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8日15:29 來源:央視財經
草地貪夜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
目前它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出現過,這種害蟲自今年1月進入我國西南、華南地區以來,擴散速度較快,云南是首先發現草地貪夜蛾的地方。
全球性重大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農田
普洱市江城縣是云南省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邊境線長達183公里,全球性重大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就是從這里遷飛入侵我國的。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
2019年1月11日,當地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在一片玉米地里,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的身影,1月13日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正式確認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
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俗稱秋黏蟲。這種害蟲并不是我國本土物種,它原產于美洲大陸。2016年,它首次出現在尼日利亞,兩年內入侵非洲44個國家。2018年5月中旬首次在印度發生,同年11-12月,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緬甸相繼發現侵入。聯合國糧農組織為此向全球發布蟲害預警,而入侵我國,也是來勢兇猛。
根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短短4個月,云南省16個州市119個縣,不同程度發生蟲害,累計發生面積達60.68萬畝。
被草地貪夜蛾吃過的莊稼
草地貪夜蛾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遷飛能力強,也被叫做“行軍蟲”。成蟲一晚能飛行100多公里。這次,草地貪夜蛾就是從東南亞國家遷飛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喜歡啃食玉米、甘蔗,繁殖能力特別強,一只雌蛾一生可產卵1000粒左右,相當于普通菜蛾的10倍之多,每個卵只要30天左右就可長成一代,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缺乏天敵的抑制,繁衍速度特別快。
草地貪夜蛾卵
江城縣寶藏鎮水城村村民馬金祥家的7畝玉米長勢很好,畝產能達到八百斤到九百斤。而且,這里一年能種三茬,每年僅靠玉米這一項收入就2萬多元。可年初遭遇這場突如其來的蟲害,馬金祥農藥打了好幾次,可是,草地貪夜蛾還是一個星期就繁殖出來。
馬金祥的莊稼
不過,讓馬金祥放心的是,現在我國終于找到了有效防治的藥劑。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在科研團隊的試驗田里,看到了防治的成效。一片沒有經過防治的農作物,葉片被啃食的千瘡百孔,葉芯和玉米芯里有大量的幼蟲,損失比較嚴重。
沒有經過防治的農作物
而另一片是經過防治農作物,葉面和玉米長勢良好,蟲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經過防治農作物
防治效果如此明顯,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博士研究生趙勝園和他們團隊整整四個月連續工作的成果。2019年3月,全國農技中心發布了《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明確了幼蟲防治技術用藥。
2019年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方案
按照指導要求用藥防治的地塊,幼蟲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玉米長勢良好。但對于成蟲的控制,目前難度比較大,現在主要采取性誘劑和食誘劑,對于集中連片的農田可以使用殺蟲燈誘殺,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殺蟲燈
目前,我國已經在普洱市江城縣、德宏州瑞麗市等邊境縣市,架設了多套高空測報燈。在云南瀾滄,布置了一套昆蟲雷達監測系統,這些設備為草地貪夜蛾的邊境監測工作提供了平臺支撐。對于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天敵的研究,也在全力推進。
村民噴灑藥品
與此同時,當地農業部門也將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有效藥品發放到村民手中,一場統防統治的草地貪夜蛾阻擊戰,在寶藏鎮全面打響。截至5月20日,云南省已累計培訓技術人員1萬余人,防治77.28萬畝。
從云南到海南,我國全面絞殺草地貪夜蛾
面對蟲害,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對災情發生形勢進行研判,并制定了防控對策建議。在檢測防控上,實施大區聯合監測預警,加力加密做好調查監測,及時通報發生信息。同時實施聯防聯控,分季節實施分區處理。目前,一場消滅草地貪夜蛾的阻擊戰正在各地開展。
