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0日10:28 來源:國際在線
乘著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東風,在這個萬物并秀的5月,人們渴望和各國文物來一次面對面的親密接觸。
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現場,人頭攢動。來自49個國家的451件文物匯聚一堂。姿態各異的印度神像、精美奪目的緬甸豎琴、制作考究的亞美尼亞彩陶盤,收獲了陣陣贊嘆。承載著歷史滄桑的文物具有何種魅力,引發人們如此的關注和熱情?
文物之美,在于歷史的厚重底蘊,如同沉淀如梭歲月的記憶之書。追溯歷史,可見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的人民克服高山大海的阻隔,開辟出橫跨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積淀了生產生活的實踐,推動了工藝技法的交流,也使人與人的心貼得更近。此次精品文物展中展出的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復制品)及拓片,是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所立,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
文物之美,在于內涵的豐富多彩,好似折射交流互鑒的萬花筒。在歷史的漫漫長卷中,亞洲的黃河和長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孕育了眾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絲綢之路、茶葉之路和香料之路,助推陶瓷、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各國。在文物展中亮相的新加坡琺瑯彩蓋盅訂制自中國景德鎮,來自亞美尼亞和伊朗的來通杯形象不同但形制相近,不僅勾勒出亞洲各國在生活習俗和審美趣味方面的共通之處,也見證了亞洲文明地緣相近、民心相通的交流互鑒軌跡。
文物之美,在于民族的記憶延續,宛如承載萬象光輝的民族基因寶庫。中華文明是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巍巍華夏,泱泱九州。距今3000年的青銅何尊在精品文物展中格外引人注目。何尊器內底部有122字的銘文,其中一句“宅茲中國”,是已發現的“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錄。文物記錄著民族血脈的基因密碼,也鐫刻著尋根問祖的特殊情懷。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升華,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任時光如何變遷,身為華夏子孫的我們通過對文物民族基因的解碼,也能激發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熱愛,對中華文明親仁善鄰、協和萬邦處世之道的認同與贊賞。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人們能從各國文物中尋找到更多共鳴。帶著交流互鑒、美美與共的精神繼續上路,璀璨輝煌的亞洲文明,必將為世界文明續寫濃墨重彩的篇章!
從1992年起,卡麥克每年都率團隊來到中國,共帶領50批、400余人次專家訪問中國,并與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團隊建立起深厚友誼。2018年,卡麥克辭去美國的工作,和家人一起來到南京,全職擔任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譽主任。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說,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班列次數不斷增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目標任務。華夏大地上,綿延五千多年而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蘊藏著令人驚嘆的燦爛成就,積淀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琉璃器中,還有一副琉璃茶碗托子具有明顯的“中國風”,這套琉璃茶具原材料產自域外,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11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致信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祝賀她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近期舉行的選舉中蟬聯執政。習近平在賀信中說,欣聞緬甸近期順利舉行大選,你領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取得佳績,我謹向你和緬甸人民致以誠摯祝賀。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時間檢驗,成為歐亞地區和國際事務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當前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要弘揚“上海精神”,深化團結協作,為地區國家穩定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目前正在上海進行。意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進博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博覽會,給意大利提供了更多機會。” 11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通電話,慶賀中意建交50周年。
聯播+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強調,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習近平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