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1日20: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題:不再為一紙證明“跑斷腿”——解讀《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自4月30日起施行。規定提出政務服務事項全國標準統一,規范化、標準化編制辦事指南,實現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和全國范圍內互信互認等。專家表示,新規有諸多亮點,給企業和群眾辦事帶來更多便利,有望實現“一處辦理、處處認可”“一份資料、全國共認”。
政務服務事項全國標準統一
規定提出,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國標準統一、全流程網上辦理。
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胡穎廉說,各地在線政務服務不斷提速,形成了諸多經驗和模式,然而各地的探索具有“碎片化”特征,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有待完善。
胡穎廉表示,全國標準統一、全流程網上辦理致力于解決上述弊端,將給企業和群眾辦事帶來諸多便利,例如“一處辦理、處處認可”“一份資料、全國共認”等。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也需要突破一些障礙,例如各部門和各地需要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建平臺、建機制、建標準,需要硬件投入和軟件更新。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宋華琳說,政務事項的全國標準統一,有助于明確政務服務事項的基準,進而做到相同情況相同對待,不同情況不同處理。通過全流程網上辦理,使得“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下一步,還需要對已有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規范事項名稱,逐步統一辦理的程序流程、實體標準,明確辦事的材料要求。
規范化、標準化編制辦事指南
規定提出,政務服務機構應當按照規范化、標準化要求編制辦事指南,明確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辦事材料、辦理流程等信息。
胡穎廉說,目前公布的辦事指南往往基于不同政務服務提供主體的理解設定資質、資料、程序等要求,部門間、區域間差異較大。有些辦事指南不夠具體明確,有些則過于復雜,使得行政相對人不易理解,容易滋生中介機構和相關亂象。
胡穎廉表示,要推進辦事指南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遵循全國統一標準、設定要求合法、工作流程透明、信息互聯互通等要求。“特別重要的是,過去分散掌握信息的主體必須樹立全新的理念,不能把信息作為自己的資源,而要通過共享信息和互通信息提升工作效能。”胡穎廉說。
宋華琳說,目前有的政務服務機構對某些事項辦理,如社保、公積金、戶籍等事項的辦理,并沒有公布指南,作為行政相對人,只能去窗口問一線行政人員,甚至每次還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無形中增加了行政機關的裁量空間。
宋華琳表示,政務服務機構編制辦事指南,明確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辦事材料、辦理流程等信息,這將給公權力以自我約束,給行政相對人以正當期待。辦事指南應真正具有“指南”的性質,表述清晰,易于行政相對人理解,要涵蓋政務服務的實質性要點,包括受理條件、辦事材料格式和內容、辦事程序等。
實現電子證照全國范圍內互信互認
規定提出,國家建立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實現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和全國范圍內互信互認。
胡穎廉說,過去一些省份在本地率先推行電子證照,但獲證企業到其他省份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時,遭遇所在地監管部門不認可的問題,這不利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優化對企業的服務。對群眾個人而言,現實中也經常出現為了一紙證明“跑斷腿”的事件。因此,電子證照的推廣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電子證照的引入,是打造數字政府的要求,這體現了政府治理理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和行政程序的再造。”宋華琳說。
宋華琳說,電子證照作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專業性、憑證類電子文件,日益成為市場主體和公民活動辦事的主要電子憑證,是支撐政府服務運行的重要基礎數據。承認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助于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整合,有助于避免群眾和企業辦事重復提交證明材料。
“哪些政府信息可以共享,共享的范圍、程序是什么,目前都缺少相應的法律依據,缺少整體劃一的規定。”宋華琳表示,未來我國政府信息共享應秉承職能共享、規范有效、及時完整、合法使用、保障安全的原則。政府信息應當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各政務部門形成的政務信息資源原則上應予共享,涉及國家秘密和安全的,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2020年上半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經濟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走出了先降后升、穩步復蘇的曲線。2020年3月2日,基于杭州城市大腦的“親清在線”平臺首度上線,讓政府的誠意與企業的誠信實現了握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部署全國政務公開年度重點工作,以更高質量公開助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從6個方面提出19項任務,對今年政務公開工作作出部署。明確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的關系,是將公開的要求嵌入政務服務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實現全過程透明化辦事。
自去年上線試運行以來,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累計為地方部門提供身份認證核驗服務5.3億次,提供電子證照共享交換服務8000萬次。為推動全國“一碼通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服務,匯聚并支撐各地共享“健康碼”數據6.23億條,累計服務6億人次,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和“一碼通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者從鄭州市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鄭好辦”APP第三批政務服務“一件事”已陸續上線。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對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和規范,各地在《全國清單》基礎上再進一步精簡辦理材料、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力求實現“群眾辦事不求人、最多只跑一次”。《全國清單》提出了“一站式聯辦”服務流程,材料進行精簡,涉及群眾的經辦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材料均不超過4種。
(記者李紅梅)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對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和規范,各地在《全國清單》基礎上再進一步精簡辦理材料、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力求實現“群眾辦事不求人、最多只跑一次”。《全國清單》提出了“一站式聯辦”服務流程,材料進行精簡,涉及群眾的經辦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材料均不超過4種。
據國家醫保局網站消息,國家醫保局日前印發《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的通知》。清單按照統一事項名稱、統一事項編碼、統一辦理材料、統一辦理時限、統一辦理環節、統一服務標準的“六統一”要求,規范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通用事項。
據國家醫保局網站消息,國家醫保局日前印發《全國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的通知》。清單按照統一事項名稱、統一事項編碼、統一辦理材料、統一辦理時限、統一辦理環節、統一服務標準的“六統一”要求,規范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通用事項。
初夏時節,三晉大地萬物勃發。5月11日,他先后來到大同市云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西坪鎮坊城新村,調研易地扶貧搬遷情況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5月12日 ,在太原市,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調研高質量轉型發展;走進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調研企業科技創新和復工復產;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調研汾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