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1日19:58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1日消息(記者劉霖聰)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我國中西部地區已經成為外資進入的“新熱點”,跨國巨頭紛紛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
中西部地區機場吞吐量穩步增長 投資吸引力正在集聚
資金往哪里投?老板說了算。老板去哪里了?看各大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數據就能一目了然。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4月,位于中部地區的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888.3萬人次,同比增長13.8%,貨郵吞吐量7.8萬噸,同比增長21.3%,增速雙雙位居全國21個大型機場榜首。
實際上,不只是武漢,西安、重慶、鄭州、南昌、長沙、昆明、貴陽等中西部地區的相關數據也很亮眼。隨著我國中西部地區開放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地區突出發揮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依托“一帶一路”,積極承接國際和沿海地區的外資產業轉移。中西部地區對資本,尤其是外資的吸引力正在集聚。
磁石效應明顯 跨國巨頭紛紛深耕中國市場
昨天(20日),在江西南昌閉幕的第十一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包括97家境外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代表參展參會,簽約總金額達104.66億美元,涉及先進制造業、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產業。包括英國捷豹路虎、法國施耐德電氣等在內的跨國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
法國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總監王萍表示,2018年,公司亞太市場已經超過北美市場,成為業績最好的區域,而中國又貢獻了其中大部分的份額。王萍說:“我們是一家法國企業,進入中國30多年,在中國賺了錢。所以我們應該把這個市場做好。”
同樣,上周在重慶結束的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共有9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企業(機構)參展參會,共簽約重大項目總額超過3300億元。匈牙利駐重慶總領事羅瀾說,作為“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中國西部正在崛起,匈牙利將鼓勵更多的企業到中國西部投資,共享發展機遇。
中西部地區將成為世界的市場
正在中西部地區調研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馬慶斌表示,中西部地區將成為世界的市場,從原先對外開放的腹地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
馬慶斌說:“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包括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都是讓很多外資愿意到中西部投資的重要原因。尤其,中西部地區是人口規模比較大的區域,它強大的市場力量為全世界投資者所青睞。中西部地區顯然正在成為中國的、亞洲的、世界的一個巨大的投資市場。”
中西部地區的投資商機不僅源于傳統行業,還源于新興行業。近年來,貴州正在引領大數據發展。韓國現代汽車在貴州建立了海外第一個車聯網大數據中心。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大數據公司總經理韓正珉表示,他們看好貴州的發展,“這里氣候條件很好,電力資源供給很豐富,高通、蘋果iCloud、云上貴州都在這邊,我們可以和這些企業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
回到武漢,作為中西部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截至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66家在漢落戶。去年,武漢市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3%,殼牌石油、標致雪鐵龍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都在武漢布局新項目。武漢市商務局投資促進處副處長萬擁華表示,未來吸引外資,不僅要有數量,更要有質量。“未來我們將更加注重高質量招商,進一步創新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引導外資、外貿、外經聯動發展。”
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還要提高“綜合素質”
不難看出,中西部地區正在成為吸引外資的“新高地”。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實現快速增長。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5.4%,西部地區同比增長18.5%。在馬慶斌看來,外資紛至沓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西部地區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不過,馬慶斌也表示,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還要繼續提高“綜合素質”。“中西部地區一定要向最一流的營商環境看齊,不僅僅看硬件和軟件,還要包括服務能力、政府的契約精神、市場化水平、法治化水平、對接國際化的水平。這都是使得資本能夠來到中西部,并且扎根中西部的重要土壤環境。”馬慶斌說。
從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我們發現,雖然傳統經濟大省的格局沒有改變,但中西部地區的增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勢頭,特別是工業經濟率先恢復,增長強勁。從這張各地經濟增速圖上不難看出,在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前10名的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據了多數。
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俄亥俄州報告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至少3590例,這是該州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單日確診病例數。” 目前,隨著疫情再度反彈,俄亥俄州所在的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正在創紀錄增長。
在一些中西部州,陽性確診率超過了25%。世衛組織認為陽性確診率超過5%便是“令人擔憂的水平”,因為這意味著還有很多社區傳播案例沒有被發現。據路透社消息,除了陽性確診率飆升至外,相關地區的住院率也在不斷攀升。
針對本次新增試點地區中有一半在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商務部服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西部地區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步伐加快,已經具備制度創新的基礎和條件。本次新增的試點地區中有一半在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比例比前兩輪試點要高。
資料圖:中國長城(西藏)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基地項目智能制造生產線。(圖源:經濟日報) 日前,中國31個省份2020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已全部公布,數據顯示,各地經濟增速較一季度均有明顯回升。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上半年,我國東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1.39萬億元,下降4.7%,中西部地區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5.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6.7%,比重提升1.4個百分點。
劉永富表示,今年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要超過2800萬人,東部地區今年吸納中西部地區貧困勞動力務工的總數不少于去年,中西部地區今年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總數不少于去年。劉永富說,中西部地區要做好扶貧產品的生產和認定,東部地區要加大扶貧產品銷售力度,通過預算單位采購、建立消費扶貧交易市場、企業和社會參與銷售等多種方式,解決扶貧產品銷售問題。
10月9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議,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等13單位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標志著河南交通將迎來歷史發展新機遇,開啟科學發展新征程。
教育部昨天(26日)還介紹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進展情況。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2717個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占全國總縣數的92.7%。其中,中西部地區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縣數占比達到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