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灣區融合 金融先行

2019年05月30日09:44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推進全國首個跨境公交金融IC卡項目和跨境住房按揭貸款試點”“建立粵港澳跨境車險制度”“開通粵港電子支票聯合結算試點”“為大灣區‘一橋雙港三鐵四高速’等重大互聯互通項目授信金額超8700億元”……記者從中國銀保監會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東銀保監局引導轄內銀行業保險業機構,以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取得實質性突破。

  一張圖推動灣區共享

  近日,香港市民陳先生來到中銀香港中銀大廈分行前臺,按要求提供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回鄉證和已開通一卡兩號功能的內地實名認證手機號,當他完成了開戶資格審核及申請資料填寫后,相關資料隨后傳送至中國銀行廣東珠海分行營業部,隨著系統反饋開戶成功信息,大灣區粵港兩地金融機構首筆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業務正式落地。“整個開戶流程很方便,不用回內地就可以開通內地銀行賬戶!”陳先生稱贊道。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金融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粵港澳大灣區人員、物資等要素加速流動,香港居民到訪內地消費不斷增多,但多數港澳游客進行跨境支付不太便利,內地居民搭乘交通工具、消費等早已習慣了移動支付,這一點讓很多港澳游客有點不知所措。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與中銀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推出中銀香港代理見證開立內地中行個人賬戶業務,以滿足大灣區居民便捷移動支付服務需求。陳先生表示他首先要做的,是用這個賬戶綁定內地微信和支付寶,到了內地搭地鐵、吃飯買單就方便多了。

  為了讓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跨境生活更加便利,廣東推出全國首個跨境公交金融IC卡項目和跨境住房按揭貸款試點,創新多幣種支付的大灣區主題借記卡、信用卡;為港澳居民開立個人賬戶超280萬戶,建立粵港澳跨境車險制度,實現“三地車險一地購買”……灣區共享金融便利框架建成。

  廣東銀保監局副巡視員李兵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3個關稅區、3種貨幣,具有很強的政治性、開創性和探索性。轄內銀行業保險業機構以中央的決策部署為航向,找準金融服務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主動對標對表,畫好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大灣區建設的“施工圖”,協同推進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的各項工作。

  一座橋架起灣區融合

  港珠澳大橋已經開通半年,這是中國第一例集橋梁、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也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在港珠澳大橋橋頭收費站,無論是使用內地粵卡通還是香港快易通等電子標簽,車輛駛入自動收費車道,“嘀”的一聲車道欄桿自動升起——粵港澳三地不停車收費系統實現了互聯互通。而另一邊的人工收費通道,司機掏出信用卡靠近設備一揮,系統即可扣除他卡里相應的港幣,終端即可收到相應的人民幣……不要小覷這普通的一揮卡,后面連接的是一個為港珠澳大橋量身定做的強大跨境支付系統。

  “港珠澳大橋的一小步,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與發展的一大步!”廣東銀保監局局長裴光表示,將在銀保監會“總對總”框架下,集成粵港澳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的資源,充分考慮港澳訴求,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創新金融服務,為大灣區融合與發展提供新動能。

  通過“粵港澳商事登記銀證通業務”,灣區內企業可辦理全流程工商注冊登記和結算開戶服務,“跨境辦稅服務系統”讓澳門企業在本地即可辦理所有涉稅事項,“粵港電子支票聯合結算試點”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截至一季度末,轄內跨境人民幣結算額超5500億元,人民幣資金池備案金額超1000億元,對港澳資企業貸款余額超800億元,保險機構在港澳地區投資余額約4600億元。

  截至目前,廣東銀保監局轄內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大灣區“一橋雙港三鐵四高速”等重大互聯互通項目,授信金額超8700億元,提供風險保障超1000億元。通過基礎服務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便捷高效流動,進一步促進三地融合發展和民心相通。

  一條鏈共走創新之路

  大西洋銀行橫琴分行是第一家在內地開設分行的澳門本土銀行,也是第一家在橫琴自貿區開設分行的國際性金融集團。澳門銀行也走進了大灣區!憑借母公司葡萄牙儲蓄信貸銀行在葡語系國家龐大的金融網絡,大西洋銀行將在連接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中發揮獨特優勢。而香港銀行機構在轄內設立營業性機構109家,占全國1/4,絕大部分分布在大灣區珠三角九市。

  積極引導金融要素資源向大灣區聚集,打造金融全產業鏈,是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的重要命題。廣東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銀行保險機構,探索一條支持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2018年廣東銀保監局轄內科技保險為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近5400億元。截至一季度末,轄內新型權利質押貸款余額超3100億元,先進制造業貸款余額近3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超2700億元。轄內綠色信貸規模超5200億元,保險資金投資綠色項目約540億元,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授信超3200億元。

  圍繞實體經濟需求大膽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創下全國首單造紙業碳排放權抵押貸款、首個碳排放權抵押貸款保證保險、首家航空公司碳排放權融資、首筆上市企業碳排放權抵押貸款等4個“全國首創”。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國兩制”下的實踐創新,李兵表示,下一步,廣東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推動知識產權、研發能力等“技術流”轉化為“資金流”;建立與港澳對接的市場規則,推動大灣區聯合建設重大金融平臺和金融市場,凝聚金融合力,推動大灣區建設再上新臺階。

文章關鍵詞:大灣 支付寶 融合發展 新型權利 資金池 金融集團 先行先試 金融支持 金融網絡 銀保 責編:徐寧寧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紅色故土行】走進“王大灣會議”舊址 重溫革命精神

    巍巍大別山,滔滔江淮水。11月16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光山縣磚橋鎮的劉鄧大軍王大灣會議會址紀念館,感受抗戰時期革命將領們在艱苦的環境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精神。

  • 【每日一習話·遠山的回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多次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 多路資金涌入 重大區域戰略獲金融政策力挺

    加大對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 探索區域聯合授信、多元化融資服務等多措并進 其中,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有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先行試點,進一步便利區域跨境資本流動,形成高標準的開放試驗田。

  • 視頻丨大灣區之聲熱評:香港要抓住“十四五” 重大機遇贏得更寬廣發展空間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日前全文公布,明確提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今年以來,特區政府積極作為,全力防控疫情、穩定經濟、紓解民困,堅定落實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維護香港大局穩定,取得了顯著成績。

  • 江西龍南:對接大灣區吸納產業轉移

    日前,江西省龍南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90%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利用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外遷的契機,龍南市與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等共建13.7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吸引電子信息企業投資落戶。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