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中國人的故事|“光明”醫者姚玉峰

2019年06月06日13:02  來源:中國青年網

5034

  6月6日,是“世界護眼日”。

  人類雙眼收集聚焦光的關鍵部位是角膜。角膜病是一種致盲性常見病,中國角膜病人大概有1000萬人,其中因角膜病致盲的有300萬人,每年還新增50萬人。攻克角膜病是全世界的眼科醫學界從1906年開始就一直鉆研的國際難題,其中角膜移植排異反應成為橫亙在醫學家們面前的一道世紀難題。這個難題,被一位中國科學家破解了。

  他就是姚玉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全國道德模范、白求恩獎章獲得者、中國好醫生。20多年來,他診療過30萬病人,經他手術復明的病人有近3萬人。

  仁術至臻,心向光明。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他把無數人黯淡的日子變得光芒四射。

  那個差點失明的小男孩,

  長大后卻成了個眼科醫生

  “醫生!求您快來!我兒子的眼珠子被撞出來了!”這個孩子才7歲,受到外傷后左眼眶膜被打開,眼眶的整團脂肪溢出成一團肉球掛在眼皮外面,像眼珠被撞出來了,滿臉鮮血。心急如焚的父親當場癱倒在地,喃喃自語:“孩子的未來斷送了……”

  “別慌!馬上手術!”醫生判斷,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徹底的清創縫合,醫生立即進入緊張的手術步驟……手術精湛,兩周后,孩子的視力居然奇跡般地完全恢復了正常!多年以后,這個差點失去光明的7歲男孩,成了一名真正的眼科醫生。他就是姚玉峰。

  姚玉峰和患者。資料圖

  “這段特殊的經歷,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對大夫的感恩和崇敬,我向往著自己長大后也能當一名以仁心仁術守護患者光明的眼科醫生。”姚玉峰回憶這段往事時說。

  正因兒時外傷差點致盲的經歷,他看到患者和家屬時,總回想起父親的絕望眼神:“我更能體會到一雙眼睛對一個家庭意味著什么,那位醫生給我光明,我也要繼續傳遞光明!”

  姚玉峰和醫生們一起查房。資料圖

  困擾世界角膜界一個世紀的難題,

  被一個中國眼科醫生破解了!

  角膜病是眼科疾病里病因最多、表現最復雜的大病。它還被視為“窮病”,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的比例高于發達國家,很多青壯年眼睛受到外傷致病,如不及時治療,嚴重了只能摘除眼球。角膜病種類極多,初診識別率僅30-60%,角膜病醫生不但要臨床好,還要精通病毒性、細菌性、真菌學、免疫學、細胞學等9個領域的知識,所以眼角膜專業也是眼科中最難學的,不少同行認為研究角膜病“性價比”太低了。

  姚玉峰(右)和外國同行共同攻關。資料圖

  前房關聯性免疫偏差對角膜移植排斥反應的影響,是世界級難題,要在只有頭發絲直徑十分之一厚的內皮層“雕花”。“我幾乎把全世界能找到的眼科器械試了一個遍,小白鼠用了不下3000只。總覺得這個坎兒跨不過去了,又沮喪又迷茫,產生了很多動搖。有時候想做下去,有時候覺得算了做不到,自我否定,處于那個中間狀態。”

  國外求學時的姚玉峰。資料圖

  然而,他從未停止過嘗試。

  2999次失敗了,那就再嘗試3000次,重新來過!多一次嘗試,就可能改變成千上萬個患者的命運!

  希望,終于在路的盡頭露出了微光。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剝離術進行的角膜移植手術由姚玉峰主持完成。“姚氏法”破解了排異難題,讓移植排異歸零。困擾世界角膜界一個世紀的難題,被一個中國眼科醫生破解了!

  姚玉峰訪談截圖。資料圖

  這意味著,在全世界記錄重大技術突破的角膜移植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

  這意味著,由于他獨創的“姚氏法”保留了患者自己角膜的最后一層內皮層,不但破解了排異難題,還可以用冰凍保存的供體角膜進行移植,突破了角膜只能在1、2天內移植的局限,讓更多供體的有效利用成為了可能!

  “獨門秘籍”公之于眾,無償獻出專利,

  他說,“我不怕教會別人”!

