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5日10:17 來源:人民日報
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后,再輔之以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就能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真正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
經常看體育賽事的人都知道,有個效應叫做“主場優勢”,說的是運動隊主場比賽獲勝的幾率往往高于客場。
人生與比賽不同,沒有絕對的勝負,也不可能有一場高下立判的比賽。但人生不妨從比賽中獲得一點啟示: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各不相同的對手,我們同樣需要學會把握主場優勢。
主場作戰,首先得找到自己的主場,這主場聚集著自己的特長、閃光點,在這里“作戰”,自己能夠游刃有余,“運斤如風”。所謂找到自己的主場,也就是要通過努力,深挖自身潛能,培養自己的能力高峰和高原。心中明確了這個主場,才能更好地站穩腳跟,保持好節奏,去應對人生的各個賽場。
青年時代,正是尋找主場的絕佳時期。青年正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做出何種選擇、投身何種事業,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生的走向和最終的抵達。當下青年的選擇是多元的,但總的基調不能變,那就是向上向善。我們看到,正是那些看起來默默無聞的人,在昭示我們應該如何安放青春。他們有的選擇扎根基層,當大學生村官,做駐村第一書記,把脫貧攻堅的戰場作為自己能力的試煉場;有的選擇探索科技和未來,在科學的海洋里遨游,在人文高地上漫步;也有的堅守在快遞、環衛、出租車等平凡的勞動崗位,腳踏實地,甘于奉獻……他們都在自己的主場,用時間讓自己變得不凡。
找到了主場,還要不斷擴大這個主場。想要有“我的主場我做主”的掌控力,不想要“打醬油”的無力感,就要不斷學習、讓自己走出舒適區,不斷提升能力。《說苑》中說:“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身處知識革新的大時代,我們得把自己變成一塊蓄電池,能夠持續為自己充電,才能更好地釋放能量。擁有知識和技能之后,再輔之以走出舒適區的勇氣,就能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選擇”,從“要我干”變成“我要干”,真正做到“不待揚鞭自奮蹄”。
主場是優勢,但要把優勢轉化成勝勢,需要一種重要的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在主場比賽是機遇,但同樣可能輸得很慘。同樣,人生的賽道上,不可否認,機遇“賦能”,于成功而言并非決定因素,但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機遇有大有小,大機遇機不可失,而真正的大機遇,一定是大時代給出的。青年被稱作“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正因為他們新鮮的心靈能夠感知時代傳遞的訊息,贏得自己出新、出彩的機會。這方面的例子并不鮮見。比如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四川青年寧顯海拿下焊接項目世界冠軍,為國家贏得榮譽。一位縣城青年能走上國際舞臺,除了自己的辛勞和汗水,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走在了崇尚工匠精神的時代風尚的前列。
讓我們找到屬于自己的主場,把握好時代賦予的機遇,掌控節奏,穩扎穩打,暢快地賽上一場吧。(周珊珊)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5日 05 版)
11月27日,由總臺國際傳播規劃局、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與歐洲新聞臺(Euronews)聯合舉辦的《對話世界:后疫情時代中歐合作展望》主題研討會節目通過線上視頻方式成功舉行。” 根據本次主題研討會制作的《對話世界:后疫情時代中歐合作展望》節目將于近期在CGTN法語頻道與歐洲新聞臺進行多語種、全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時對黨和人民事業面臨的形勢作出科學的戰略判斷。針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在戰略上應多措并舉,有效應對。
2020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先后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和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世界看到,在中國開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一幅有著和平繁榮美好未來的亞太新圖景正在展開......
“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當然,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黃奇帆也強調:這絕不意味著我們要“關起門來”。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歡迎各方把握中國發展新機遇。
題:異鄉非異客——一位意大利籍外企高管眼中的“中國機遇”在天津發展的16年里,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已累計生產各類柔性軟包裝超過1.2億條,如今其年產量可達1000萬條以上。
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10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巴西淡水河谷全球鐵礦石銷售總監麥禮仕對《國際銳評》說,淡水河谷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對中國市場長期看好。
舉世矚目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意義非凡,不僅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也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新機遇。海報文字摘自中新社進博會報道專欄“進博觀察”,記者李曉喻、王慶凱、夏賓、李佳佳、劉旭、朱曉穎、繆璐等
“在全球貿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擔當,對全球經濟復蘇具有重要意義。”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小澤秀樹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屆進博會上,參會的“新老朋友們”紛紛拿出“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的新品,他們看重的是更加豐富、多元的中國市場需求,以及更具廣度、深度的國際合作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