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4日07:15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5月13日,河南廣電啟動“鄉村振興基層行——河南廣電全媒體信陽蹲點”主題采訪活動。由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王仁海帶隊的采訪團首站來到大別山信陽,聚焦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情況。
足跡:從“李氏莊園”到“西河大灣” 一天訪三地聚焦產業發展
5月13日早晨,采訪團來到新縣丁李灣。在這個經歷七百年興衰的“李氏莊園”,王仁海走訪民居、問民俗,挖掘文化資源在村莊發展中的作用和潛力。在七龍山村,采訪團走訪了農業生態科技園,發現該村雖然沒有古民居,但位于丁李灣和西河兩個“明星村”之間,具有生態和交通優勢。現場觀察布局后,王仁海發現生態園將農業種植點發展為旅游點的亮點,探究農村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優勢,并就吸納就業、解決土地荒蕪方面,采訪了負責人和工作人員。
在大山深處的西河村,采訪團圍繞著當地特色產業——山茶油,深入了解產業鏈的形成。在西河糧油博物館,三百年的古法榨油機器引起王仁海的關注。西河農耕園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思恩介紹了新縣古法榨油的歷史淵源和制作方法。看著已經注冊品牌、晶瑩透亮的山茶油,王仁海向種植專家請教:古法榨油和現代榨油有哪些區別?張思恩說,傳統物理壓榨的工藝工序繁雜,味正、地道、醇香,而現代榨油出油率高,品質可控。
如何利用現代技術發揮資源優勢,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帶著這個問題,王仁海來到油茶種植基地。沿著蜿蜒山路,墨綠的油茶樹一眼望不到邊。帶團采訪的熊國勇是本地現代化油茶企業的負責人。當被問到經營模式時,熊國勇介紹油茶是西河傳統產業,但自種自榨、作坊式加工效率低,且面臨名氣小、不受信任等困難。公司引進現代技術,集原料生產、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為一體延長產業鏈,采用“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調動村民種植積極性,讓他們切實受益。
關注:返鄉創業青年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古樹、竹林、河流、民居、祠堂、神廟……在這里,自然風景與時代建筑形成奇妙的對話。曾幾何時,村莊的貧困掩蓋了這些資源的光彩;如今,它們再次容光煥發,成為村民的“聚寶盆”。
聽說西河第一家農家樂是返鄉創業青年開的,王仁海要求去家里看看。坐在整潔寬敞的院子里,張洋興奮地說起“西河農家”的發展史。2013年,80后張洋揮別父母妻子遠赴韓國,為剛出生的孩子賺“奶粉錢”;2015年,在村干部、張思恩的鼓勵下,他回家開起了農家樂,第一個月就賺了10萬。
王仁海問:“你在韓國打工,一年能賺多少錢?為什么愿意回來?”“一二十萬,所以最開始我爸打電話讓我回去,我是不樂意的。但是村干部甚至鄉長反復分析,游客來村里沒有吃飯的地方,我們家位置好、比較寬敞,如果能開農家樂,他們都幫我推薦。我爸要出去打工,張思恩為了留住他,當場承諾他一年賺多少,如果農家樂不賺錢就照樣賠償。”說到這里,張洋很感慨,西河的“綠水青山”引來了游客,干部村民的齊心協力留住了游客。
王仁海聽得很認真,不過他最關注的還是張洋的現在和未來:“農家樂現在情況怎么樣?最多能接待多少人?準備升級改造嗎?”
“有,很多都是回頭客。今年五一,最多的一天,我們一家接待了三十多桌,院子里像流水席一樣。”張洋高興地說。
實踐:和老鄉剝筍、做觀音豆腐……以“四力”感受鄉村振興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在西河,更多村民沒有張恩思或張洋那樣的創業成本,他們能否借上西河發展旅游的“東風”?采訪團繼續尋找答案。
青石板街道旁,楓楊樹下,村民王家梅擺放的商品吸引了王仁海的注意:墨綠色的透明方塊,像是染色的涼粉。王家梅熱情地招呼他嘗一嘗:“這是觀音豆腐,我們的‘非遺’!”看見王仁海十分感興趣,老人將他請進屋內參觀體驗觀音豆腐的制作過程。
看到桌子上一大把葉子,王仁海猜到這與觀音豆腐有關,就向老人請教。原來觀音豆腐由一種叫“觀音葉”的樹葉制成:將樹葉洗凈、揉搓成糊,倒入草木灰調和的灰水,攪動至凝固,成為清爽可口的觀音豆腐。
比觀音豆腐成本更低的,是山中隨處可見的竹筍、野果。樸實的村民向采訪團讓座,為了消除他們的拘束感,王仁海和他們一起撥筍,關切地問筍子售賣情況、保存方法。“現在賣筍子,筍子沒了怎么辦?”他問。
“筍子沒了,馬上就有野菜,到了秋天,山上還有‘八月炸’(一種野果),獼猴桃……山上到處都是寶啊!”村民說。
一句句鮮活的話語,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在媒體人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下,見證著村莊的革新,時代的變遷。
據悉,在此次“鄉村振興基層行——河南廣電全媒體信陽蹲點”采訪活動中,采訪團還將深入信陽其他村莊,用心講好普通人的故事,了解鄉村振興的近況,見證中原大地的劇變。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姝/文 章繼軍/圖
在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來臨之際,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大背景,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五集系列微紀錄片《駐村》今日,推出第四集《
當賀!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對外聯絡部重點報道組,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為認真學習“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斗精神”內涵,將“新時代北斗精神”融入到廣電轉型發展中,8月5日,由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主辦、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承辦的“中國智慧 北斗精神”專題黨課舉行。
登錄大象新聞客戶端直播間,全國高校招生老師為你線上“支招”。
哈密瓜甜,援疆情深。7月3日上午,“河南援疆消費扶貧直播節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大象融媒新聞發布廳舉行,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哈密市政府、大象融媒體集團等主辦方領導,以及丹尼斯、萬邦云倉等愛心認購單位的負責人,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
愛,一片湖戀,這座城因愛而戀因美而居侯鳥變留鳥鏡頭紀錄三個月用生態文明的力量見證一對疣鼻天鵝的龍湖愛戀(大象新聞)
5G支撐、云媒制播!河南廣電“云端”看兩會!
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亮相首場“代表通道”。在接受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平臺”云“采訪時說,青春應該這樣過!
2020全國兩會報道:“云”為“媒” 出“新”彩
5月20日,河南廣播電視臺映象網推出《再出發 更出彩 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全國兩會大型融媒體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