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亚洲自国产拍,欧美 国产日韩 综合在线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紅軍精神照亮前行的路——尋訪紅軍后人

2019年06月21日15:52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5034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高建進 劉成志

  福建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qū)、原中央蘇區(qū)、紅軍故鄉(xiāng)和紅軍長征出發(fā)地之一,這里留下了厚重而寶貴的紅軍精神。日前,記者在走訪紅軍后人中,發(fā)現(xiàn)紅軍精神依然照亮著他們前行的路,在紅軍精神的指引下,“為民盡忠,為民盡責,為民謀幸?!背蔀樗麄児餐睦硐牒妥非蟆?/p>

  鐘鳴:要對人民盡責

  “我的親人里有6位紅軍烈士。1933年,叔公鐘火生和外公蔡克堂,分別在長汀橋下村和江西于都犧牲;叔公鐘林保在松毛嶺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舅公黃月波、姑丈公曹國清,還有外公的弟弟蔡觀養(yǎng)都在湘江戰(zhàn)役中犧牲了。”說到這兒,老紅軍后代、長汀縣南山鎮(zhèn)中復村村民鐘鳴哽咽了。

  失去親人的痛,打小就深深刻在了鐘鳴心里。是什么讓他們連命都可以不要?鐘鳴常常思考這個問題,直到長大后,才有了深刻的理解——那是一種責任,是對人民的責任。

  身上流淌著紅色血液的鐘鳴,自覺接過了這一責任。20歲那年,鐘鳴擔任村里觀壽公祠維護理事會秘書長一職,從事觀壽公祠的日常維護工作。觀壽公祠是當年松毛嶺保衛(wèi)戰(zhàn)指揮部舊址、紅軍長征出發(fā)地,于2013年5月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讓紅軍精神發(fā)揚光大,鐘鳴還當起了講解員,講述紅色歷史。他經(jīng)常在高溫下為來來往往的游客講解,黝黑的臉龐上每道皺紋里都集聚著細小的汗珠。講到紅軍戰(zhàn)士血染疆場時他滿含熱淚,講到紅軍打勝仗時聲音高亢嘹亮。他做講解不求回報,他說這份事業(yè)總得有人做,紅軍精神要代代傳下去,要用實際行動走好新時期的長征路。

  劉靜美:想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

  1934年,長汀河田縣劉源村的劉仰鋆因為傷病從部隊返回了家中。劉仰鋆把部隊的作風也帶回了家。“做事要大公無私,誠實做人、誠實做事,撿到東西要歸還,多做好事?!比缃?,73歲的劉靜美對父親小時候的教誨依然銘記于心。

  福建省長汀縣曾經(jīng)是全國南方紅壤區(qū)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而河田鎮(zhèn)又居全縣之首。“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shù)氐恼鎸崒懻铡T诤犹?,地表上薄薄的一層花崗巖風化土、氮磷鉀含量幾乎為零,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劉靜美響應長汀縣植樹造林的號召,在河田紅中村相見嶺承包租賃造林4470畝。

  幾年來,劉靜美每天乘坐一輛皮卡車,早上從縣城行駛30多公里到山場,傍晚又返回縣城。村里人感嘆,60歲的老漢,別說造林,就是每天乘車都夠他受了,何況還要進山場指導造林,檢查植樹綠化的質(zhì)量。

  劉靜美回憶說,自己的父親從部隊回來后就一直當生產(chǎn)大隊隊長,直到99歲去世。村里人都說他是好人,做事情很認真,經(jīng)常在田里忙到忘記回家吃飯。村民們對父親很尊敬,他要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

  劉靜美還帶動了周邊群眾積極植樹造林,成為紅土地上的“綠色使者”。他先后獲得了長汀縣水保標兵、龍巖市勞動模范等稱號。

  除了植樹造林,劉靜美還熱心做公益。近20年來,他投資或牽頭修建的公路有4條。他說,修路、造林雖然耗盡了很多心力,但是值得。

  蔡偉月:要時刻想著給大家謀幸福

  “直到2017年,我們家人才知道太爺爺當年犧牲的地方。在這之前,每逢清明節(jié)我們都在村里的長峰山腳下祭拜太爺爺。”南山鎮(zhèn)南山村村民蔡偉月說。

  蔡偉月的太爺爺蔡開銘1933年加入紅五軍團三十四師,1934年在湘江戰(zhàn)役中英勇犧牲?!疤珷敔敭斈陞⒓蛹t軍,為的就是給大家謀幸福?!嗌教幪幝裰夜牵雾汃R革裹尸還’,太爺爺?shù)氖论E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只有小我,更要有大我?!辈虃ピ抡f。

  正是受到太爺爺?shù)挠绊懀虃ピ麓髮W畢業(yè)時,看到家鄉(xiāng)有不少地方還是荒山禿嶺,便毅然響應政府號召,返鄉(xiāng)承包了村里1300畝荒山。

  他種植了1010畝油茶,200畝黃花菜,套種臍橙200畝,沿路種了櫻花1500株。2012年,他建起了南山村的第一個公園——碗片山油茶公園。隨著植被恢復,貓頭鷹、松鼠等野生動物都能見到了。每天清晨和傍晚,不少鄉(xiāng)親會登上碗片山,漫步休閑、鍛煉身體、陶冶心情。碗片山油茶公園,成為村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也讓大家真正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高建進 劉成志)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21日 07版)

文章關鍵詞:紅軍精神 劉靜美 1933年 松毛嶺 光明日報 紅軍烈士 紅軍長征 紅軍戰(zhàn)士 鐘鳴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紅軍精神“播種人”

    在長征中,紅二十五軍是一支特殊的紅軍隊伍,它人數(shù)最少,孤軍奮戰(zhàn),卻通過發(fā)動群眾建立了鄂豫陜根據(jù)地,積極配合中央紅軍主力北上,成為紅軍長征第一支到達陜北的隊伍。紅二十五軍的發(fā)展壯大,與長征途中軍民一心積極宣傳紅軍思想、傳遞革命精神密不可分。

  • 瀘定橋頭憶紅軍(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84年前,中央紅軍左右兩路夾擊奔向瀘定橋,開路先鋒紅四團一晝夜急行240里,在奪橋戰(zhàn)斗中22位勇士匍匐前進,一寸鐵索一滴血?!薄  帮w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中一次奇絕驚險的戰(zhàn)斗,為中央紅軍實現(xiàn)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這一戰(zhàn)略目標開辟了通道。

  • 紅軍墓、紅軍洞、見證魚水情,是軍愛民所以民擁軍的真實寫照

    7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征路萬里行》移動直播報道團隊繼續(xù)在重慶綦江采訪報道。在重慶綦江區(qū)石壕鎮(zhèn)有一座紅軍烈士墓,1935年1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紅一軍團長征途經(jīng)石壕時,犧牲了5名戰(zhàn)士。

慢新聞

網(wǎng)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wǎng)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