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6日16:43 來源:中國江蘇網
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著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面向未來,我們應該把握大勢、順應潮流,努力把亞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禮之用,和為貴。張騫策馬西去,悠揚的駝鈴,開啟幾千年東西交往的序章;鄭和揚帆南下,海浪的波濤,連接起曾經互不相通的孤島……中華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間斷的歷史傳承中兼容并蓄、創新升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堅持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召開,是順應亞洲合作發展大勢和各國人民對文明交流互鑒的期待,為不同文明共同發展搭建一個交流互鑒的平臺,也體現中國對促進亞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文明交流,架起民心互通之橋。要了解文明的真諦,需要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中國國家博物館以“殊方共享”為主題的外國文物展吸引觀眾無數,盡顯美美與共的多元文明畫卷;中國文物專家長年在柬埔寨保護、修復吳哥古跡,讓精美絕倫的歷史建筑瑰寶重現于世……互信互敬,才能抵達心靈上的相知相親;常來常往,方能讓各國人民友誼薪火相傳。中國同各國一道,在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搭建了眾多合作平臺,開辟了廣泛合作渠道。2018年,中國國內居民出境超過1.6億人次,入境游客超過1.4億人次,這是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各國民眾往來越頻繁,友好的基礎就越堅實,通往命運共同體的路就越寬闊。
文明互鑒,筑牢和平發展基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語言鐫刻著這樣一句話:“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摒棄零和游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中國改革開放40年,正是用和平發展之鑰,打開共同進步的大門,取得累累碩果。博鰲亞洲論壇、上合組織峰會等跨區域合作向前推進,亞洲經濟總體發展迅速,東亞經濟實現了騰飛,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東亞奇跡”,這都有賴于亞洲各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共發展同繁榮。
文明對話,邁向命運共同體之路。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只有在彼此交流中才能踏平坎坷、行穩致遠,才能匯聚合力、走向共贏坦途。二千多年前,中國開辟絲綢之路,開啟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古鏡今鑒,人們從“一帶一路”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獲得更多啟迪。“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道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進程中得到最好的論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激發起愈加廣泛的共識。“亞投行”應者云集、持續擴容,中國—東盟高質量合作發展勢頭喜人……中國正攜手亞洲各國,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拓寬合作共贏的發展之路。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標志上,六瓣互動的花瓣狀圖形,象征亞洲文明的絢麗多彩,也寓意不同文明的交流對話。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施皮特勒說:“找到同呼吸、共命運的朋友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亞洲各國同心同德,攜手共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熠熠生輝,交流互鑒也成為通向命運共同體的康莊大道,共同走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亞洲新未來。(蘇喻)
從1992年起,卡麥克每年都率團隊來到中國,共帶領50批、400余人次專家訪問中國,并與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建立起深厚友誼。2018年,卡麥克辭去美國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來到南京,全職擔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說,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班列次數不斷增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琉璃器中,還有一副琉璃茶碗托子具有明顯的“中國風”,這套琉璃茶具原材料產自域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11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致信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祝賀她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近期舉行的選舉中蟬聯執政。習近平在賀信中說,欣聞緬甸近期順利舉行大選,你領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取得佳績,我謹向你和緬甸人民致以誠摯祝賀。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時間檢驗,成為歐亞地區和國際事務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當前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要弘揚“上海精神”,深化團結協作,為地區國家穩定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正在上海進行。意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進博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博覽會,給意大利提供了更多機會。” 11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通電話,慶賀中意建交50周年。
聯播+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強調,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習近平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