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2019年06月12日11:15  來源:央視網

5034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今年,紅軍長征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6月11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啟動。重走長征之路,就是重走信仰之路。攜三封長征書簡,感悟家國情懷,愿你在淚目中獲得力量。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視新聞主播 潘濤

  配樂丨范宗沛 - 山歌

  方志敏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我能丟棄一切,惟革命事業,耿耿于懷!"

  在你眼中,中國是什么樣的?

  "我想你們是和我一樣的見解,

  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

  "以言氣候,中國處于溫帶,

  不十分熱,也不十分冷,

  好像我們母親的體溫,

  不高不低,最適宜于孩兒們的偎依。

  以言國土,中國土地廣大,

  縱橫萬數千里,好像我們的母親

  是一個身體魁大、胸寬背闊的婦人。"

  1935年5月,

  方志敏在獄中如此暢想。

  那時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還未爆發,

  九·一八的炮聲卻震撼了

  每一個懷有民族情感的中國人。

  誰能忍受我們可愛的

  祖國母親被肆意踐踏?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沖破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圍剿",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領

  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策應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

  在懷玉山地區遭遇國民黨軍7倍于己的兵力圍攻,

  近千名紅軍戰士犧牲,方志敏因叛徒出賣被俘。

《北上》/高泉

  《北上》/高泉

  孤軍漸漸變成了孤身,

  可他,遠比你我想象的強大。

  沒有槍桿子,遠離革命戰友,

  但只要執起筆,尚有一息殘存,

  這場戰斗就不會休止:

  我能丟棄一切,惟革命事業,

  卻耿耿于懷,不能丟卻!"

  他在寫一封信——

  親愛的朋友們:

  我老實的告訴你們,我愛護中國之熱誠,還是如小學生時代一樣的真誠無偽。我要打倒帝國主義為中國民族解放之心還是火一般的熾烈。不過,現在我是一個待決之囚呀!我沒有機會為中國民族盡力了,我今日寫這封信,是我為民族熱情所感,用文字來作一次為垂危的中國的呼喊,雖然我的呼喊,聲音十分微弱,有如一只將死之鳥的哀鳴。

  啊!我雖然不能實際的為中國奮斗,為中國民族奮斗,但我的心總是日夜禱祝著中國民族在帝國主義羈絆之下解放出來之早日成功!

  假如我還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為中國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瘞[yì,埋葬]骨的地方,或許會長出一朵可愛的花來,這朵花你們就看作是我的精誠的寄托吧!

  在微風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點頭,那就可視為我對于為中國民族解放奮斗的愛國志士們在致以熱誠的敬禮;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搖擺,那就可視為我在提勁兒唱著革命之歌,鼓勵戰士們前進啦!

  你們摯誠的祥松[方志敏的化名]

  五月二日寫于囚室

  節選自《可愛的中國》

  我是不能再與你們共同奮斗了,

  我是如何的慚愧著和難過呵!"

  1935年8月6日,

  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義,時年36歲。

  同諸多為國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一樣,

  他,未能親眼見到一個恢復了可愛的中國。

  劉伯堅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什么是"父愛"?

  對于當年身在亂世的劉豹,

  這不過是一種奢望。同那個時代

  大多數人的父親一樣,他的父親

  劉伯堅亦是為國而生,接著為國而死。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出發長征,

  葉劍英元帥曾賦詩:

  "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于都濺濺鳴。

  梁上伯堅來擊筑,荊卿豪氣漸離情。"

  再現了當年劉伯堅率部隊護主力紅軍渡過于都河、叮嚀相送的動人情景。

《過普渡河(紅二、六軍團)》/邵亞川

  《過普渡河(紅二、六軍團)》/邵亞川

  1935年3月4日,在轉移突圍激戰中,

  劉伯堅身中數彈,不幸負傷被捕。

  他連寫了數封感人肺腑的家書,

  最重要的諸兒要繼續我的志向,

  為中國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

  繼續我未完成的光榮事業。"

  這封信寫給愛人的嫂子梁鳳笙女士,

  自知必死無疑,他放心不下三個孩兒……

  鳳笙大嫂并轉五六諸兄嫂:

  本月初在唐村寫寄給你們的信、絕命詞及給虎、豹、熊諸幼兒的遺囑,由大庾[yǔ]縣郵局寄出,不知已否收到?

  弟不意現在尚留人間,被押在大庾粵軍第一軍軍部,以后結果怎樣,尚不可知,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熊兒生后一月即寄養福建新泉藏溪黃蔭胡家。豹兒今年寄養在往來瑞金、會昌、雩都、贛州這一條河的一只商船上。船老板是瑞金武陽圍的人,叫賴宏達,有五十多歲,撐了幾十年的船,人很老實,贛州的商人多半認識他……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豹兒,故我寄交他們撫育,因我無錢,只給了幾個月的生活費,你們今年以內派人去找著還不至于餓死。

  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把三個幼兒的養育都要累著諸兄嫂。我四川的家聽說久已破產又被抄沒過,人口死亡殆盡,我已八年不通信了。為著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了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

  諸兒受高小教育至十八歲后即入工廠作工,非到有自給的能力不要結婚。到三十歲結婚亦不為遲,以免早生子女自累累人。

  祝諸兄嫂近好!

