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1日16:5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關心和守護少年兒童的成長,是事關民族傳承、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大事。黨和政府始終關心各族少年兒童,歷來重視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和培養,歷來重視對少年兒童的服務和保護,歷來重視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要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不能忽視少年兒童這個群體。我們要團結、教育、引導好少年兒童,號召他們從小立大志,要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少年兒童年紀雖小,擔子卻不小。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繁榮,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傳承,需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來保持活力和發展。我們要幫助少年兒童努力成長為有知識、有品德、有作為的新一代建設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少年兒童是今日的被服務者和被引導者,也是明日的服務社會者和引領社會者。因此,提高政治站位審視少年兒童在歷史進程中的特殊地位尤為重要。我們要客觀看待人在不同時期的成長軌跡,辯證分析不同時期人的精神狀態、思想覺悟、行為方式。面對祖國的新生一代,我們要將教育引導工作貫穿于他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要相信,少年兒童終將會成長為擔負起歷史重任的青春一代、奮斗一代、成功一代。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美好未來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中國有將近3億的未成年人,少年兒童工作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在思想道德、教育、健康、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維護合法權益、預防違法犯罪、社會保障等領域,仍然有不少地方尚未實現有效覆蓋。我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協調更廣泛的社會力量來參與少年兒童工作。特別是維護孤棄兒童、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的合法權益,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引導他們順利成為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些都離不開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征程中,我們不僅要無畏向前,也要時刻關愛后方那些還在茁壯成長的少年兒童。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長大后便能給這個社會帶來愛和溫暖;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便能推動這個社會健康發展。(全國青聯委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周成洋)
廣大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這所大學校里要繼續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從小培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71年來,少先隊堅持開展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激勵少先隊員把個人成長與祖國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在心中永葆愛國情懷的堅定信念。
編者按:在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在這場會議一周前,總書記在陜西省考察時就來到小學,考察了復學復課情況——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
編者按:在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在這場會議一周前,總書記在陜西省考察時就來到小學,考察了復學復課情況——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的祝賀,希望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習近平指出,在這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廣大少年兒童也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不僅親眼目睹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而且聽從黨和政府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疫斗爭,展現了我國少年兒童的良好精神風貌。
希望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志,鍛煉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要著眼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順應時代發展,不斷改革創新,積極開展工作,為黨的少年兒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少先隊堅持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相統一,為黨和人民事業薪火相傳作出重要貢獻。殷殷話語,溫暖了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孩子們的心,也激勵著全國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爭當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中國少年先鋒隊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腳步,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歷程。”在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肯定了少先隊作出的重要歷史貢獻,對新時代少先隊員提出殷切希望。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幼有所育,讓每一名少年兒童都能伴隨著時代的腳步茁壯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心愿。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和成長成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時節如流,記錄著“大朋友”習近平的殷切關愛。時光里總有習爺爺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溫暖畫面,歲月中總有習爺爺送給少年兒童的祝福和寄語:“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牽掛孤兒和殘疾兒童,倡導全社會以仁愛之心、關愛之情使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