  姚玉峰在2018年浙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學術年會上講解姚氏法。資料圖

  “姚氏法”的成功還意味著,只要姚玉峰不教,這種方法就永遠是他的“獨門秘籍”。

  但姚玉峰選擇了把所有的“秘籍”公之于眾,并無償獻出許多專利。從2009年開始,在浙江省醫學會和邵逸夫醫院的支持下,姚玉峰開始了“姚氏法”的普及工作,每年舉辦二期培訓班,每期培訓超過500人。

  邵逸夫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謝文佳說:“每年角膜病培訓班上,有最新的病例、成果,他都無償講給大家,培訓班非常火爆,報名非常難,負責學習班的醫生經常在臨近開班還接到‘哪怕沒有住宿也想來旁聽’的申請。還有些人一連好幾年都來。慢慢我就明白了,有這種拼盡全力進行知識更新和知識普及的精神,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姚玉峰(右)在國外求學時,多次婉拒時任美國哈佛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斯特萊茵教授(中)的邀請,堅決回國。資料圖

  培訓班期期爆滿,姚玉峰幾乎憑一己之力,為全國各地醫院培訓了7000多人次的角膜病專業人才,這個數字占全國眼科醫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如今,全國1.5萬角膜病盲人在當地受益于“姚氏法知識”。

  “跨入醫生這個職業,第一堂課、融入血液的就是責任,這關乎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治療的每個環節,都在檢驗醫生的知識、智力、毅力、耐心和對生命的敬畏,逼迫你學無止境。”姚玉峰說,“我不怕教會別人。有這么多同行幫我分擔診療任務,我應該感到幸運。”

  姚玉峰在培訓班上授課。資料圖

  光明,就是一束光照向另一束光!

  “尊敬的習總書記,您好!我懷著無比激動和感恩的心情給您寫信:在您,在江西省、浙江省、萍鄉市各級組織的關愛下,著名的姚玉峰教授從杭州到萍鄉市人民醫院,為我成功實施了高難度的白內障手術。現在,我又看得見了,又能看書啦。”

  重獲光明的龔全珍。資料圖

  這是“農民將軍”甘祖昌的夫人、96歲的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寄往北京的書信。在姚玉峰的幫助下,她剛剛重獲光明。

  這已經不是姚玉峰第一次給高齡患者做高難度白內障手術。2018年,他曾給93歲高齡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做白內障手術。

  姚玉峰訪談截圖。資料圖

  手術很成功,黃旭華的視力恢復得很好。手術后一年的黃旭華跟去探望他的人說:“去年的今天我們初到邵逸夫醫院,一晃一年過去了,真快啊!這一年,眼睛好了,我不停地看各種材料、手稿、筆記、文件、報紙、電視新聞……什么都想看。現在是眼睛夠用了,但時間不夠用了!”

  術后第一天的黃旭華和姚玉峰。資料圖

  “每當手術成功,看到紗布揭開后患者重見光明那個高興勁兒,當醫生最享受的就是這個時刻。其他職業面對的是作品,而醫生這個職業面對的是生命。”姚玉峰說。

  如今,每天平均只睡4個小時、最多一天要安排近30臺手術的快節奏工作之余,姚玉峰花了不少心血探索新的診斷方法,比如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角膜病例進行分析,打造全國角膜病醫生輔助診斷系統;比如嘗試找出角膜病的病毒根源,把誤診漏診發生率降到最低……

  姚玉峰正在給年輕醫生們講解。資料圖

  他還有個小目標——

  “希望成長出一批不是‘姚玉峰’的‘姚玉峰’。只有父母永遠不擔心孩子比自己更有出息。等我老了做不動了,看到咱們開創的眼科事業興旺發達、人才輩出,那種喜悅、驕傲,將無可替代。”

  姚玉峰從手術室出來,揉了揉太陽穴,談到對未來的期許,他目光炯炯。(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張瑞玲 實習記者 曹若鴻)

文章關鍵詞:姚玉峰 醫者 誤診漏診 資料圖 角膜病 高齡患者 姚氏法 故事 眼科醫生 雕花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姚玉峰:用純凈之心追光

    10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全國道德模范姚玉峰作為“凝心鑄魂”方陣彩車上的代表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