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1日17:3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平壤6月21日電(記者陳贄)6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參謁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英烈的豐功偉績而修建的中朝友誼塔。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陪同。
當地時間上午10時,習近平和彭麗媛抵達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麓的中朝友誼塔,金正恩和李雪主在下車處迎候。在莊重肅穆的氣氛中,朝鮮人民軍三軍儀仗隊莊嚴列隊,軍樂隊演奏中朝兩國國歌。國歌畢,禮兵將花籃抬至塔基平臺處。習近平緩步前行走上臺階,趨前整理花籃緞帶。紅色的緞帶上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全體人員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默哀。默哀畢,習近平和金正恩觀看儀仗隊分列式。
習近平夫婦在金正恩夫婦陪同下,繞塔仔細觀看塔身上描繪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場景和體現中朝兩國人民友誼的浮雕。隨后,習近平夫婦在金正恩夫婦陪同下步入中朝友誼塔紀念廳。在紀念廳中,習近平仔細翻閱志愿軍烈士名冊原本,觀看史詩壁畫。懷著對為中朝友誼英勇獻身的祖國優秀兒女的深切緬懷,習近平在題詞簿上題詞:“緬懷先烈,世代友好”。
習近平表示,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謁中朝友誼塔。志愿軍烈士名冊和紀念廳內巨幅繪畫中,有中國人民都很熟悉的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羅盛教等志愿軍英烈的名字和形象,他們的英雄事跡在中國婦孺皆知。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謁中朝友誼塔,一是緬懷先烈,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并肩戰斗的光榮歷史;二是勉勵后人,牢記并傳承中朝傳統友誼;三是昭示世人,彰顯中朝兩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我們一定要把中朝友誼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鞏固和發展兩國社會主義事業,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
金正恩說,朝中友誼塔是朝中傳統友誼的一座豐碑,朝鮮黨、政府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抵御侵略過程中作出的英勇犧牲,并在新的時代繼續傳承和發展朝中友誼,加強兩國合作,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丁薛祥、楊潔篪、王毅、何立峰等參加上述活動。
朝方參加參謁的有:崔龍海、樸鳳柱、李洙墉、李勇浩、金能旿、金與正等。
十月的上海松江區,一陣秋風吹來,枝頭的桂花飄落如雨,暗香浮動,又一個秋天悄然而至。朱俊賢腦中瞬間浮現出1955年在臨津江畔分別時的那一刻…… 朱俊賢(右一)與老戰友合影。
系列之四十四:【100秒漫談斯理】“四個一”讀懂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系列之十一:【100秒漫談斯理】鐫刻在國名上的這兩個字有何深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無數志愿軍將士血灑戰場、埋骨異國,用鮮血與生命踐行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定格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币恢к婈犇軌蜈A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贊揚,不能不說志愿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斗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當地時間24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朝中社刊文報道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朝鮮黨、政府、人民關心、愛護、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用鮮血凝結成了偉大戰斗友誼。
照片,是定格的;歷史,是流動的。(新華社發) 近70年間,這張照片頻繁出現在報紙、雜志、電視上,成為抗美援朝留給世人的深刻印記。照片上的浮橋就是抗美援朝期間著名的“馬市浮橋”,位于丹東振安區九連城鎮馬市村。
當地時間21日,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向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檜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敬獻花籃儀式在朝鮮舉行。當地時間21日上午,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向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敬獻花籃儀式在平壤舉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愿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集《萬眾一心》主要反映全國各條戰線和廣大人民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支援前線、支援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密切配合、團結戰斗,形成了同仇敵愾、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的無窮力量。
10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向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致賀電。習近平在賀電中說,在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之際,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并以我個人名義,向委員長同志并通過你,向朝鮮勞動黨中央、全體朝鮮勞動黨黨員和朝鮮人民致以熱烈祝賀和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