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4日14:45 來源:映象網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長三角區域合作步入全面提速的新階段。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制定落實《規劃綱要》的實施方案,計劃在6月底前后印發實施方案。
近日,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合作辦公室主任馬春雷提出“七個一”,即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實現規劃一張圖、交通一張網、環保一根線、市場一體化、治理一個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親。毫無疑問,市場一體化是其中的關鍵。相關分析指出,在此過程中企業要做“急先鋒”,政府要做“店小二”。
作為長三角區域最大的民營企業,蘇寧的超前布局儼然表明了其已做好了充當“急先鋒”的準備,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對于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以及全球智慧零售發展的領先區域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蘇寧在內的民營企業要搶抓機會積極參與?!彼J為,要將蘇寧的智慧零售融入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去。
資源共享助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
一體化進程持續30多年后,長三角進入了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這里面有兩個內涵:其一是打造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其二是促進長三角內部的協調均衡發展。
從國家層面來看,推動大的城市群尤其是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協同和一體化,更多追求的是新時代總體效率優先的目標,是提升國家和區域競爭力的重大戰略。
目前長三角內部存在著發展水平不均衡、優勢無法充分互補的問題:江蘇經濟體量大、浙江民營經濟活、安徽科技積累強且人力成本較低、上海綜合服務能力強。所以長三角地區能在各展所長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才能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
有鑒于此,張近東認為解決方案在于“共享”。他曾表示:“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有多少為別人所用。未來的企業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倍貐^間的協同聯動亦是如此。
張近東建議,長三角企業在高質量的協同方面不僅要進行資源共享、模式共享、機制共享,還應該要實現機遇和責任的共享;不僅要在傳統合作領域鞏固已有的成績,還應該在新經濟領域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機遇。
實際上,蘇寧在這方面已經有一定的經驗先例。
據了解,蘇寧的數據云、物流云、金融云等一系列開放共享的能力,已經累計為數萬家合作伙伴提供了管理和技術應用端的數據服務、倉儲配送端的物流服務和超過千億元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長三角區域企業謀求創新共享、協同發展提供了參考借鑒。
企業是創新發展主體
創新能力將決定長三角未來的發展潛力。在技術迭代不斷加速的時代,區域一體化發展須持續注入創新活力,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科技創新能力的率先落地與普及,加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等新產業,全面的提升長三角地區各城市與企業的發展競爭力。
業內專家認為,長三角要實現更高質量一體化,應當打造全球卓越的科創中心。目前全國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兩個在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也是國家研發平臺和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地區,具備打造世界一流科創中心的條件和實力。
此外,像華為和蘇寧這樣的行業領軍企業也在逐漸成為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主體。
2019 年,華為新研發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占位青浦區科創走廊建設的發展主軸,總投資 71 億元,接近華為東莞總部投資規模,遠勝于上海浦東新區的華為上海研究所。這里也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核心區,有望打造成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的研發中心。
而蘇寧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零售企業,正在把科技創新應用到助推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蘇寧不僅開創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智慧零售模式,更以技術創新為導向,推動了企業乃至整個零售行業的智慧轉型升級。
在張近東的主導下,蘇寧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當前,蘇寧所有產業的總部都落地在長三角,五大研發中心有上萬名科研人員,其中兩大研發中心位于南京和上海。
在張近東的設想中,蘇寧發展的技術不僅僅應用于商業層面,他表示,未來三年,蘇寧將圍繞智慧政務、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智慧商務、智慧交通等領域,主動參與長三角地區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此外,圍繞制造企業上云、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搭建、農產品質量可追溯信息平臺建設等,蘇寧也將加大投入和合作力度,實現長三角地區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應用上的持續領先。
張近東表示,目前蘇寧在長三角地區線下智慧零售門店數量達到3200多家,物流網絡實現了100%全覆蓋,金融業務在絕大多數城市實現了深度落地;未來三年要至少落地2000多家智慧零售門店,通過線上線下的融合互動,為用戶打造新入口、新場景。
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時期,11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到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從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到嘉興南湖紅船,代表團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重訪黨的精神家園,探尋黨的“精神密碼”,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初心使命。
11月16日起,我省黨政代表團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深度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學習借鑒沿海先進地區發展經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天際線、地平線、海岸線擴容交會,勾勒出上海都市空間美學的輪廓,詮釋著“魔都”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在中國開放發展的戰略版圖上,上海一端連接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面向內陸;另一端則緊鄰太平洋,溝通世界。習近平總書記今年8月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就多次提及推進浦東高水平開放,足見中央對其龍頭、帶動作用的高度重視。
近日,上海市總工會、江蘇省總工會、浙江省總工會、安徽省總工會在安徽涇縣簽訂《長三角地區職工療休養基地互認共享協議》,長三角地區開啟職工療休養“共享模式”。
今年9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首批5項人才創新成果在長三角聯盟城市間率先復制推廣。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建成后這里將成為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超算樞紐。
10月19日,“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走進織里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探訪基層社會治理的“織里樣本”。借助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帶來的新機遇,下一步,織里鎮將全力打造成“社會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試驗區”,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織里活力”。
為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江蘇不僅協同長三角兄弟城市在河道治理上下氣力,還不斷推進科技在水生態保護領域的轉化和應用。江蘇,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實干的精神,勇立潮頭,與上海、浙江、安徽三個兄弟省市一道,共同唱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協奏曲。
10月16日,“潮涌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南通市,探訪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在互聯網醫療建設服務方面取得的成就。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于8月20日正式實施“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政策,目前已經辦結完成1900多件服務。
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白橋鎮紅旗村的豐收稻田。馬鞍山鄭蒲港與綜保區聯動優勢,與上海臨港極為相似,在安徽獨一無二,長江沿線也是少有。安徽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碼頭,江水滾滾,貨輪遠航。