長巴克特·別爾達利耶夫 別爾達利耶夫說,多年來,中國企業參與了吉眾多投資建設項目,展示了專業的能力,吉道路交通部愿與中方繼續開展合作。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區域合作緊密、貿易多元共進的外貿體系正在加緊形成。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8.45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我國對越南、土耳其、波蘭、泰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8.5%、15.9%、16%、8.3%。
11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圓滿落下帷幕。展望未來,中國將同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并肩前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繁榮美好的未來。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27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采用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讓無法入境參會的境外客商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中國企業在線洽談業務,開通365天云上“南寧渠道”。針對今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博會首次設置公共防疫和衛生展區。巴基斯坦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東博會,并成為本屆東博會的特邀合作伙伴。
這次致辭意義重大,標志著中國-東盟邁進了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治理體系的價值理念。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2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總臺央視記者 張卉:我現在就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一帶一路“展區,其實“一帶一路”國際展區共有兩個,有來自20多個國家200多個展位,展品也是琳瑯滿目。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11月28日,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可滿足陜西地區70%的中藥材倉儲需求的關中中藥材物流基地正式運營。為了“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陜西在陜南、陜北、關中建設三個中藥材物流基地,同時建成15個道地藥材種植及初加工基地,形成產地加工,質量檢測、運輸配送、全程可追溯的全國中藥材物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