海南省瓊中縣什運鄉番道村
海南省瓊中縣番道村是一個黎族村莊。村民王金梅家種了五畝黃玉米,主要是給自己養的100來只雞做飼料。王金梅說,一只雞養四個月,大約要吃22-23元的飼料,能賣出33元一只。現在地里八成的玉米植株都被蟲咬過,如果蟲子不打死,玉米就很難再抽穗。
現在玉米一斤要1.1、1.2元。如果這些玉米都毀了,王金梅今年養雞的成本就會增加,這樣一來,養雞也就掙不上錢了。
草地貪夜蛾幼蟲
2019年4月30日,海口市石山鎮石巖村首次確認出現草地貪夜蛾的幼蟲,面對莊稼地里的災情,海南省植物保護站已經派出技術人員,從5月初開始,每天輾轉一個地方,一方面確認危害情況,一方面組織各地農技人員和農戶的培訓,并迅速配置了正確的農藥配方,指導農民進行噴灑。
殺蟲配方
在石巖村發現首例草地貪夜蛾的一塊玉米田里,村民紀忠民就是最早實施這些配方的農戶。當時,紀忠民的20多畝玉米地里,受到草地貪夜蛾為害的植株已經達到80%,好在防治及時,這些玉米已經完全恢復生長,甚至看不出曾經有過蟲害的影響。
打過殺蟲藥的莊稼
目前,海南省18個市縣都出現草地貪夜蛾的為害情況,海南省相關部門及時進行了238場培訓。目前,4000多名經過培訓的農技人員,正在全省各地防災減損,切實壓低當地蟲源基數,減少外遷蟲源數量。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玉米害蟲組研究員王振營就和他的團隊與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共同制定《預防草地貪夜蛾預案》,從目前的監測和防治來看,都在此前的預測和準備范圍內。
王振營和他的團隊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玉米害蟲組研究員 王振營:隨著冬小麥的收獲,黃淮夏玉米區從南到北陸續進入播種和出苗階段。在6月份,黃淮夏玉米區是重點防控的區域。防控重點在長江流域一帶,準備向北方遷移的這一代的種群。
根據農業農村部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我國草地貪夜蛾發生面積已經超過190萬畝。但和非洲國家相比,我國擁有非常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體系和成熟的蟲害防治經驗。目前來看,草地貪夜蛾的影響完全在農業部門的監控之中。
半小時觀察:
草地貪夜蛾能飛,而且飛得還很快,因而,它侵害面積大、范圍廣。
但是,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目前,針對草地貪夜蛾,我們已經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方面,草地貪夜蛾雖然遷飛能力強,撲殺難度大,但是,只要我們監控到位,及時消滅蛾卵和幼蟲就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它的危害程度,使它“成害不成災”。
另一方面,由于草地貪夜蛾的蟲害源頭來自境外,短期不太可能根除這一蟲害,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得益于國家完善的病蟲害監測和防控體系,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草地貪夜蛾的蟲源基數,能將受災損失減少到最小。
我們完全有信心打贏這場與蟲害斗爭的這場持久戰。
防治措施得力
努力降低蟲害損失
巴基斯坦和印度作為中國鄰邦,其境內的蝗災對中國是否存在威脅,又如何防御和治理是現在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A:目前非洲蝗蟲從印度直接進入中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蝗蟲的生存條件在中國并不完全具備,同時中國也擁有地理上的天然屏障。
農業農村部今天發布,目前,秋糧豐收有基礎,如果后期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我國糧食產量有望連續第五年超過1.3萬億斤,對我國保供給、穩物價,發揮了有力的支撐作用。中國社科院研究院 李國祥:通過糧食結構的調整,我們優質稻谷供給明顯增加,這樣就滿足了我們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南方金燦燦的稻田、華北平原的玉米、西北的馬鈴薯、東北黑土地的水稻和大豆,各地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成熟期,合理安排進度,確保顆粒歸倉。“天津啟動了小站稻標準提升行動,圍繞小站稻全產業鏈生產技術需求,制定了小站稻基質育秧技術、栽培技術、品種標準、收獲儲藏標準、食味標準、加工標準等6項地方標準。
農業農村部昨天(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由于夏糧增產已成定局,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潘文博介紹說,目前,春播作物苗情長勢好于上年,秋糧開局不錯,但決定秋糧豐欠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主要是面臨旱澇災害和病蟲危害。
今年1月,這種源自美洲的蟲害——草地貪夜蛾,沖過邊境口岸的層層防線,首次入侵中國。●能禍害 暴食性害蟲,作物苗期受害一般可減產10-25%,嚴重危害田塊可造成毀種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