  弟堅三月十六日

  于江西大庾

  節選自《給兄嫂的信》

  1935年3月21日,劉伯堅壯烈犧牲。

  國破山河慟,焉有家完整?

  直到1979年,劉伯堅的三個兒子才第一次團聚。

  一見面,年近半百的三兄弟,抱頭痛哭。

  信中提到的"豹兒"依稀還記得

  自己被送走的那一晚,

  腿部受傷的父親拄著拐杖,

  在漆黑的山間小路上護送的情景。

  四五歲的我哭著,不肯跟著郭婆婆走。

  記得當時我大聲喊著:爸爸你好惡呢,

  怎么不要我了。不要把我送給老百姓(603883)!爸爸……"

劉伯堅

  劉伯堅

  每每夢回那一晚,淚濕枕巾。

  等自己也當上了父親、祖父,

  后來再讀父親寫給鳳笙舅母的信,

  父親的心,他也便懂了。

  一個"可愛的中國",他替父親細細看輕輕撫……

  李真

“我能丟棄一切,惟此耿耿于懷”

  來到戰友悻悻離世的地方,哪有不動情呢?"

  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

  征服冰山雪嶺,穿越沼澤草地……

  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

  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

  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

  縱橫十余省,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

  雪山無語,灑下多少離人淚;

  草地無言,銘記多少訣別痛!

《紅軍過草地》/張文源

  《紅軍過草地》/張文源

  活下來,意味著"生之奇跡"。

  "將軍詩人"李真,便是這"奇跡"之一。

  連同犧牲戰友的英勇一并迸發,

  他把熱血灑在了每一方需要他以命搏之的土地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他繼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四十八年后,這位老紅軍

  重新踏上了長征之路——

李真與家人(后排中為李真,前排中為其母親,右為其弟李振岐)

  李真與家人(后排中為李真,前排中為其母親,右為其弟李振岐)

  振岐:

  去年十月經上級批準,我到過去紅軍長征的路上,走了一段,還到我二、六軍團渡金沙江的石鼓渡口看了看。我們過的第一座大雪山——玉龍雪山也在眼前,不過這一次沒有去爬罷了!

  根據年齡和身體條件,恐怕也不能再爬了。但見景生情,在我二、六軍團爬的幾個大雪山,就犧牲了一千多位革命志士,我是幸存者,今天能來到四十八年前戰友們因缺氧和饑寒交迫的情況下,而悻悻離開人世的地方。哪有不動情呢?

  這些同志死得過早,什么也沒有得到,什么家庭、妻子、兒女,那時恐怕連想都沒有想過。

  他們的意志、勇敢、才華都很好,可惜過于年輕,就失去了一切。

  我很感嘆,在寫文章中,例舉了一些他們的事跡,總希望在后一代起些傳統教育的作用……

  再祝

  闔家康樂!

  兄嫂

  元月廿五日

  節選自《給弟弟的信》

  在槍林彈雨的革命生涯中,

  他多次被敵人的子彈和彈片穿透胸膛。

  在退休之后,晚年身患胃癌,

  卻一直想著"要為社會、為人民做點兒什么"。

  1995年,李真將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名家字畫拍賣,共籌款56萬元,

  全部捐給了江西永新縣禾川中學,興建教學大樓。

  重走長征之路,

  他把親眼所見的可愛中國,

  講給足下安息的戰友聽……

《三大主力會師》/蔡亮、張自嶷

  《三大主力會師》/蔡亮、張自嶷

  拋家舍子,長途遠征,

  音斷書絕,喋血疆場,

  長路漫漫,初心未改。

  "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

  是沒有出路的民族。"

  新長征路上,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

  謹以此篇向

  向每一位在長征中浴血奮戰的革命戰士

  致以崇高的敬意!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文章關鍵詞:紅軍抗日 字畫拍賣 方志敏 可愛的中國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建軍節時話“八一”軍旗

    此后,中國工農革命軍(后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的軍旗樣式曾作過多次修改,但組成軍旗的基礎圖案(五角星、鐮刀、斧頭或錘子)和鮮紅的旗色一直都沒有變。”  1949年3 月 13 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關于軍旗的決議》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應為紅底,加五角星,“八一”二字。

  • 西安事變為什么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在苦苦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無效后,發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等人。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陜北的瓦窯堡召開擴大會議,著重批判了黨內存在的關門主義,針對形勢的變化,不失時機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

  • 【精神的力量·新時代之魂】于都紅色故事: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

    而葉劍英同志為懷念當年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寫的詩“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于都濺濺鳴。紅軍走后,謝招娣把這床綢緞被單視為寶貝細心收藏,她決定等紅軍回來后再交回給紅軍。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